-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革故鼎新-民國前期的法律與政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9901
- 條形碼:9787108059901 ; 978-7-108-05990-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革故鼎新-民國前期的法律與政治 本書特色
中華民國前15年北洋政府時代是民國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奠基期,很多基本制度都在這一時期奠定,很多根本性的變化也在這一時期發生。本書從民初標志性的政治人物和事件人手,探索民國創立之初的制度建構及運作,力圖對民國政治史上許多重大問題,進行探尋和廓清。比如,中國為什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經歷了由“帝國”而“民國”等的嬗變?為什么被描繪得較為黑暗、較無法律秩序的北洋時期卻成了近代中國法律制度建設頗具成效的時期?為什么人們歷史記憶中軍閥肆虐的北伐前]0余年卻呈現出中國近代以來思想、文化、教育較為自由多元的現象,作為“科學、民主”旗幟的新文化運動能在這一時期出現?
革故鼎新-民國前期的法律與政治 目錄
上編:“法統”建構與法政體制革故鼎新
啼退位詔書”與“五族共和”構建
一中華民國主權承續的“合法性”問題
、“主權”與“統治權”:作為立論基礎的概念辨析
二、“禪讓”抑“逼宮”:清帝降詔退位的政治背景
三、革命與法統:清帝“授權”說辨析
四、主權與疆域:政制轉型與多民族國家的維持
五、主權與邦交:中華民國的外部“合法性”問題
六、結語
!憲法學視域中的民初根本法
一、政體設計:總統制與內閣制的不同選項
二、“國體”建構:單一制與聯邦制的取舍歧異
三、制衡機制:立法與行政的權限設置
四、憲法原則:國權與民權的“主義”選擇
五、結語
……
下編:政治訴求與不斷趨新的政改“嘗試”
革故鼎新-民國前期的法律與政治 作者簡介
楊天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畢業,歷史學博士。曾任四川師范大學首席教授,歷史與旅游學院院長。2003年9月起受聘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任教授、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席、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學科領域跨政治、法律、宗教、民族、外交。出版學術著作7部,譯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其中27篇在 《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刊出,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學術影響。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