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海派經濟學:第15卷 第4期,2017年(總第60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229320
- 條形碼:9787564229320 ; 978-7-5642-293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派經濟學:第15卷 第4期,2017年(總第60期)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論文、綜述兩個部分, 其主要內容包括: 社會主義國民經濟論綱 —— 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上位范疇 ; 中國政治經濟學建構發展歷程特征和人本走向 ; 唯物史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基礎等。
海派經濟學:第15卷 第4期,2017年(總第60期) 目錄
社會主義國民經濟論綱——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上位范疇
中國政治經濟學建構發展歷程特征和人本走向
唯物史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利他利己“新經濟人論”再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塊基石
混合所有制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關系
提升互聯網經濟控制力是國有企業的時代責任
歷史一地理唯物主義視角下中國全球化空間實踐轉向
準確把握習近平共享發展思想——從鼓勵部分先富到共享發展
我國居民財富分布“金字塔”及其國際比較
世界主要國家退出稅比較研究及啟示
金融化與財富幻象的生成
“帕累托*優”理論批判:以《資本論》為視角
龐巴維克與希法亭關于勞動價值論的分歧——兼對三個基本理論問題的認識
第二國際時期關于帝國主義問題的政治經濟學論爭
大國策:市場化小農戶與反貧困長效機制建設
人民公社時期農村勞動管理的制度自洽性研究
綜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與民生導向型改革開放——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第27屆年會綜述
海派經濟學:第15卷 第4期,2017年(總第60期) 節選
《海派經濟學(2017年第15卷第4期 總第60期)》: 四、中國政治經濟學建構發展“變”與 “不變”的辯證統一性 中國政治經濟學建構發展外在進程的“變”與內在歷史本質的“不變”,體現的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過程與歷史本質的辯證有機統一。所謂“變”,即前述與時俱進的三階段和多樣化態勢等。所謂“不變”,即人民當家作主或人力產權當家作主內在歷史本質的一以貫之。 中國政治經濟學建構發展“變”與“不變”的辯證有機統一,與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和完善發展一樣,植根于資本主義必亡或社會主義必勝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人的發展上就是植根于人本產權論界定的馬克思人類異化復歸規律。如果把歷史本質的“不變”與外在形式的“變”做個歷史定位,應該可以這么說:“不變”是“變”的準繩和宗旨,“變”是“不變”的存在方式和實現手段。同時,還應強調兩點: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恢弘實踐“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本質,①是馬克思人類異化復歸規律決定的人類發展,由“人為物奴”走向人民當家作主直至自由全面發展在當代中國的具體歷史形式。“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種關系回歸人自身。”(馬克思,2009)二是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交織發展的客觀性、長期性和復雜性,決定了中國政治經濟學建構發展的“變”與“不變”的復雜自然歷史過程性質,以及其漸進性和曲折性。如西方錯誤思潮誤導乃至異化改革開放的論調泛濫成災,激起了“程旋風”、“劉旋風”等,都既表明了改革開放離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必然走邪路,又表明了中國政治經濟學建構發展希冀一步到位的想法不切實際。 五、中國政治經濟學建構發展的 人本走向和人本產權論價值見證 中國政治經濟學發展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性特征研究,尤其人民當家作主或人力產權當家作主一以貫之歷史本質,基本表明了其必然的人本歷史走向。這里需要進一步論釋和明確:揚棄以物為本實現以人為本推進人民當家作主或人力產權當家作主,只有社會主義社會才有可能,這是歷史的基本結論,雖然社會主義社會目前還難以完全做到,雖然資產階級曾在戰勝封建制度過程中提出過以人為本。古今中外歷史之所以能夠充分表明以人為本在資產階級那里不過是言不由衷的遮羞布,是因為剩余價值規律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只能以物為本、金錢至上,而不可能以人為本。還要看到,雖然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必亡規律,預見了人民當家作主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直至共產主義社會到來的必然,但由于人的生命和歷史的局限性,馬克思沒有也無法完成人民當家作主社會的研究。馬克思主義者沿著馬克思的探索繼續前進至今,如前所述,至今已經形成經濟社會發展邏輯和人的發展邏輯兩大理論體系,雖然還任重道遠,但依然可以指出,傳承光大馬克思“人的邏輯研究”日益聚焦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經濟學建構發展的必然歷史走向,人本產權論是應運而生。 所謂人本產權論應運而生,是指人本產權論植根于或決定于馬克思人類異化復歸規律決定的人類日益走向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歷史趨勢。在當代中國,這一基本歷史趨勢即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或者反過來說,當代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恢弘實踐,亟須中國政治經濟學傳承光大馬克思“人的邏輯”研究,實現由以經濟社會關系規律揭示為主要研究對象,向以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規律揭示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轉型。人本產權論對人力產權當家作主的研究,就是這一轉型的嘗試,目前,人本產權論還處于初創階段或僅是初步形成,但其重大時代價值已經有了諸多初露端倪的見證。限于篇幅,這里僅就其“國企治理人本論”之于深化國企改革的價值見證略作介紹,其他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一貫論”、“四個文明一體論”等,容另文闡釋。 ……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