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海峽兩岸武術家訪談錄: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427504
- 條形碼:9787564427504 ; 978-7-5644-275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峽兩岸武術家訪談錄:一 本書特色
黃殿琴主編的《海峽兩岸武術家訪談錄(1)》對武術文化的本質和學習的方法,如拳術的選擇與使用,招式的選擇與特點,用拳的標準及展現的方式等問題,作了精辟的闡述。其語言簡練,文辭優美,耐人尋味,真不愧是武術專家手筆。文中兩岸武術家的論述明確地提出了形神兼備、神采為上的創作與鑒賞的原則,揭示了武術文化*根本的追求目標,并強調武術家應做到心、手相映,才能達到武學的*高境界,自然地表達其情感。
海峽兩岸武術家訪談錄:一 內容簡介
《海峽兩岸武術家訪談錄(1)》是集結兩岸22位武術老師對自家拳學修練多年來所記錄的武術論述,匯整成書,所有的論述都是自身的練拳心路歷程,并且圍繞著拳經、拳論、行功心解而敘述的。有高齡九十“武林一枝筆”之稱號的武式太極傳人吳文翰老師,有名不虛傳“虎頭少保、天下**手”美稱的孫式太極拳傳人孫婉容老師,“太極人生”吳式太極拳傳人李秉慈老師,八卦掌傳人劉敬儒老師,教練吳彬老師,著名太極拳武術家李德印老師,東岳太極創始人門惠豐、闞桂香伉儷,八極拳老師王世泉,武術家夏伯華教授,寶島太極先賢鞠鴻賓老師,“一棍一拳連海峽”稱號的臺灣武術家唐克杰老師,鄭子太極拳傳人徐憶中老師,八卦太極拳老師趙福林,八極拳名家蔣志太老師,九九太極拳傳人黃裕盛老師,中華武術推廣者徐紀老師,南拳“福師”傳人蘇金淼老師,楊式太極拳傳人鄧時海老師,洪拳撒播者尤少嵐老師,一代宗師張克治老師等。
海峽兩岸武術家訪談錄:一 目錄
東岳之巔有太極
與梁派八卦掌相聚本于緣增于分
八極定乾坤
走進劉敬儒的武學境界
從孫式太極拳到孫氏武學
有一種偉大只為堅守
太極叢中綻德華
吳文翰:筆耕不輟的武派太極傳承人
讓中國武術走出國門走向夢想
武緣人生
臺灣武術家訪談錄
影俠播國粹
半個世紀傳承一生無悔追求
“福師”之后蘇金淼
一代宗師張克治
訪問八卦太極拳武學大師趙福林
際會大師
世界武林“徐”繼有人
一棍一拳連海峽
剛柔相濟承上下功練纏絲走天涯
魯州武魂志存高遠
為往圣繼絕學
后記
海峽兩岸武術家訪談錄:一 節選
《海峽兩岸武術家訪談錄(1)》: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工作,我就有錢了,雖然少,但終于能夠實現埋藏在我心中多年的習武愿望了。當時,在我教的學生里面有個叫駱燕茹的女生,她是著名武術家駱興武的女兒。由此,我認識了駱先生,進而拜了駱先生為師,學習八卦掌和形意拳。 駱先生曾師從程廷華先生的得意門生的李文彪學過八卦掌,同時也是形意拳大師李存義(原在保定開鏢局,后在天津創辦了中華武術會,曾力敗號稱世界**的白人大力士,與大刀王五、程廷華過從甚密,因精于單術,故人稱“單刀李”)的高足郝恩光的徒弟。駱先生曾被東北軍的副帥吳俊生(張作霖的拜把兄弟)聘為帥府的武術總教官(其時,程廷華的侄子程有功是張作霖大帥府的武術總教官,兩人在一起住了3年)。1930年,駱先生曾奪得東三省武術擂臺賽的**名。東北淪陷后,駱先生回到北京,于1949年,成立了“興武國術社”。1966年前,北京武術協會下設有長拳、太極、形意八卦等組,駱先生是形意八卦組的組長。 “興武國術社”在延壽寺街100號。這里過去是臨湘會館,是個三進的大院子,駱先生住在中院的三間南房里,兩間住人,一問是國術社。社內陳設十分簡單,南墻下擺著一張八仙桌,兩邊各一把太師椅,墻上掛著駱師的老師李文彪的遺像。遺像上的師爺方面大耳,兩肩下垂幾乎到肋,一看就是八卦掌功夫無比深厚。駱師常對我們說:“東三省淪陷后,從沈陽到北京已不通車,我是一步一步走來北京的,路上什么都丟了,就這張老師的照片沒丟。因為我把它看得比我的命都重要,我的一切都是老師給我的,做人不能忘本!”駱師的話讓我很受教育。駱師還跟我說過:“你師爺的兩肩上都有深坑,雞蛋放上去都不會掉下來。足見,八卦掌功天之深。”還有:“你師爺曾在三寸厚的木板上釘上狗皮,足足打了三年,掌心的肉都是凸出來的,他只要用上三成勁,一掌就能打得對方口吐鮮血。有一次,你師爺的掌在我胸前滑了一下,我就疼了一個多月,每天都得偷偷吃‘七厘散’,練功時還要裝做沒事人一樣,不然,就得挨罵!” 拜師后,我幾乎每天下午都要到國術社去練功。去了以后,我做的**件事是掃院子、倒臟土,然后,拿起水桶到前院自來水管處,一桶一桶把駱師家的水缸打滿,這才開始練功。 100號院子里有棵老槐樹,是我們練習扎槍的好地方。每天我都要站在樹前,端著一把九尺長的大槍,分左右手,攔、拿、扎各一百下,然后,再拿一根一米多長的鐵棍當劍,練習崩、點、刺。這些都練完了以后,再一個人到前院,或者后院,練習各種拳法、掌法和身法。這時,師父如果能從屋里出來,動一動你的手指、按一下你的肩膀,那你就感到很幸福了——這就是師父在點撥你功夫了,如果師父看你練得好,一高興,沒準兒又能教你一點新東西,那你就感到無比幸福了。 因為我的那些師兄弟,全都是拖家帶口的,每天要班上家里兩頭忙,一般只有周日才能來社里練上半天。而我不僅沒結婚,而且連女朋友都沒有,又一般下午三點來鐘就沒事兒了,所以當時每天來社里練功的幾乎就我一個。到了周日,師兄弟們陸續來齊之后,師父就會叫我們一個接一個地按順序演練形意拳的各種拳法。練完形意,大家就會各自找地方練器械或八卦掌了。那時候,師兄弟過招受點輕傷是常有的事,駱師常說:“只有通過說手、喂手、試手,才能達到和人動手的目的。”那時,我們去外面與人切磋,若是贏了回來,程師就會高興;若是輸了回來,必是一頓臭罵。 因為我系統地接受過籃球訓練,身體素質不差,領悟力也還行,學拳很快。而且我每天練拳的時間比我那些師兄弟要多得多,所以我才學了一年,功夫就已超過了一些學了三五年的師兄。當時,我一月掙31塊錢,20塊錢給家里,剩下的幾乎都孝敬給我師父了。我從家到學校,再從學校到師父家,然后,再從師父家回家,一圈下來差不多有十一二公里,我是寧可腿兒著,也不舍花三塊錢買張公交月票。師父喜歡聽京劇,我幾乎每個月都會請師父去聽回馬連良,或譚富英、裘盛榮、張君秋什么的;我看師父的鞋破了,就會去內聯升給師父買雙禮服呢面的千層底兒;我看師父家的茶葉快喝完了,就會去張一元給師父買半斤花茶。我的一舉一動,師父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對我也是格外喜歡,教我的也多。 我是一名教師,有寒暑假,特別是暑假,天長,假期也長,是我練功的黃金時間。暑假期間,我都是每天不到六點就到了天壇公園,先繞園子走上十來里的八卦步,然后到我練功的地點,再圍樹走圈,練習八卦掌法,這一練就是一個多小時。之后,稍事休息,就去老師家,把老師接來。再然后,我練我的,老師練老師的。老師練完后,才會給我一些指點。這就中午了,我會先把老師送回家,再回自己家。晚上八點,我還要去天壇公園,練兩個多小時的八卦刀、八卦槍。練累了就躺上公園的長椅上,看星星…… ……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