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儀器系統集成與工程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77035
- 條形碼:9787502477035 ; 978-7-5024-770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虛擬儀器系統集成與工程應用 本書特色
全面介紹VXI總線規范、VPP規范、IVI規范和PXI規范的基礎上,對于基于VXI、PXI及數據采集的虛擬儀器系統集成和軟件開發做了詳細的論述。本書共分6章。在介紹每種虛擬儀器系統時,都詳細論述了系統集成的方法并給出院一些應用實例。在介紹虛擬儀器軟件開發時,則著重描述了基于LabWindowsCVI集成開發環境的初級編程和高級編程技術。全書內容系統、全面,論述乘法,密切聯系虛擬儀器與自動測試應用的實際。本書可作為工科院校測控技術、自動控制和儀器儀表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自動測試和虛擬儀器系統設計與集成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虛擬儀器系統集成與工程應用 內容簡介
全面介紹VXI總線規范、VPP規范、IVI規范和PXI規范的基礎上,對于基于VXI、PXI及數據采集的虛擬儀器系統集成和軟件開發做了詳細的論述。本書共分6章。在介紹每種虛擬儀器系統時,都詳細論述了系統集成的方法并給出院一些應用實例。在介紹虛擬儀器軟件開發時,則著重描述了基于LabWindowsCVI集成開發環境的初級編程和高級編程技術。全書內容系統、全面,論述乘法,密切聯系虛擬儀器與自動測試應用的實際。本書可作為工科院校測控技術、自動控制和儀器儀表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自動測試和虛擬儀器系統設計與集成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虛擬儀器系統集成與工程應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儀器技術發展概況
1.2 虛擬儀器基本概念
1.2.1 虛擬儀器面板
1.2.2 由軟件編程來實現儀器功能
1.3 虛擬儀器的系統構成
1.4 虛擬儀器系統集成的基本概念及意義
習題
第2章 虛擬儀器系統的硬件集成技術
2.1 虛擬儀器硬件
2.2 虛擬儀器系統總線
2.2.1 總線的分類
2.2.2 總線的基本規范內容
2.2.3 總線的性能指標
2.2.4 總線系統的優越性
2.2.5 虛擬儀器與測控系統總線
2.2.6 虛擬儀器應用總線的選型
2.3 虛擬儀器系統硬件集成
2.3.1 影響虛擬儀器系統硬件集成的主要因素
2.3.2 虛擬儀器系統硬件集成過程
2.3.3 虛擬儀器系統硬件集成策略
2.4 主控計算機(控制器)的選擇與配置
2.4.1 外置式控制器
2.4.2 嵌入式控制器
2.5 信號接口裝置設計
2.5.1 信號接口裝置的類型
2.5.2 通用信號接口裝置機械結構
2.6 可靠性與安全性設計
2.6.1 可靠性設計
2.6.2 抗干擾設計
2.6.3 安全性設計
小結
習題
第3章 虛擬儀器控制軟件技術
3.1 可編程儀器標準指令SCPI
3.1.1 SCPI儀器模型
3.1.2 SCPI命令分類
3.1.3 SCPI命令規范
3.1.4 工作流程
3.1.5 SCPI命令系統集成案例
3.2 VISA
3.2.1 VISA概述
3.2.2 VISA資源管理器
3.2.3 VISA資源模板
3.2.4 VISA資源類
3.2.5 VISA在編程中應用
3.2.6 虛擬儀器的軟面板
3.2.7 NI VISA軟件的安裝及VXI系統硬件互連
3.3 VPP
3.3.1 儀器驅動程序
3.3.2 VPP在編程中的應用
3.4 IVI
3.4.1 IVI技術的特點
3.4.2 IVI驅動器的類型及互換性的實現原理
3.4.3 IVI驅動器的工作原理
3.4.4 IVI儀器驅動器的開發流程
3.4.5 儀器驅動器屬性的設置
3.4.6 IVI軟件的安裝與應用
小結
習題
第4章 VXI總線技術規范與系統集成
4.1 概述
4.1.1 VXI總線的產生背景
4.1.2 VXI總線的特點
4.1.3 VXI總線技術規范文本
4.2 VXI總線的機械規范
4.2.1 VXI總線模塊結構
4.2.2 VXI總線儀器的主機箱
4.3 VXI總線的電氣規范
4.3.1 VXI子總線
4.3.2 系統管理控制(零槽資源控制器)
4.3.3 VXI總線儀器的環境適應性要求
4.4 MXI接口總線
4.4.1 MXI總線的結構
4.4.2 MXI的連接方式
4.4.3 MXI總線的應用
4.5 VXI總線的系統結構
4.5.1 系統結構概述
4.5.2 VXI總線系統器件及其操作
4.6 VXI總線虛擬儀器系統集成
4.6.1 VXI系統方案設計步驟
4.6.2 VXI總線系統控制器的選擇
4.6.3 VXI總線系統主機箱的選擇
4.6.4 VXI總線系統儀器模塊的選擇
小結
習題
第5章 PXI總線技術規范與系統構建
5.1 概述
5.1.1 PXI總線的發展歷程
5.1.2 PXI總線結構特點
5.2 PXI機械規范
5.2.1 模塊尺寸與連接器
5.2.2 機箱與系統槽
5.2.3 PXI徽標和兼容性標志
5.2.4 環境測試
5.2.5 制冷規范
5.2.6 機箱和模塊的接地需求和EMI指導方針
5.3 PXI電氣規范
5.3.1 PXI連接器引腳定義
5.3.2 PXI信號
5.3.3 機箱電源規范
5.4 PXI軟件規范
5.4.1 系統軟件框架標準
5.4.2 對已有儀器標準的支持
5.4.3 系統實現的其他問題
5.5.PXI系統構成與特點
5.5.1 機箱
5.5.2 控制器
5.5.3 PXI接口模塊
5.5.4 PXI設備/模塊
5.6 PXI儀器系統的組建與應用
5.6.1 PXI儀器系統的組建
5.6.2 PXI系統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5.6.3 PXI系統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6章 基于數據采集系統的虛擬儀器及其集成
6.1 數據采集系統概述
6.2 數據采集系統的組成
6.2.1 數據采集系統的基本組成
6.2.2 數據采集傳感器
6.2.3 信號調理設備
6.2.4 數據采集與分析硬件
6.2.5 計算機與軟件
6.3 數據采集(DAQ)設備
6.3.1 數據采集(DAQ)硬件關鍵特性參數
6.3.2 基于USB總線的DAQ設備
6.3.3 PCI數據采集卡
6.3.4 CompactDAQ
6.4 數據采集系統構建與集成
6.4.1 數據采集系統構建方法
6.4.2 傳感器的選型
6.4.3 數據采集設備的設計與選型
6.4.4 數據采集系統總線的選擇
6.4.5 數據采集系統主控計算機的選型
6.4.6 驅動軟件的選擇
6.4.7 為測量系統選擇合適的應用開發軟件
6.4.8 數據采集系統集成
6.5 數據采集系統構建典型案例
6.5.1 力、載荷與扭矩
6.5.2 測壓元件的工作原理
6.5.3 測壓元件的選擇
6.5.4 扭矩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6.5.5 如何選擇扭矩傳感器
6.5.6 載荷和扭矩傳感器的信號調理
小結
習題
第7章 工程裝備故障檢測系統設計
7.1 概述
7.1.1 虛擬儀器的通用設計流程
7.1.2 故障檢測系統的設計原則與設計依據
7.2 故障檢測虛擬儀器系統的總體設計
7.2.1 被測對象檢測需求分析
7.2.2 總體結構設計
7.3 PXI模塊化儀器(現場檢測診斷平臺)構建
7.3.1 虛擬儀器主控計算機選型
7.3.2 數據采集(DAQ)模塊的選型
7.3.3 多路開關模塊的選型
7.3.4 串口通訊模塊的選型
7.3.5 PXI機箱的選型
7.3.6 嵌入式控制器的選型
7.3.7 顯示控制單元的設計與選型
7.4 適配器設計
7.4.1 適配器簡介
7.4.2 上裝電子設備檢測板
7.4.3 底盤儀表檢測板
7.4.4 接口設備
7.4.5 信號接口電纜
7.5 故障檢測系統軟件設計
7.5.1 軟件開發環境特點與選擇
7.5.2 總體設計
7.5.3 軟件功能
7.5.4 軟件方案
7.5.5 程序設計說明
7.5.6 主要程序模塊開發
7.6 用戶界面設計
7.6.1 入口界面
7.6.2 檢測界面
7.6.3 記錄界面
7.6.4 維修指導界面
7.7 硬件集成與檢測步驟
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虛擬儀器系統集成與工程應用 作者簡介
楊小強,男,1967年5月生,山西永濟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野戰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主持和參加國家、軍隊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六項科技成果進人工業與信息化部軍用技術轉化民用推廣目錄,五項成果得到推廣和轉化,被原總裝備部等單位訂購配發全軍使用。獲軍隊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7項、全國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動一等獎1項、全國高校自制實驗教學儀器設備評選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出版軍內外著作、教材共8部,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國家核心期刊30篇,SCI、EI收錄30余篇,CPCI收錄10篇,國際會議論文12篇。獲國家與國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2項。已培養研究生18名。指導本科生參加國際與國家機器人大賽獲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共17項,指導本科生參加江蘇省機械創新大賽獲二等獎、三等獎共3項。現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評審專家,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礦山機械》等核心期刊審稿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