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74116
- 條形碼:9787534874116 ; 978-7-5348-741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喻經 本書特色
我社推出的這套《國學經典典藏版》,是繼我社國學經典百部叢書后的又一力作,所選皆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體例上以原文、注釋、白話解讀的形式對經典著作進行明白曉暢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引領讀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閡,真正親近經典、領悟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閱讀之旅中獲得通透暢達的人生智慧,對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套書采用國際流行的16開異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裝幀印刷精美,便于攜帶和閱讀。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現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頌共為百則。《百喻經》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采用兩步式,*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百喻經 內容簡介
《百喻經》是一部以寓言故事來譬喻佛法義理的作品,其篇幅短小精悍、設喻詼諧巧妙,但又說理明晰,其在中印兩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曾閱讀多部佛經,《百喻經》為其*為喜愛的佛經之一,并購藏以及閱讀過多部版本。其中*有影響的當屬金陵刻經處本《百喻經》。該書啟示讀者不僅要享受故事帶來的快樂,更要去體會書中極力辨明的各種道理。
百喻經 目錄
引言13
1愚人食鹽喻19
2愚人集牛乳喻21
3以梨打破頭喻23
4婦詐稱死喻25
5渴見水喻28
6子死欲停置家中喻30
7認人為兄喻33
8山羌偷官庫衣喻35
9嘆父德行喻38
10三重樓喻40
11婆羅門殺子喻43
12煮黑石蜜漿喻45
13說人喜瞋喻47
14殺商主祀天喻49
15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51
16灌甘蔗喻53
17債半錢喻55
18就樓磨刀喻57
19乘船失喻59
20人說王縱暴喻61
21婦女欲更求子喻63
22入海取沉水喻65
23賊偷錦繡用裹褐喻67
24種熬胡麻子喻69
25水火喻71
26人效王眼喻73
27治鞭瘡喻75
28為婦貿鼻喻77
29貧人燒粗褐衣喻79
30牧羊人喻81
31雇倩瓦師喻83
32估客偷金喻85
33斫樹取果喻87
34送美水喻89
35寶篋鏡喻91
36破五通仙眼喻94
37殺群牛喻96
38飲木筒水喻98
39見他人涂舍喻100
40治禿喻102
41毗舍阇鬼喻104
42估客駝死喻107
43磨大石喻109
44欲食半餅喻111
45奴守門喻113
46偷犛牛喻116
47貧人能作鴛鴦鳴喻118
48野干為折樹枝所打喻120
49小兒爭分別毛喻122
50醫治脊僂喻124
51五人買婢共使作喻126
52伎兒作樂喻128
53師患腳付二弟子喻130
54蛇頭尾共爭在前喻132
55愿為王剃須喻134
56索無物喻136
57蹋長者口喻138
58二子分財喻140
59觀作瓶喻143
60見水底金影喻145
61梵天弟子造物因喻147
62病人食雉肉喻149
63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151
64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153
65五百歡喜丸喻155
66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160
67夫婦食餅共為要喻162
68共相怨害喻164
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166
70嘗庵婆羅果喻168
71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170
72唵米決口喻172
73詐言馬死喻174
74出家凡夫貪利養喻176
75駝甕俱失喻178
76田夫思王女喻180
77搆驢乳喻182
78與兒期早行喻184
79為王負機喻186
80倒灌喻188
81為熊所嚙喻190
82比種田喻192
83獼猴喻194
84月蝕打狗喻196
85婦女患眼痛喻198
86父取兒耳珰喻200
87劫盜分財喻202
88獼猴把豆喻204
89得金鼠狼喻206
90地得金錢喻208
91貧人欲與富者等財物喻210
92小兒得歡喜丸喻212
93老母捉熊喻214
94摩尼水竇喻216
95二鴿喻219
96詐稱眼盲喻221
97為惡賊所劫失喻223
98小兒得大龜喻225
偈頌227
展開全部
百喻經 作者簡介
注譯者王月清, 1966年生,南京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宗教倫理。歷任南京大學校報編輯部主任、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現任南京大學社科處處長。出版有《中國佛教文化藝術》《論佛教思想與現代醫學的關聯》《作為宗教歷史文化的南宗禪》等論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