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探尋中華文化的基因-(二)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4727
- 條形碼:9787100154727 ; 978-7-100-15472-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探尋中華文化的基因-(二)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中院校文科相關專業大中院校文科相關專業學生、研究人員,文學愛好者 本卷所編選的論文,多為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師生在復旦工作或求學期間所作,其中不少為各位的代表性作品,是中心師生多年來研究成果的一次比較集中的展示。
探尋中華文化的基因-(二)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復旦大學中文學科建立以來包括裘錫圭、劉釗、陳劍、郭永秉、鄔可晶、劉嬌、張傳官、廣瀨薰雄等師生論文十六篇,并將根據內容分輯。本冊內容相對偏向與出土文獻與典籍、思想、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書后附有“編后記”總述本書主要內容及編選原則等。 叢書簡介:《復旦中文學科建設叢書》是一套為慶祝“復旦大學中文學科百年”所出版的叢書。該叢書是一套反映了復旦中文百年學術傳統、源流,旨在突出復旦中文學科特色、學術貢獻的學術論文編選集。
探尋中華文化的基因-(二) 目錄
——兼論《心術上》《白心》為慎到田駢學派作品
論中國古典學的重建
“寵辱若驚”是“寵辱若榮”的誤讀
談“一沐三捉發”的“捉
據楚簡文字說”離騷
關于《老子》**章“道可道”“名可名”兩句的解釋
漢簡所見《孝經》之傳注或解說初探
馬王堆帛書《德圣》篇研究
——兼談郭店簡《太一生水》的分篇、分章及其與《老子》的關系
《周易》之“有言”與出土文獻中的占辭“愆
古書成書與古書年代學問題探研
一以出土古脈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
為中心
據戰國文字”亙、亟相混“現象校讀古籍(二則)
探尋中華文化的基因(二)
出土文獻中的廷尉決事
說肩水金關漢簡、張家山漢簡中的地名”贊“及其相關問題
也談”隸首“為”九九乘法表“專名
文獻考辨與考古成果的利用
——以”瑱“注釋為例
“魁”與“盔
——中古”名“”物“系聯例釋
編后記
探尋中華文化的基因-(二) 作者簡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1月20日,是復旦大學直屬的實體性的研究機構,中心下設“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敦煌文獻”兩個研究室,分別側重先秦秦漢時期和敦煌出土文獻的研究,并包含對當時使用的文字的研究。中心的研究領域隸屬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屬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和漢語言文字學兩個二級學科,與歷史學一級學科下的歷史文獻學二級學科亦關系密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