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國殤-霍達文集-卷五 報告文學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217146
- 條形碼:9787530217146 ; 978-7-5302-1714-6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殤-霍達文集-卷五 報告文學卷 本書特色
本卷收入中短篇報告文學14篇。
《萬家憂樂》寫于改革開放初期,敏銳地反映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革中一個牽動千家萬戶的社會問題——保護消費者權益問題;《國殤》不啻一篇獻給英年早逝的知識分子的祭文,長歌當哭,為搶救中年知識分子悲愴呼號;《民以食為天》在我國農業連續四年豐收之時敲響“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的警鐘;《漁家傲》以抒情散文的筆致抒寫了一個海隅小島的滄桑變遷;《起步于黃帝陵前》用蒙太奇式的藝術手法講述了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陳凱歌、張藝謀從黃土地走向世界的故事;《吳冠中》和《仰雪詞館主》將吳冠中、尹瘦石這兩位同鄉老畫家各自不同的心路歷程描繪得如詩如畫,動人心弦……
作者的報告文學視野宏闊、材料翔實、手法豐富、情感真摯,既關注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也著眼于社會生活、人物命運,有長久的思想和藝術生命力,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本卷收入中短篇報告文學14篇。
《萬家憂樂》寫于改革開放初期,敏銳地反映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革中一個牽動千家萬戶的社會問題——保護消費者權益問題;《國殤》不啻一篇獻給英年早逝的知識分子的祭文,長歌當哭,為搶救中年知識分子悲愴呼號;《民以食為天》在我國農業連續四年豐收之時敲響“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的警鐘;《漁家傲》以抒情散文的筆致抒寫了一個海隅小島的滄桑變遷;《起步于黃帝陵前》用蒙太奇式的藝術手法講述了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陳凱歌、張藝謀從黃土地走向世界的故事;《吳冠中》和《仰雪詞館主》將吳冠中、尹瘦石這兩位同鄉老畫家各自不同的心路歷程描繪得如詩如畫,動人心弦……
作者的報告文學視野宏闊、材料翔實、手法豐富、情感真摯,既關注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也著眼于社會生活、人物命運,有長久的思想和藝術生命力,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
《萬家憂樂》1988年獲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報告文學獎;1992年獲中國消費者協會“保護消費者杯”個人獎;1994年獲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報告文學獎,人民文學出版社“炎黃杯”當代文學獎;2001年獲中國消費者協會“3·15”金質獎章。《國殤》1988年獲首屆“中國潮”報告文學獎;1992年獲中國作家協會、國家衛生部全國衛生題材文學作品一等獎。《小巷匹夫》1988年獲“火鳳凰”報告文學獎。
國殤-霍達文集-卷五 報告文學卷 內容簡介
本卷收入中短篇報告文學14篇。 《萬家憂樂》寫于改革開放初期,敏銳地反映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革中一個牽動千家萬戶的社會問題——保護消費者權益問題;《國殤》不啻一篇獻給英年早逝的知識分子的祭文,長歌當哭,為搶救中年知識分子悲愴呼號;《民以食為天》在我國農業連續四年豐收之時敲響“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的警鐘;《漁家傲》以抒情散文的筆致抒寫了一個海隅小島的滄桑變遷;《起步于黃帝陵前》用蒙太奇式的藝術手法講述了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陳凱歌、張藝謀從黃土地走向世界的故事;《吳冠中》和《仰雪詞館主》將吳冠中、尹瘦石這兩位同鄉老畫家各自不同的心路歷程描繪得如詩如畫,動人心弦…… 作者的報告文學視野宏闊、材料翔實、手法豐富、情感真摯,既關注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也著眼于社會生活、人物命運,有長久的思想和藝術生命力,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 《萬家憂樂》1988年獲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報告文學獎;1992年獲中國消費者協會“保護消費者杯”個人獎;1994年獲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報告文學獎,人民文學出版社“炎黃杯”當代文學獎;2001年獲中國消費者協會“3·15”金質獎章。《國殤》1988年獲首屆“中國潮”報告文學獎;1992年獲中國作家協會、國家衛生部全國衛生題材文學作品一等獎。《小巷匹夫》1988年獲“火鳳凰”報告文學獎。
國殤-霍達文集-卷五 報告文學卷 目錄
國殤-霍達文集-卷五 報告文學卷 作者簡介
霍達,國家一級作家,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在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表彰大會受國務院表彰。著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約八百萬字。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