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一個紀錄片導演的再尋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457043
- 條形碼:9787510457043 ; 978-7-5104-5704-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一個紀錄片導演的再尋之旅 本書特色
馮雪松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紀錄頻道副總監, 南開大學碩士。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電視藝 術家協會會員。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客座教授,河北大 學兼職教授,范長江新聞學院兼職教授,溫州醫科大學 客座教授,新華通訊社穆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曾任 中央電視臺辦公室綜合處長及澳門記者站首席記者。 1 999年底開啟尋找戰地記者方大曾之旅,拍攝紀 錄片《尋找方大曾》,18年來,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莊、 太原、大同、蠡縣尋訪,查詢大量史料,采訪百余人,數易 其稿,完成了首部反映七七事變現場報道**人的專著 《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填補了中國新聞史和攝影史的 空白。 代表作品:紀錄片《尋找方大曾》《二十世紀中國 女性史》等,專著《方大曾:消失與重現》《方大曾: 遺落與重拾》《解讀方大曾》等。倡建方大曾紀念室, 發起“方大曾校園行”公益計劃,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被 媒體稱為引發“方大曾現象”的人。 2015年5月中國記協組織召開“馮雪松追蹤采寫 方大曾事跡座談會”,號召全國廣大新聞工作者“緬懷方 大曾,學習馮雪松”。 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特等獎、全國少數民族 文學創作駿馬獎、中國新聞獎、全國人大好新聞獎、中國 電視星光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 播學國家學會獎”組委會特別獎等獎項。
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一個紀錄片導演的再尋之旅 內容簡介
方大曾是在抗日戰爭初期《大公報》的特聘戰地記者、首位對“盧溝橋事變”進行報道的記者。他對抗戰初期正面戰場的抗戰進行報道的著名戰地記者。然而,25歲的他在事業在作品*豐富、*精彩的時刻,卻消失在了抗日前線,他的作品從媒體上消失,他成為親友們永遠的思念。中央電視臺記者、本書的作者馮雪松在出版了《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之后,通過大量的資料搜集和對方大曾的家人、親朋好友的采訪,推出了本書。本書主要是講述了方大曾如何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攝影家的故事。本書從方大曾的家庭、學習、交友、師承等多個方面講述方大曾的成長經歷,書中還披露了一批方大曾家人收藏的未面世的圖片。
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一個紀錄片導演的再尋之旅 目錄
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一個紀錄片導演的再尋之旅 作者簡介
馮雪松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紀錄頻道副總監,南開大學碩士。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客座教授,河北大學兼職教授,范長江新聞學院兼職教授,溫州醫科大學客座教授,新華通訊社穆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曾任中央電視臺辦公室綜合處長及澳門記者站首席記者。 1999年底開啟尋找戰地記者方大曾之旅,拍攝紀錄片《尋找方大曾》,18年來,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莊、太原、大同、蠡縣尋訪,查詢大量史料,采訪百余人,數易其稿,完成了首部反映七七事變現場報道第一人的專著《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填補了中國新聞史和攝影史的空白。 代表作品:紀錄片《尋找方大曾》《二十世紀中國女性史》等,專著《方大曾:消失與重現》《方大曾:遺落與重拾》《解讀方大曾》等。倡建方大曾紀念室,發起“方大曾校園行”公益計劃,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被媒體稱為引發“方大曾現象”的人。 2015年5月中國記協組織召開“馮雪松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跡座談會”,號召全國廣大新聞工作者“緬懷方大曾,學習馮雪松”。 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特等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中國新聞獎、全國人大好新聞獎、中國電視星光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學國家學會獎”組委會特別獎等獎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