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17261
- 條形碼:9787518417261 ; 978-7-5184-172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以人為事物屬性為主線結合事理學理論,首先對商至秦獨辀馬車的使用情境和設計情境進行系統研究,然后對商至秦獨辀馬車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文獻考證和文物調研,實地考察了八個中國古代車馬坑遺址及博物館,分析了上百輛古車的案例材料,勾畫了商至秦獨辀馬車的發展歷程和演進邏輯。在此基礎上,分別從人為事物的“物理結構”和“意向功能”雙重屬性出發,對商至秦時期獨辀馬車的設計制造范式和設計思想進行系統研究,并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和思維邏輯對傳統設計思想進行現代闡釋。
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人為事物屬性為主線結合事理學理論,首先對商至秦獨辀馬車的使用情境和設計情境進行系統研究,然后對商至秦獨辀馬車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文獻考證和文物調研,實地考察了八個中國古代車馬坑遺址及博物館,分析了上百輛古車的案例材料,勾畫了商至秦獨辀馬車的發展歷程和演進邏輯。在此基礎上,分別從人為事物的“物理結構”和“意向功能”雙重屬性出發,對商至秦時期獨辀馬車的設計制造范式和設計思想進行系統研究,并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和思維邏輯對傳統設計思想進行現代闡釋。
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研究 目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第1章
緒論 1
1.1 引言 1
1.2 研究背景與文獻綜述 1
1.2.1 傳統器物設計思想研究 1
1.2.2 中國古代車馬國內外研究進展 6
1.2.3 課題國家項目來源及論文背景 10
1.3 研究方法 11
1.3.1 系統與系統分析的思想方法 12
1.3.2 實物考證與文獻研究相結合 12
1.3.3 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 13
1.3.4 設計比較研究方法 14
1.4 選題意義 15
1.4.1 商至秦古車的設計思想探索 15
1.4.2 設計理論體系構建 15
1.4.3 產品設計本土化與國際化 16
1.5 論文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17
第2章
古車——“行”之人為事物 18
2.1 “行”之人為事物概念辨析 18
2.1.1 人為事物 18
2.1.2 “行”的“事”與“物” 20
2.2 “行”之人為事物的分類與定位 21
2.2.1 “行”之人為事物的分類 21
2.2.2 “行”之人為事物的研究定位 22
2.2.3 以引重致遠建立事理研究目標系統 22
2.2.4 “引重致遠、載道明禮”——中國古車的人為事物觀念 24
2.3 “道器并舉”—中國古車的設計思想取向 24
2.3.1 設計思想的基本概念 24
2.3.2 中國古代器物的設計思想 25
第3章
得其圜中——商至秦獨辀馬車設計與使用 27
3.1 商至秦古車的使用 27
3.1.1 中國地理環境與古代道路 27
3.1.2 中國傳統社會文化、政治經濟與造車理念 29
3.2 商至秦古車的設計 36
3.2.1 商至秦手工業發展概況 36
3.2.2 木材加工技術與古車設計制造 36
3.2.3 金屬加工技術與古車設計制造 38
3.2.4 馬匹馴養技術與古車動力水平 40
第4章
開物成務——商至秦獨辀馬車典型案例研究 42
4.1 商至秦獨辀馬車及其原理分析 42
4.1.1 商至秦獨辀馬車轉動分析 43
4.1.2 商至秦獨辀馬車曳引分析 46
4.1.3 商至秦獨辀馬車承載分析 47
4.1.4 商至秦獨辀馬車系駕分析 49
4.2 商至秦獨辀馬車的發展歷程 50
4.2.1 中國古車的起源之爭 50
4.2.2 商代古車 57
4.2.3 西周古車 58
4.2.4 春秋戰國古車 60
4.2.5 秦朝古車 61
4.3 商至秦古車的類型分析 62
4.3.1 乘用車—坐乘和立乘 62
4.3.2 戰車—五戎 63
4.3.3 運輸車——大車 65
4.4 商至秦古車的演進邏輯 66
4.4.1 技術的演進邏輯 66
4.4.2 動力的演進邏輯 68
4.4.3 古車設計與使用中人的邏輯關系 68
第5章
制器范式——商至秦獨辀馬車設計與制造 70
5.1 商至秦獨辀馬車形制 70
5.1.1 商至秦獨辀馬車的形制設計 70
5.1.2 商至秦獨辀馬車的形制設計特征 74
5.2 商至秦獨辀馬車結構 75
5.2.1 商至秦獨辀馬車結構設計 75
5.2.2 商至秦獨辀馬車結構設計特征 80
5.3 商至秦獨辀馬車的材料與工藝 81
5.3.1 商至秦獨辀馬車材料與工藝設計 81
5.3.2 商至秦獨辀馬車材料與工藝設計特征 82
5.4 商至秦獨辀馬車裝飾 83
5.4.1 商至秦獨辀馬車裝飾設計 84
5.4.2 商至秦獨辀馬車裝飾設計特征 85
第6章
器以載道——商至秦獨辀馬車設計思想特征 87
6.1 商至秦獨辀馬車的設計認知策略 87
6.1.1 為輪,斬三材必以其時 87
6.1.2 審曲面勢,以飭五材 89
6.1.3 古之為車,工無二伎 90
6.1.4 輪人有規,匠人有矩 91
6.1.5 巧者和之;合而為良 94
6.2 商至秦獨辀馬車的形式意味 96
6.2.1 中庸衡平;文質彬彬 96
6.2.2 軫方象地,蓋圜象天 99
6.3 商至秦獨辀馬車的觀念價值 100
6.3.1 引重致遠,以利天下 100
6.3.2 以禮定制,尊禮用器 101
6.3.3 人為物本,物職所宜 102
6.4 傳統設計思想的現代闡釋及應用展望 105
6.4.1 設計思想和文化基因的古今傳承 105
6.4.2 中庸、和合、尚禮——設計的本土化主題 106
6.4.3 文質彬彬——設計的形式與功能 108
6.4.4 人為物本——設計的人與物 110
6.4.5 傳統設計思想的現代轉化應用展望 111
第7章
結論 113
參考文獻 116
附錄A 部分出土商至秦車輛零部件尺寸表 126
附錄B 孝民屯南地M7號車三維數字復原圖 130
附錄C 上村嶺虢國車馬坑1727號車馬坑4號車三維數字復原圖 131
展開全部
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胡偉峰副教授,本碩博畢業于湖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參與國家973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氣專項等課題。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2017年江蘇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17年江蘇省文化科研一般項目、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項研究課題、2011年湖南大學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2012年江南大學自主科研重點項目、2016年江南大學聘專引智項目等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