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明清文學論稿-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095229
- 條形碼:9787215095229 ; 978-7-215-0952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文學論稿-上下 本書特色
本書為許建平教授的古代文學研究集。許建平教授師從復旦大學章培恒先生,主張以小學為根基,以哲學為利器;重文獻基礎,倡方法、觀點的創新。前者去歷史之遮蔽,意在求真;后者尋學問之大道,意在探究人類生命之真諦。許建平由《金瓶梅》而李贄而王世貞;由倡導從經濟生活視角研究文學,到探索中國敘事學,提出意圖敘事說。該書所選顯示出作者一生的學術足跡,體現出其一以貫之的學術思想。其研究文章絕大部分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等核心期刊,被《新華文摘》等報刊轉載,產生過積極影響。
明清文學論稿-上下 內容簡介
本書為許建平教授的古代文學研究集。許建平教授師從復旦大學章培恒先生,主張以小學為根基,以哲學為利器;重文獻基礎,倡方法、觀點的創新。前者去歷史之遮蔽,意在求真;后者尋學問之大道,意在探究人類生命之真諦。許建平由《金瓶梅》而李贄而王世貞;由倡導從經濟生活視角研究文學,到探索中國敘事學,提出意圖敘事說。該書所選顯示出作者一生的學術足跡,體現出其一以貫之的學術思想。其研究文章絕大部分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等權威與核心期刊,被《新華文摘》等報刊轉載,產生過積極影響。
明清文學論稿-上下 目錄
“狂怪”和“與世無爭”
——論李贄的雙重文化人格
李贄非理性主義文學思想論
——以萬歷十九年夏至二十四年夏為論述中心
《李贄思想演變史》導語
《焚書》刊刻過程、版本及真偽
《童心說》的義理結構與中國非理性主義文學思想之發軔
中國人學美學思想從理性到非理性的一次異變
——以明萬歷年間李贄與耿定向的筆戰為論述中心
佛經與李贄思想之啟蒙
李贄思想演變中的兩個問題考辨
萬歷初年李贄文學思想論
——從“宇宙有五大部文章”說起
試論李贄的追原思維與成圣意識
由“真空”說到“自然真空”說
——論萬歷九年至十三年李贄思想及其演進
李贄文學思想在周作人接受過程中的異變
事件文化視角下李贄與魯迅思想的異變
還原王世貞
王世貞的文化史地位
王世貞與《金瓶梅》的著作權
文壇模擬風氣與《金瓶梅》撰寫方法考察
《弁州山人四部稿》版本發現與考辨
王仔“偽畫致禍”真偽考辨
——以《清明上河圖》為中心
《臨清州志》中的王仔父子與《金瓶梅》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王世貞早期著述與《四部稿》成書過程考
古文獻的再現與再生
——從《王世貞全集》整理說起
《金瓶梅》的價值
《金瓶梅》文化價值論
《金瓶梅》成書新證
《金瓶梅詞話》“這五回”情節與作者探原
《金瓶梅》中清河縣地理位置考辨
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金瓶梅》版本的幾個問題考辨
《金瓶梅》研究中幾個問題的思考
《金瓶梅》作者研究八十年
試論《金瓶梅》藝術結構在中國長篇小說發展史上的意義
《金瓶梅詞話》是一部探討人生的小說
《金瓶梅》表意含蓄化探繹
新時期《金瓶梅》研究述評
小說的疑與思
20世紀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經世致用”思潮與20世紀古代小說研究的文化沉思
文本分析模式的創建與俞平伯在紅學史上地位的重估
《紅樓夢》研究的方法論思考
——兼談古典小說研究的方法與路向
《儒林外史》:一部意在言志的詩化小說
20世紀《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百年《西游記》作者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古代小說理論不及曲論發達原因初探
敘事哲學之問
意圖敘事說
意象敘事論
——從甲骨文字的以象表意說起
敘事的意圖說與意圖敘事的類型
——西方敘事理論中國化的新思考
嵌入方式的生成及其在意圖敘事中的功能
——以元明清敘事文本為分析對象
論小說陌生化之生成
——從敘事意圖的矛盾邏輯說起
明清小說敘事聚焦研究的幾點新發現
意圖力:小說敘事的內驅動力
——以明清兩代小說文本為案例
明清小說意象敘事層次分析
明清小說敘事的意味形式
論中國小說敘事的神秘性
文學與經濟生活關系之問
貨幣觀念的變異與農耕文學的轉型
——以明代后期的市井小說為論述中心
論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新經濟視角
文學生成與傳播的經濟動因
貨幣化場景——酒宴在明清小說中的敘事功能
《金瓶梅詞話》流通貨幣質態與成書年代補證
物欲幻想:文學中不可忽視的另一面
在融通中實現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
文化與文學史之思
論中國精神
中西異質文化嫁接中的新文化生成
經濟生活視角下的中國文學性質和發展階段新論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建平先生訪談
關于文學史學的思考
——建立心態文學史學芻議
文學發展動力分析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路徑與方法的新思考
關于文學評論中如何辨析文本意義的確定性與非確定性問題
——以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為例
不失時機地推進建立文學史研究的中國學派
結語
明清文學論稿-上下 作者簡介
許建平,復旦大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家二級),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古代典籍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長江學者通迅評審專家,中國《金瓶梅》學會副會長,明代文學學會理事,上海古代文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小說和明清文學,在明清小說、李贄、王世貞以及經濟生活與文學關系研究方面成就顯著。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