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斷橋流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498152
- 條形碼:9787503498152 ; 978-7-5034-981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斷橋流水 本書特色
中國文史出版社策劃出版了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系統整理民國小說家的著作。馮玉奇著的《斷橋流水/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為他在民國時期創作的愛情小說之一,小說情節纏綿曲折,牽動人心,令人在哀嘆的同時也有進一步的思考。馮玉奇不僅是一位寫作神速且極為多產的通俗小說作家,是鴛鴦蝴蝶派的后起之秀。馮玉奇與當時天津著名社會言情小說家劉云若并稱為“南馮北劉”。該書對于研究民國時期文學經典具有重要意義。
斷橋流水 內容簡介
《斷橋流水/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馮玉奇卷》是一部愛情小說,堪稱中國版《魂斷藍橋》。舞團演員許文琴因意外落水被青年李樹勛所救,兩人互生好感。樹勛從軍后,文琴與好友淑萍被舞團驅逐,淑萍為救重病的文琴不惜墮入風塵,文琴深受感動,再加上得知樹勛死訊心灰意冷,為了幫助淑萍不得不淪落風塵,*終為自己的愛情殉身。
斷橋流水 目錄
第二回 怒沖沖復書強捉刀
第三回 冒雨訪情侶驚喜欲狂
第四回 追蹤送別離仗義援手
第五回 洞房花燭夜突遭慘變
第六回 靈犀通一點傾心相愛
第七回 此生不變至死亦靡他
第八回 陌路逢舊相思驚又喜
第九回 夜沉沉小別恨添長
第十回 淚漣漣心碎腸亦斷
第十一回 忍痛做神女友愛堪敬
第十二回 含酸遇良朋知音永訣
第十三回 海上病纏綿憐卿情深
第十四回 斷橋聽流水還君清白
附錄從鴛鴦蝴蝶派談到馮玉奇小說裴效維
斷橋流水 節選
《斷橋流水/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馮玉奇卷》: **回 水淋淋冰肌玉骨親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從這兩句話瞧起來,可知蘇州和杭州兩處地方真可說是人間的天堂了。單說杭州西子湖畔的風景吧,什么蘇堤春曉、柳浪聞鶯、南屏晚鐘、雷峰夕照,聽了這幾個名詞,也夠令人感到可愛的了。所以一到春天的季節,那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們,也無不把西湖當作一個唯一的良伴了。 且說這是一個風和日暖、云淡天青的天氣,西湖的四周早已又散布了無數的青年男女了。這時那座斷橋的石欄上坐著一個西服的少年,瞧他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雖然皮膚并不十分白皙,但卻更增他英武的風姿,確實是一個挺俊美的少年。他手里拿了一根竹竿,垂在斷橋下那條不疾不徐的流水中,正在釣著魚。不過他手里雖然釣著魚,兩眼卻望著湖心中的游艇,呆呆地出神。他暗自想道:劃船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只可惜沒有伴侶,一個人似乎太單調一些了。他心里既有了這么一個感覺,當然瞧著別人家身旁那一個個怪活潑的姑娘,心頭格外會感到十二分的羨慕,覺得一個年輕人,不論男和女,似乎總應該有個異性的朋友來慰藉,那么他的生活上才會感到有種蓬勃的生氣。不然,雖然是個春天降臨的季節,又何嘗不如秋天里一樣蕭條和枯萎呢?想到這里,他有些凄涼的意味,忍不住微微地嘆了一口氣。 不料他這一口氣還沒有嘆完,就聽得有人大呼救命的聲音觸人了耳鼓,他心里倒是猛吃了一驚,急忙凝眸望去,只見湖心里有兩只游艇偶然相接,一只游艇上大概有個人掉下水里去了,所以岸上的人們都大喊救命。見義勇為,這四個字在他心上認為是唯一的責任,所以他把手中的竹竿也不知拋向什么地方去了,立刻脫去了身上的西服,兩手一伸,做個青蛙入水的姿勢,只聽砰的一聲,水花飛濺之處,他的人早已鉆入水底去了。大約有十分鐘之久,方才見湖心的水面上伸出一個頭來。這時那只游艇上的船娘早已把艇子劃了上去,那少年手里抱了一個水淋淋的姑娘的身子,急急地跳到艇子上去。見那姑娘云發蓬松,散亂得不成樣兒,也許是不識水性的緣故,所以她已有些昏厥過去的模樣了。那少年見她這個樣兒,心里也不免有些焦急,遂也管不得許多,把她身子覆在自己的膝踝上,給她吐去了幾口湖水,一面把她胸部揉擦了一陣,方才見她悠悠地醒轉了來。 那姑娘微微地睜開星眸,見自己的嬌軀躺在一個少年的懷里,心中明白是被他救起的,雖然有些羞澀,但卻是非常感激,櫻口微啟,低聲地說道:“多謝你這位先生救了我的性命……” 那少年見她已經清醒,心里十分喜歡,遂向她搖了搖頭,說道:“小姐,你很乏力吧?我們到了岸上找個地方休息一會兒再說吧。” 說著話時,船娘已把艇子劃近湖濱,那少年遂扶那姑娘跳上岸去。那姑娘因為實在走不動路,覺得完全靠在一個年輕男子的懷里,又覺太不好意思,所以她向少年又說道:“就在這草地上先給我坐一會兒吧。” ……
斷橋流水 作者簡介
馮玉奇,生于1918年,浙江慈溪人,民國時期著名的鴛鴦蝴蝶派作家。因其素有眼疾,故又自號左明生。一生高產。行文風格哀感頑艷,悱惻纏綿,其書每出版一部,輒引市面瘋狂搶購,風行一時。與當時天津著名社會言情小說家劉云若并稱為“南馮北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