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童年與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39923
- 條形碼:9787519239923 ; 978-7-5192-3992-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童年與社會 本書特色
《童年與社會》一書是20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家、普利策獎得主、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埃里克森的代表作。本書的出版標志著心理社會理論(俗稱生命周期八階段理論)的初步成形。在本書中,埃里克森首次提出了生活周期八階段理論,它的前提假設是:八種基本力量隨著我們的生命歷程逐漸顯現(xiàn),每種基本力量都是在特定時間出現(xiàn)的發(fā)展性沖突的產物。此外,作者帶我們走近小男孩山姆、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小女孩安妮、小男孩彼得,去了解身體、自我和社會的關系;走近兩個氣質迥異的印第安部落——大草原上的獵人和鮭魚河畔的漁民部落,認識過去歷史如何影響了人類的現(xiàn)實處境;走近小女孩簡和瑪麗、小男孩本和湯姆,認識微觀世界(游戲)與宏觀世界(現(xiàn)實)的關系;走近美國、德國和俄國,了解民族歷史與民族現(xiàn)狀如何一道塑造、摧毀、重塑一個民族的個性。 本書(原版)曾在心理學、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等領域引起巨大反響,被奉為一本研究童年之社會意義的經典著作,更有人稱這本書為一本從心理學出發(fā)的百科全書。
童年與社會 內容簡介
20世紀更偉大的心理學家、“普利策獎”得主埃里克森成名之作! 中科院心理所院士張侃作序推薦! “人類學之母”瑪格麗特•米德對本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本書為“關于人類科學的歐洲和美國思想的絕妙結合”。 非典型心理百科,透過男孩—女孩、個人—群體、游戲—現(xiàn)實、歷史—現(xiàn)狀,認識身體、自我和社會的關系。
童年與社會 目錄
童年與社會 相關資料
《童年與社會》一書成功地整合了(而非簡單地聯(lián)系起)不同學科關于兒童發(fā)展現(xiàn)象的事實和觀點,是一本薈萃富有想象力的臨床見解、縝密的思考、富有幽默感的洞見和深刻的人性的絕佳好書。——《科學》雜志 用精神分析來研究文化人類學,《童年與社會》獨樹一幟,無與倫比。 ——《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檔案》 在我看來, 《童年與社會》一書是關于人類科學的歐洲和美國思想的絕妙結合。 ——瑪格麗特·米德 著名人類學家 美國人類學會主席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館長
童年與社會 作者簡介
愛利克•埃里克森(1902.6.15—1994.5.12),德裔美籍發(fā)展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曾獲得普利策獎。其一生中*重要的貢獻是提出了人類心理社會發(fā)展的八階段理論,以及身份認同危機的概念。盡管埃里克森甚至都沒有拿到學士學位,但由于其洞見之深和學識之廣,因此被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等知名學府破格聘用為教授。前國際精神分析協(xié)會主席羅伯特•沃勒斯坦曾經說道:“除弗洛伊德之外,恐怕沒有一位心理學家比埃里克森對其所處的時代產生的影響更為深刻。”此外,在一項于2002年發(fā)表在《普通心理學評論》上的調查報告中,埃里克森在“20世紀*偉大的100位心理學家”中高居第12位,足見其影響之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