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機理及評價研究-以焦作市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49940
- 條形碼:9787513649940 ; 978-7-5136-499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機理及評價研究-以焦作市為例 本書特色
《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機理及評價研究——以焦作市為例》以焦作市為例,采用生態足跡法、統計學方法、空間分析法、驅動力機制法,借助于YAAHP、SPSS等多種軟件,通過構建基于語言AHP和變異系數法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模型、灰色RBF神經網絡預測模型,對研究區生態足跡、生態承載力、生態赤字的演變過程和機理進行了分析。作者不僅從整體上對研究區的生態安全水平進行了評價,還對研究區的自然生態系統、經濟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三個子系統的生態安全水平進行了評價,同時也對研究區及其三個子系統的生態安全演變趨勢進行了預測。
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機理及評價研究-以焦作市為例 內容簡介
2014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我國進入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新時代,但受成本和技術的制約,新能源尚未形成產業規模。面對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客觀現實,傳統能源的主導地位仍然難以改變。因此,促進煤炭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是維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無論從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角度,還是從能源革命的生態安全觀角度,必須加強對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機理與評價領域的研究。
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機理及評價研究-以焦作市為例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選題依據1
1.1.1選題背景1
1.1.2問題提出3
1.1.3研究意義4
1.2國內外研究現狀6
1.2.1國外研究現狀6
1.2.2國內研究現狀10
1.2.3國內外研究現狀評析14
1.3研究內容15
1.4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17
1.4.1研究方法17
1.4.2技術路線18
第2章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19
2.1相關概念19
2.1.1煤炭資源型城市19
2.1.2生態安全21
2.1.3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23
2.2研究區域概況25
2.2.1自然環境狀況26
2.2.2社會經濟狀況28
2.2.3生態環境狀況30
2.3理論基礎32
2.3.1生態經濟學理論32
2.3.2生態系統理論35
2.3.3生態安全預警理論37
2.3.4耗散結構理論39
第3章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及其耗散結構特征43
3.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43
3.1.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界定43
3.1.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結構45
3.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的耗散結構特征47
3.2.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47
3.2.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內部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非線性的48
3.2.3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遠離平衡態的系統49
3.2.4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存在漲落和突變50
3.3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結構失穩及演變分叉51
3.3.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結構失穩51
3.3.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系統的演變分叉和突變分析54
第4章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過程57
4.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分析方法59
4.1.1生態足跡法基本原理59
4.1.2能值分析法的引入63
4.1.3能值—生態足跡法的基本原理64
4.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分析過程66
4.2.1計算煤炭資源型城市能值生態承載力66
4.2.2計算煤炭資源型城市能值生態足跡68
4.2.3對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特征進行分析70
4.3焦作市生態安全演變分析70
4.3.1焦作市生態承載力計算與分析70
4.3.2焦作市生態足跡計算與分析76
4.3.3焦作市生態安全演變過程87
4.3.4焦作市生態安全演變特征93
第5章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機理95
5.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的誘發因子95
5.1.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的外源觸發因子95
5.1.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的內源激化因子99
5.2誘發因子對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的作用機理分析105
5.2.1作用機理分析基本框架106
5.2.2誘發因子作用機理110
5.3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的動力學機制114
5.3.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的非線性分析115
5.3.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的超循環分析118
第6章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研究125
6.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125
6.1.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125
6.1.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126
6.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權重確定144
6.2.1基于語言AHP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主觀權重確定方法144
6.2.2基于變異系數法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客觀權重確定方法146
6.2.3基于線性加權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綜合權重確定方法147
6.3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模型構建148
6.3.1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方法的確定148
6.3.2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數據標準化150
6.3.3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模型153
6.4焦作市生態安全評價156
6.4.1焦作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權重計算156
6.4.2焦作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值標準化158
6.4.3焦作市生態安全評價結果160
6.4.4焦作市生態安全狀態分析162
第7章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趨勢預測173
7.1基于灰色徑向基神經網絡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預測模型建立174
7.1.1GM(1,1)模型機理174
7.1.2RBF神經網絡機理178
7.1.3灰色徑向基神經網絡組合模型179
7.2焦作市生態安全演變趨勢預測181
7.2.1預測結果181
7.2.2結果分析188
7.3焦作市生態安全維護對策189
7.3.1樹立生態發展理念,筑牢生態安全屏障189
7.3.2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191
7.3.3完善經濟手段,保護生物生產性土地193
7.3.4建立長效機制,強化生態安全194
7.3.5強化公眾參與,倡導生態消費196
第8章研究結論與展望199
8.1結論199
8.2創新點202
8.3展望202
參考文獻205
索引221
后記225
展開全部
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安全演變機理及評價研究-以焦作市為例 作者簡介
王冠,河南滑縣人,博士,廣西財經學院教師,河南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區域經濟與企業管理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參與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