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正定民俗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1299
- 條形碼:9787520301299 ; 978-7-5203-0129-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正定民俗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正定民俗文化諸事項的基本面貌和歷史變遷出發,分析其民俗文化的基本形態,分析了正定民俗文化中居住、飲食、服飾、生產、交通的物質民俗的歷史變遷,研究了社會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喪葬儀禮、歲時節日、民間游藝等民俗事象的變化。正定的民間習俗保留著古老的特色,同時也融入了現代潮流。正定的民俗生活體現著民俗文化特定的文化功能意義,在民眾的社會生活中維系著傳統、沉淀著歷史記憶。冀中南的區位特征、燕趙的文化生態、城市化的強力沖擊,使正定的民俗樣態呈現出了神奇的韻致和魅力。本書展現了一幅正定庶民的社會生活畫卷,激活了正定地域文化的歷史記憶。
正定民俗文化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選題的緣起與意義
二 正定民俗文化研究的整理與研究
三 本書的研究方法
四 本書的內容結構
**章 正定民俗文化的地域空間
**節 正定的地理環境
一 正定地域的歷史變遷
二 正定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正定民俗的歷史文化空間
一 正定的歷史源流
二 正定的歷史經濟
三 正定的歷史生活
第二章 正定物質生產民俗文化
**節 正定的農業生產民俗
一 正定農業生產區域
二 農作物種類
三 農業工具
四 耕作習俗
五 農業灌溉
六 正定農村養殖習俗
七 農業諺語
第二節 民間貿易民俗
一 集市
二 商業民俗
第三章 正定的物質生活民俗文化
**節 正定的服飾
一 服裝原料
二 衣服款式
三 鞋襪
四 帽子、 頭巾
五 發型、 首飾
第二節 正定的飲食民俗文化
一 正定的日常飲食
二 正定的飲食種類
三 正定的特色飲食
第三節 正定的居住民俗
一 居住地的選擇
二 村落規模
三 房屋式樣
四 房屋建筑
五 房屋的裝修和功能
六 公益文化設施
七 居住觀念的變化
八 正定的舊式民居街門民俗
九 正定的四合院
十 正定民居習俗
十一 家居用具
第四章 正定的歲時節日民俗
**節 傳統節日民俗
一 春節
二 龍頭節
三 清明節與寒食節
四 端午節
五 乞巧節
六 中秋節
七 重陽節
八 寒衣節
九 臘八
第二節 廟會
一 正定城隍廟會
二 蟠桃廟會
三 新城鋪廟會
四 七月初七正定太平莊廟會
五 四月初八正定北門里廟會
六 韓通廟會
七 北孫廟會
八 吳興廟會
九 南化廟會
十 曲陽橋廟會
十一 正定春節廟會
第五章 正定的語言民俗
**節 正定俗語
第二節 正定歌謠
一 勞動類
二 儀式類
三 時政類
四 生活類
五 愛情類
六 兒歌
第三節 正定的民間傳說
一 人物傳說
二 史事傳說
三 地方風物傳說
第六章 正定的人生禮儀民俗
**節 生育習俗
第二節 婚嫁禮俗
一 傳統婚俗
二 婚姻陋俗
三 正定婚俗的變遷
第三節 正定的喪葬習俗
第七章 正定的民間游藝民俗
**節 民間花會
一 落子
二 布龍
三 高蹺
四 竹馬
五 高照
六 春牛斗虎
七 車子、 旱船
八 跑驢
九 獅子舞
十 常山戰鼓
十一 花叉
十二 臘會
十三 拉耩耬
十四 秧歌
第二節 民間游藝
一 身體對抗類
二 運動對抗類
三 運動競技類
四 腦力對抗類
五 物品對抗類
六 物品賺虧類
七 休閑類
八 自娛自樂類
參考文獻
后記
正定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趙志強(1970—),河北衡水人,石家莊學院副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社會史、中國抗日戰爭史。近年來在《毛澤東思想研究》《歷史教學》《河北大學學報》《農村經濟》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和參與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河北省軟科學課題20余項。 柳敏和(1959—),河北靈壽人,石家莊學院教授。1984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位,曾任《太行學刊》《石家莊師范專科學校學報》《石家莊學院學報》編委,現任石家莊學院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河北省歷史學會理事,石家莊市西柏坡精神研究會理事。長期致力于《中國現代史》《中華人民國國史》《社會學概論》和《文化資源學》教學與研究,在中國近現代史和近現代文化方面有較為深厚的積淀。曾先后在《歷史教學》《毛澤東思想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