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夢的解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509724
- 條形碼:9787514509724 ; 978-7-5145-097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夢的解析 內容簡介
《夢的解析》一書是經典哲學和心理學著作,首次出版于1900年,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成名作,被認為是本世紀*富創見的、*偉大的著作之一。這是一本了解精神分析學說和潛意識理論的必讀書,通過對夢境的科學探索和解釋,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們對于夢的無知、迷惑和恐懼、憂愁的舊有觀念,同時揭示了左右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潛意識的奧秘。讀者可以從中發現很多令人興奮的觀察和大量與我們主題有關的饒有興趣的材料。《夢的解析》已被視為精神分析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三大理論支柱之一。
夢的解析 目錄
第二(德文)版序
第三(德文)版序
**章 有關夢的科學文獻(1900年)
附錄1909年
附錄1914年
第二章 析夢的方法
第三章 夢是愿望的實現
第四章 夢的偽裝
第五章 夢的素材與來源
第六章 夢的工作
第七章 夢過程的心理學
夢的解析 節選
《夢的解析》: 一、夢里夢外間的聯系 剛從睡夢中醒來的人常常會天真地認為,就算夢不是來自另一個世界,也是把人帶到了另一個世界。我們該感謝老生理學家布達赫仔細致而敏銳的描述。他有這么一段話被廣為引用:“日常生活中有快樂的事,也有痛苦的事,但無論痛苦快樂,都不會在夢里重現。相反,夢讓我們超脫于現實。甚至當我們一直為某事心煩,當我們的內心被悲痛吞噬,或是當我們為了解決某個難題而心力交瘁時,夢的內容也完全與這一切無關,或者只體現其中的個別元素,又或者只將現實象征化,僅僅反映當時的主要情緒。”J.H.費希特也對這種“補充型夢”做過類似的闡釋,將其稱為心靈治療的秘密良劑。L.斯頓培爾在其享有盛譽的著作《論夢的性質和起源》一書中,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夢境背離于清醒意識下的世界”,“在夢里,幾乎所有清醒意識下有條理的事件和正常行為的記憶都不復存在”,“在夢里,心靈與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件幾乎完全隔絕。” 但絕大多數研究夢的學者都對此持相反觀點。哈夫納認為:“首先,夢是清醒生活的延續。夢通常與剛呈現的意識緊密相聯。仔細觀察便可發現,夢境與夢者頭一天的經歷有關。”韋安特則直接駁斥布達赫的觀點。他認為:“我們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大多數的夢實際上把我們直接帶回到了日常生活中,而不是讓我們脫離日常生活。”莫里用一句精辟的格言表達了這一觀點:“Nous revons de ce que nous avons vu,dit,desire,ou fait.” a杰森在其于1855年問世的《論心理學》中表述得更為明確:“夢的內容或多或少取決于夢者的獨特個性、年齡、性別、生活狀態、學歷、生活習性以及過往的人生經歷。” 哲學家J.G.E.馬斯對于這一問題的態度ZUI為明確:“事實證明,我們ZUI常夢見的是我們寄予ZUI大熱情的事。這說明,我們的情感影響著該時期的夢。雄心壯志的人會夢見自己摘取桂冠(可能只是想象),或是為奪冠而努力;戀愛中的人會夢見自己對愛人ZUI熱切的渴望……所有隱藏于心底的肉欲渴望或是厭惡之情一旦被喚醒,都可能與其他相關的想法一起出現于夢中,或是融入當前的夢中。” 夢以日常生活為基礎。在古代也同樣有這種觀點。下面,我將引述拉德斯托克的例證:“波斯帝國國王薛西斯在出征對抗希臘人之前,眾臣勸諫,但他反復在夢中接受到出征的指引。當地一位年老的析夢智者阿爾塔巴努斯中肯地說,這實際上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
夢的解析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奧地利摩拉維亞一個猶太人家庭,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戀母情結”,“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被譽為二十世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精神分析學始終堅持將性(愛)本能視為人類一切行為的主要動機,從上世紀以來就一直在學術界以及社會上頗具爭議。因此,弗洛伊德一生毀譽參半,很難評判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人認為他是人類思想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有人將他視為“欺世盜名的江湖騙子”、“變態色情狂”。 2000年,英國BBC將弗洛伊德與愛因斯坦、笛卡爾、牛頓、達爾文、康德、馬克思、黑格爾、馬克斯韋爾、阿奎那評選為千年來的十大偉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