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圖解《中醫入門》一看就懂-(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179273
- 條形碼:9787534179273 ; 978-7-5341-7927-3
- 裝幀:10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中醫入門》一看就懂-(典藏版) 本書特色
本書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總結了中醫的有關理論,包括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使讀者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中醫基本理論常識有總體的了解。書中還詳細地介紹了中醫養生保健和常見病的治療方法,包括按摩、拔罐、刮痧、常用中成藥的使用、病情的簡易判定方法等,力求體現中醫“簡便廉驗”的作用。
圖解《中醫入門》一看就懂-(典藏版)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避免晦澀難懂,將學術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突出實用性和普及性。 ★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化繁為簡,一本實用、有效的中醫入門書。
圖解《中醫入門》一看就懂-(典藏版) 目錄
中醫入門一點通——專家教你讀懂國醫養生精髓
01.陰陽調和,百病不生
認識身體的陰陽
怎樣分辨陰陽失調
陰陽失調的四種主要癥狀
診斷時辨明陰陽
治療時調和陰陽
中藥藥性有陰陽
02.巧用五行養身體
利用自然五行調理人體
利用五行生克調理臟腑
利用五行之性調養身體
利用五行對應望面色,辨口味,發現
臟腑病變
中醫的五行治療法則
03.養生必先調五臟
心
肝
脾
肺
腎
膽
胃
小腸
大腸
三焦
膀胱
奇恒之腑
傳化之腑
04.打通經絡病自消
肺經病的表現
胃經病的表現
大腸經病的表現
脾經病的表現
心經病的表現
膀胱經病的表現
腎經病的表現
小腸經病的表現
心包經病的表現
三焦經病的表現
膽經病的表現
肝經病的表現
督脈病的表現
任脈病的表現
05.要想身體好,先要調氣血
氣從哪里來
氣有什么用
如何調養氣血
血有什么用
……
穴位按摩,打通經絡百病消
刮痧自療,身體有病早知道
拔罐療法,找準痛點,一拔就見效
讓湯藥發揮*大功效——煎制湯劑有學問
小病不求人——常見病對癥中成藥實用速查
察顏觀色,老中醫教你讀懂身體健康警報
01.陰陽調和,百病不生
認識身體的陰陽
怎樣分辨陰陽失調
陰陽失調的四種主要癥狀
診斷時辨明陰陽
治療時調和陰陽
中藥藥性有陰陽
02.巧用五行養身體
利用自然五行調理人體
利用五行生克調理臟腑
利用五行之性調養身體
利用五行對應望面色,辨口味,發現
臟腑病變
中醫的五行治療法則
03.養生必先調五臟
心
肝
脾
肺
腎
膽
胃
小腸
大腸
三焦
膀胱
奇恒之腑
傳化之腑
04.打通經絡病自消
肺經病的表現
胃經病的表現
大腸經病的表現
脾經病的表現
心經病的表現
膀胱經病的表現
腎經病的表現
小腸經病的表現
心包經病的表現
三焦經病的表現
膽經病的表現
肝經病的表現
督脈病的表現
任脈病的表現
05.要想身體好,先要調氣血
氣從哪里來
氣有什么用
如何調養氣血
血有什么用
……
穴位按摩,打通經絡百病消
刮痧自療,身體有病早知道
拔罐療法,找準痛點,一拔就見效
讓湯藥發揮*大功效——煎制湯劑有學問
小病不求人——常見病對癥中成藥實用速查
察顏觀色,老中醫教你讀懂身體健康警報
展開全部
圖解《中醫入門》一看就懂-(典藏版) 作者簡介
張銀柱,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從事內經教學、科研工作,長期從事養生學研究,對飲食養生、中藥保健有獨到的見解。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