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601276
- 條形碼:9787568601276 ; 978-7-5686-012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 本書特色
黑龍江地區具有獨特的方言體系,在整理收錄各文章時,均原汁原味將其展示,以體現豐富多彩的東北方言,并未做其他多余的文學美化裝飾。 民間文學更側重民間性,口語特點強烈,叢坤主編的《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保存故事在民間流傳時的口語形態,保留了其趣味性、地方性、故事性。 本書收錄了《白鹿額娘》《北極星》《道士山》等作品。
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 內容簡介
黑龍江地區具有獨特的方言體系,在整理收錄各文章時,均原汁原味將其展示,以體現豐富多彩的東北方言,并未做其他多余的文學美化裝飾。 民間文學更側重民間性,口語特點強烈,叢坤主編的《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保存故事在民間流傳時的口語形態,保留了其趣味性、地方性、故事性。 《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收錄了《白鹿額娘》《北極星》《道士山》等作品。
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 目錄
白鹿額娘
白廟子的傳說
白石砬子
百草溝
拜滿章京的孫子
半截碑
北極星
布開山的傳說
草帽山的傳說
長龍屯的來歷
城墻砬子
聰明的孩子
達萊香
大孤山和小孤山
大莫和小莫
大牡丹和小牡丹
大石佛的傳說
大團和小團
丹娜
道士山
獨角龍
二傻子和董占爺
凡察出世
放牛溝
佛手山和人頭砬子
佛爺溝
夫妻石
復仇的孩子
古代靺鞨族關于渤海王室人物傳說三則
拐棍爺爺與踢熊頭
鬼洗臉溝
海東青
海螺姑娘
海參崴的由來
荷花泡的傳說
赫哲人大擺鰉魚陣
黑妃
黑娘娘
紅羅女和綠羅女
花妮選新郎
樺皮簍
黃狗救主
黃花甸子的傳說
黃花甸子的由來
活吊
雞尾翎
機智的小白兔
吉祥鳥
江東六十四屯
金廠的傳說
金大草帽賣鳥(外一則)
金牛的故事
金娃娃與金川
鏡泊湖的傳說
鏡泊湖的由來
九龍口
舊街的來歷
康熙題字
快活林
拉古的來歷
藍玉寶珠
狼洞溝
老鴰砬子
立孝子碑的傳說
龍頭山取寶
麻花溝
馬鞍山的傳說
馬為什么不長犄角
滿族創世神話(1)——佛赫媽媽和烏申闊瑪發
滿族創世神話(2)——天宮大戰
滿族創世神話(3)——八主治世
滿族剃頭開臉的傳說
滿族跳家神為啥要閉燈
牤牛河子的來歷
牡丹江的傳說
穆棱河的故事
奶子山的傳說
南大廟的傳說
年息花
牛拱塔
爬犁和牛
潑雪泉
七星
恰喀拉的金鳳凰
薩布素馴牛的傳說
三姑娘和黑太子的故事
三音貝子
山參小伙子
山鷹開湖
善良的小姐
神頂峰日出的故事
石猴
石屏格格
手鼓的傳說
率賓馬
順女的故事
蘇穆夫人的故事
綏芬河的來歷
天鏡石
突忽烈瑪發
兔子墳
托阿恩都哩
萬鹿溝的傳說
威虎山
臥龍河
臥龍屯
西郊龍頭山
西山淚——潑雪泉的傳說
響水的故事
小蛟龍
小人國村
興凱湖的由來
興凱湖與蜜蜂山
興凱里罕
杏花姑娘
腰鈴的傳說
藥草和毒草
一擔二斗米砬子的傳說
一個不如孩子的御史
趙虎山的傳說
珍寶島的傳說
珍珠姑娘
珍珠門的傳說
珍珠門的由來
織布格格
豬嘴巴子
裝歌的葫蘆
卓麻法倭倫
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 節選
《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牡丹江卷)》: 她孤身一人,心眼兒好使,你把她接回來照顧孩子吧。”說完這老太太一轉眼就不見了。 老獵手有些半信半疑,心想:我不妨看看去。第二天天剛亮,老獵手喂了瘦得皮包骨的孩子,自己也吃了點兒東西,就向西走去。 老獵手走啊走啊,真看到在一個小山頭上有三棵小松樹。他急忙走到中間那棵松樹前,一看,哪有什么白額娘呀。正在猶豫的時候,就聽見草棵子里有呼哧呼哧喘粗氣的聲音。他撥開草棵一看,原來是一只白母鹿,后腿受了傷躺在那里。 白鹿看見老獵手,掉了幾滴眼淚,舔舔后腿傷口,又看看老獵手,好像在說:“你救救我吧,我忘不了你的恩情。”老獵手明白了白鹿的意思,心想:雖然沒接著白額娘,可是碰到受傷的鹿,也不能不救啊。想到這兒,他走到白鹿前,撫摸著它受傷的后腿說:“可憐的白鹿,到我家去吧,我能治好你的傷。”白鹿點了點頭,一拐一拐地跟著老獵手回了家。 老獵手除了侍弄孩子外,還精心地護理著白鹿,上藥、喂草、飲水。沒幾天,白鹿的傷完全好了。 老獵手一看白鹿好利索了,就打開院子的柴門說:“你的腿好啦,回山去吧!”白鹿搖搖頭。老獵手又說:“你的傷治好啦,找你的伙伴去吧!”白鹿又搖搖頭。老獵手又開玩笑地說:“你腿一點兒也沒落毛病,找你的丈夫去吧!”白鹿不但不走,還向老獵手身邊走去,緊緊地躺在老獵手身旁,一動不動。老獵手驚奇地問:“你難道不想回山,想和我一起生活?”白鹿抬起頭,親密地舔舔老獵手的臉,老獵手高興地笑了。 從此,這只白鹿成了老獵手家的一員。打那以后,孩子餓了,白鹿用自己奶水喂;孩子尿了,白鹿用舌頭舔;孩子睡了,白鹿守在身邊一動不動。就這樣,老獵手又安心上山打獵了。 一晃,孩子長到五六歲,老獵手教孩子說:“這是你的額娘。”因為孩子天天和白鹿一起生活,也非常習慣地叫額娘了。白鹿和孩子的感情更加親密,真和母子一樣了。 孩子長到十二歲那年,不幸老獵手也去世了,白鹿額娘哀叫了三天三夜,孩子哭得死去活來。 第四天,白鹿在房西頭小山下刨了一個坑,埋上了老獵手。白鹿每天到墳上去三遍。孩子和白鹿額娘更是寸步不離、相依為命。白鹿領著孩子上山采果子,找靈芝,精心照顧他。 孩子一年比一年高了,力量也一天比一天大了。有時候和黑熊摔跤,能把黑熊扔得很遠。有時候和群鹿賽跑,總是跑在鹿群前面。他拋出石頭能打中飛鳥,扔出木棒能打死野狼。他什么野獸都打,就是不打山中的美鹿。 小伙子一天天長大了,白鹿額娘又多了一件心事:到哪里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媳婦呢?有一天,白鹿額娘叼著一根野雞翎,領著小伙子向山外走去。走到一個小屯子,看見一個姑娘正在小河邊挑水。白鹿額娘用頭頂著小伙子往姑娘那邊推,又把野雞翎交給他。 小伙子明白了白鹿額娘的意思,一邊唱著歌,一邊搖動著手中的翎毛,走到姑娘身邊。姑娘一看是一個漂亮的小伙子,知道是向她求婚,看看小伙子笑了一笑。小伙子把野雞翎插到姑娘的鬢角上,姑娘也沒拒絕,指了指前方的小屋,挑起水一溜煙跑回家去。 第二天,小伙子登門認親。結婚那天,小伙子辭別了白鹿額娘,到姑娘家去了。那時候,男女結婚是男方先到女方家干三年活,然后再回到男方家。這一來只剩下白鹿額娘孤單單一個。它有時到老獵手墳頭看看,有時走到山口看看兒子住的地方,有時走到屋里瞧一瞧。它多么想到兒子那里看看啊!可是又一想,自己是一只老鹿,怎么和人來往呀!只好等到過了三年頭以后再說吧。 小伙子自從到姑娘家以后,勤勤懇懇地勞動,開頭小兩口倒也挺好。日子一長,姑娘嫌他太窮,有心不過,又覺得小伙子長得不錯,怪舍不得的,只好勉勉強強過著日子。可是,感情不像以前那樣親熱了。小伙子雖然人在姑娘家,心里總是惦念著哺育自己成人的白鹿額娘,天天望著山里,有時候坐在樹下掉幾滴眼淚。 姑娘一看小伙子悶悶不樂,幾次詢問,小伙子才說:“我惦念山里的老額娘呀!” ……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