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敘利亞戰爭啟示錄-一個大國進入世界政治博弈中心的資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499400
- 條形碼:9787535499400 ; 978-7-5354-994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敘利亞戰爭啟示錄-一個大國進入世界政治博弈中心的資本 本書特色
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的經驗不論成功與否,都值得世人深入分析并加以借鑒。《敘利亞戰爭啟示錄》這本書,就是以此為目標,對俄羅斯這個昔日帝國的今日作為,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戰略審視、歷史剖析以及科技掂量和軍事揣度!獓来髮W教授、前言軍事理論家、空軍少將 喬良
敘利亞戰爭啟示錄-一個大國進入世界政治博弈中心的資本 內容簡介
敘利亞集中東傳統與當代沖突于一體,聚集了民族、宗教矛盾和區內外大國利益,是俄羅斯的死穴,更是其反轉局勢的跳板。俄羅斯在經濟受困,政治失利,唯軍事實力能與美國勉強一搏。但戰場上的克制,談判桌上的大捷,令人驚異于這頭“北極熊”憨愚背后的機智與敏捷。俄羅斯的成功經驗值得深入分析并加以借鑒。國內首屈一指的俄羅斯問題研究專家、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首席顧問馬建光教授所著《敘利亞戰爭啟示錄》即以此為目標,用戰略的眼光、歷史的角度、科技的底蘊、軍事的特色,深入剖析俄羅斯的“大智慧”和一個大國進入世界政治博弈中心所需的資本。 當下,正逢國家發展戰略機遇期,俄羅斯的“新面貌”軍事變革、在敘利亞戰績,“俄式”戰爭模式切實可靠地為軍隊建設出謀劃策,也將成為我軍的強軍之鑒,助力鋪就我國強大國防。
敘利亞戰爭啟示錄-一個大國進入世界政治博弈中心的資本 目錄
序 言 “戰爭外交”蘊藏大國智慧
自 序 風物長宜放眼量
**章 “鐵幕”下的突圍——俄羅斯“亮劍”敘利亞的戰略考量
第二章 “混合戰爭”引領制勝機制——從霍夫曼專著到“格拉西莫夫戰術”
第三章 硝煙背后的探思——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制勝之源
第四章 戰爭的饋贈與遺憾——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中的得與失
第五章 帷幄之后的軍火貿易——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中的幾筆賬
第六章 大國博弈的斗爭智慧——克里姆林宮的大棋局
第七章 刀光劍影下的追索——敘利亞戰爭啟示探尋
結 語
附錄一 敘利亞戰爭大事記
附錄二 參戰武器裝備
敘利亞戰爭啟示錄-一個大國進入世界政治博弈中心的資本 節選
**章 “鐵幕”下的突圍——俄羅斯“亮劍”敘利亞的戰略考量 政治的穩定與否深刻影響著大國的國際尊嚴。蘇聯解體以來,特別是烏克蘭危機之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深重的政治擠壓與圍堵,不斷收緊“口袋”,俄亟須在重重壁壘中快速尋求戰略突破口,跳出圍堵,謀求政治穩定平衡。由于中東地區的政治格局復雜,因此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舉動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對俄羅斯而言,此舉意義巨大,既成功突破了西方封鎖的壁壘,又解開了前進路上的癥結;既平衡了中東地區的力量對比,又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中東格局的方向,為俄羅斯的大國復興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1 雙頭鷹的傲骨與鐵喙 拜占庭帝國飛來的雙頭鷹東眺西盼,幾乎昭示著俄羅斯千百年來的尷尬處境。向西還是向東,似是俄羅斯民族永恒的迷茫與追問。作為這個民族的圖騰符號,它既帶領俄羅斯人征 亞伐歐,滿懷野心,也令這個國家左右瞻顧,難覓歸宿。蘇聯解體,西化夢碎,風采不復的俄羅斯沒能靜觀時變,左右逢源。面對西方的擠壓蠶食,“雙頭鷹”只能“偏安一隅”。烏克蘭危機爆發以后,俄羅斯面臨西方國家嚴重的經濟制裁和政 治圍堵。雙頭雄鷹似大勢將去,再難現東臨西瞰之霸氣,無奈在一片輿論唱衰中收斂羽翼。但是,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擊敘利亞,空襲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瞬間羅聚了全世界的目光。 利爪直撲中東,究竟是輕率之舉,還是活棋之子?歷史與民族,猶一國之根本,政權之脊梁。其發展與流變,根深蒂固地影響了國家生存發展的基調,指引著這塊土地上人民的追求與夢想,支撐著那個薪火相傳的野心。提到俄羅斯民族,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19世紀俄國詩人丘特切夫的詩句:“用直尺無法丈量俄羅斯,用理智無法理解俄羅斯!辈诲e,遼闊的幅員與厚重的歷史孕育出俄羅斯民族迥異的性格特點:豪邁奔放、英勇果敢、殺伐決斷、極端與激進、間歇懶散,等等。這些特點,組成了俄羅斯的性格密碼,至今影響著它的行為舉止、言語神情。破譯這個密碼,就能更好地理解俄羅斯武力介入敘利亞的來龍去脈,透視其強勢出兵背后的民族性格根基。 隨著東羅馬帝國的覆滅,俄羅斯人作為東正教唯一的繼承者,自覺承擔起了“上帝選民”的重任。他們深信自己代表著神意,負有拯救人類的使命。這種久遠的“彌賽亞意識”深深扎根于俄羅斯民族性格之中。作為“彌賽亞精神”的理論支柱,俄羅斯人借助先民的傳說,將自己歸劃為雅弗的后裔。雅弗生來即得到上帝的偏愛,承擔著擴張疆域的使命。顯然,在這一點上,俄羅斯的命運得到了神話的“印證”。首先,基于俄羅斯易攻難守的平坦地形,早期的俄羅斯人不得不在外圍建立戰略緩沖帶,將其據為己有后繼續這一模式,在不斷地擴張中維持自身的安全。其次,“在俄羅斯人心目中,俄羅斯不僅是一個地理意義上的大國,而且還因為肩負著某種神圣使命而注定要成為一個精神意義上的大國”。出于宗教上的使命感,俄羅斯在精神層面賦予擴張行為以合理性,并形成了其獨到的擴張型戰略文化。而這種特性,在締造龐大帝國的同時,也為未來的處處受限埋下伏筆。 今天,國際政治現實顯然不允許俄羅斯再行擴張之實。盡管在時代的浪潮下,俄羅斯政府的對外政策變為“建立睦鄰友好國家地帶”“與歐洲和亞洲建立平衡關系”,但一脈相承的戰略思維仍指引著俄羅斯不斷強化其傳統勢力范圍的影響力,在“威逼”與“利誘”下構筑自己的戰略緩沖帶。而在美國及西方看來,這種行為正是俄羅斯帝國野心的重現,是根植于俄羅斯靈魂深處的侵略天性。自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放棄社會主義,曾一心一意想要加入“西方俱樂部”,但為構筑新的地緣政治平衡,西方不惜背棄諾言將新生的俄羅斯拒之門外,并通過“北約東擴”“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一次次對俄羅斯進行擠壓和削弱,逐步侵蝕其緩沖地帶。冷戰結束后的俄羅斯,各方面實力均大不如前?嘤跊]有制敵的手段,俄羅斯唯“忍”而已。 作為擁有遼闊國土的古老民族,作為天生傲骨的“上帝選民”,是堅韌,支撐俄羅斯人譜寫下那飽蘸血腥的史詩;是忍耐,幫助這個民族拼殺出這橫貫東西的疆域。如俄羅斯諺語所說:“忍耐所至,金石為開”;“忍一時之氣,解百日之憂”。作為與冰天雪地相抗衡的精神武器,“忍耐”備受俄羅斯人推崇。俄羅斯也善于將堅韌的品質融入教育中,并*終塑造出堅韌不拔的民族共性。如俄羅斯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К.卡西亞諾娃所言:“在世界各民族中,我們俄羅斯人在忍耐力方面可以拿到冠軍!币虼耍败浫跗埱摇睆膩矶疾皇怯脕硇揎椂砹_斯民族的,“堅韌圖強”才是它的真正色彩。自強不息的俄羅斯民族向來都很難被打垮,19世紀俄羅斯衛國戰爭時抗衡拿破侖是如此,20世紀蘇德戰爭中擊潰希特勒也是敘這樣。性格堅毅的俄羅斯民族,正暗自點燃心中大國復興之夢,開始養精蓄銳,奮發圖強,渴望重振雄風。
敘利亞戰爭啟示錄-一個大國進入世界政治博弈中心的資本 作者簡介
馬建光,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國際關系專業博士畢業,國防科技大學智庫專家、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俄羅斯問題專家。曾擔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官員,全程參加2010上合組織“和平使命”聯合軍演。在人民網、新華網就國際問題研究開設名家專欄。著有《俄羅斯對外軍事技術合作現狀與前瞻》、《國際安全評論》D一、二輯等多部作品。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