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張欣自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32784
- 條形碼:9787545532784 ; 978-7-5455-3278-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欣自選集 本書特色
魯迅文學獎得主、都市小說作家張欣小說全景展現。全文收錄長篇小說《不在梅邊在柳邊》,中篇小說《狐步殺》《首席》《五仙觀》《流年》《誰可相倚》等。囊括張欣小說精華。一本書讀懂張欣!
張欣自選集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作品主要包括: 不在梅邊在柳邊、終極底牌 (選章) 、首席、誰可相依、五仙觀、流年、孤步殺。
張欣自選集 目錄
不在梅邊在柳邊
終 底牌(選章)
中篇小說
首席
誰可相倚
五仙觀
流年
狐步殺
代跋?
鑄造優雅、高貴和詩意的審美趣味
附錄
張欣主要作品目錄
張欣自選集 節選
《張欣自選集(張欣親自編選!王蒙封面題字并作序推薦!)》: 不在梅邊在柳邊 一 春天的夜晚,即使什么也看不見,也可以感覺到潮濕和萌動。 蒲刃從試驗室走出來,天已黑盡,他步行回家。由于是周末,樹仁大學的校園里隱隱有一種末日狂歡的鼓噪,配合白蘭花略顯俗氣的淡香,真是這個時代精準的寫照啊。 約莫走了二十多分鐘,蒲刃出了學校的北門,隔了一條馬路,便是臨江的錦峰公寓。樓房是深灰色的,看上去沒有什么特別,但是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可以遠觀到大堂墻壁上的抽象派畫作和造型華美的水晶燈,尤其是戶外極其講究的園林景致,便可知道這里價格不菲。 蒲刃把學校分配給他的房子賣了,加倍付款買了這里,一是為了近而遠離同事,二是因為開發商是個園林狂。 他進了家門,打開燈,把鑰匙放在一個古陶瓷的碗里,碗里還有硬幣、車鑰匙等,這樣便看到碗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面是鐘點工阿蓉歪歪斜斜的字,告之他書房里有一扇窗戶的玻璃裂了,不知是什么原因,但反正不是她干的。蒲刃把紙條揉成一團扔進垃圾筒,心想真難為她還會寫玻璃兩個字,不僅扭曲得不像話,還寫成“王皮王離”。 蒲刃喝了一杯純凈水,然后打開冰箱準備做晚飯,他拿出平底鍋,倒上少許暗綠色的橄欖油,給自己做了一份香煎銀鱈魚,又燙了一些有機菠菜,配上兩片黑麥面包,當然還有一杯紅葡萄酒。所有這一切都是阿蓉幫他去購買的。阿蓉還算聰明,他只帶她去過一次超市,告訴她買哪些東西,她便應付自如。有時候他突然想吃什么,打開冰箱通常都不會落空。 樹仁大學是南方*好的大學之一,而四十四歲的蒲刃是物理系的教授。他高高的個子,五官周正,面色沉穩,滿臉深不見底的平靜。 蒲刃畢業于清華大學,曾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和麻省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是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客座科學家,也是博士生導師。 2008年8月,蒲刃也曾坐飛機去北京聽霍金的科普報告,不得不說的是,整個報告過程中只贏得了兩三次掌聲,全場幾乎沒有會心的笑,唯一的理由是霍金的理論太玄奧,許多才子和學者都沒太聽懂。霍金這次講的《宇宙的起源》,核心基礎是當代自然科學的*新成就:弦論。返回樹仁的蒲刃,用了兩周的時間,嘗試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破解了弦論的主要概念。這篇題為《弦論之論》的文章發表在校刊上,引起轟動。 此外,他的品位和舉止儼然樹仁大學的一道風景線,猶如一部制作精良的廣告片,不怕反復播放。 在學術會議上,他穿著藏青色的西裝,里面是灰藍的凈色襯衣,配棗紅色斜紋領帶,色彩的搭配諧調到極致,久觀不厭,還有安撫人的作用。若在平時,他穿隨意的風衣或夾克衫,和學生一起在湖邊的草地上席地而坐,艷陽輕風間討論著各類問題,他臉上的線條甚是輕松愉快,周圍便是一片歡聲笑語,實是有明星一般的光輝。 未婚。 有人開玩笑地說,過于完美的人就應該屬于公共財物,誰都不能占為己有才算公平。 書房里一塵不染。這也是蒲刃一直任用阿蓉的原因,她深知蒲刃是不看賬本的,盡管賬本煞有介事地放在鞋柜上,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各類開支。但是衛生必須做到蒲刃無話可說,而蒲刃是有潔癖的。 靠西面的窗戶由于西曬,遮陽的厚重窗簾極少拉開,別的窗戶玻璃都好好的,顯然是西窗的玻璃裂了。蒲刃信手打開窗簾,著實一愣,原以為是淺淺的一道裂縫,哪知卻如同一道固定的閃電,綻放在整塊玻璃的中央。蒲刃住在十七樓,沒有外襲的可能性,阿蓉有意砸爛連假說都算不上。 尤其是裂紋神斧天工,像冰裂的藝術品一樣耐人尋味。 然而蒲刃的內心不知為何就此一沉,他的**直覺是不祥之兆。在他看來,任何無從解釋的現象其實都有具象所指,只是我們沒有找到它的答案罷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是星期天,上午十點多,蒲刃去圖書館查資料,盡管現在的網絡資訊十分發達,但是蒲刃還是很享受近乎原始的查找過程。 圖書館畢竟不是電影院,周日人反而偏少。蒲刃搬來書籍和資料的時候,無意間看見滿頭白發的老館長,坐在工作區域的桌前,笑瞇瞇地翻看一《張欣自選集(張欣親自編選!王蒙封面題字并作序推薦!)》。老館長有一張富態慈祥的面孔,臉上的皺紋在春光里都變得柔和,透著淡淡的喜氣,典型的中式媽媽款。她其實早已超齡,但由于極度的敬業和精通館藏,退休和返聘手續一同辦理。樹仁的校長以少有的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她說,您愿意幾點來幾點走都隨便,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您將是樹仁唯一一個*自由的員工。 蒲刃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不等他開口,老館長便笑道,你看這位同學多有意思,一《張欣自選集(張欣親自編選!王蒙封面題字并作序推薦!)》借了二十年,現在卻寄還給圖書館,真想不出這背后有什么故事。蒲刃回道,現在的事真是無奇不有啊。 說著,他接過老館長遞過來的書,書面和紙張早已泛黃,書角破損卷起,還用牛皮紙粘貼修整過。這套書是朗道的《理論物理教程》,朗道是蘇聯的科學家,因研究物質凝聚和超流超導現象,榮獲1962年第62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套書蒲刃也曾十分喜愛,視作忘掉一切煩惱之書。蒲刃心想,誰會借朗道的書二十年不還呢? 這倒引起了他的興趣。 此書的*后一頁,規規矩矩地插著借書卡,只被一個人借過,工整地簽著馮淵雷三個字。這個名字還真像一聲悶雷在蒲刃的心底炸開,只因甚是意外。盡管他表面上還是平靜異常,但回到座位上,打開要查找的資料,卻沒有一個字看得進去,反倒是馮淵雷的音容笑貌一次次地從書縫里,從字里行間走了出來,游蕩在他的左右。 的確,馮淵雷在蒲刃的生活中是一個繞不開的人。 寄回的書里沒有信,沒有片言只字,也沒有地址。沒錯,這便是他的風格,無論是講話還是辦事,他只露冰山一角。 ……
張欣自選集 作者簡介
張欣,女,原籍江蘇,生于北京。1969年應征入伍,曾任衛生員、護士、文工團創作員,1984年轉業。199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作家班。現為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作家協會主席。 1978年始發小說,目前已結集出版的中篇小說集、散文集、長篇小說多部。其中篇小說集《不要問我從哪里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并于1995年獲莊重文文學獎。《沉星檔案》《浮華背后》《誰可相倚》《淚珠兒》等均被改編為電視劇播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