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情緒發展理論的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63414
- 條形碼:9787567563414 ; 978-7-5675-6341-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情緒發展理論的研究 本書特色
《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情緒發展理論的研究》是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的經典代表作,聚集了溫尼科特關于情緒發展理論及其臨床應用的23篇研究論文,一共分為兩個主題。一個主題是關于人類個體情緒發展的8個研究,第二個主題是關于情緒成熟理論及其臨床技術使用的15個研究。在一個主題中,溫尼科特發現了在個體情緒成熟和發展早期,罪疚感的能力、獨處的能力、擔憂的能力,和信賴的能力等基本情緒能力,它們是個體發展為一個自體(自我)統合整體的里程碑。這些基本能力發展的前提是養育環境(母親)所提供的供養,溫尼科特特別強調了早期母嬰關系的質量(足夠好的母親)是提供足夠好養育性供養的基礎,進而提出了母嬰關系的理論,以及嬰兒個體發展的方向是從一開始對養育環境的依賴,逐漸走向人格和精神的獨立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的觀點。在第二個主題中,溫尼科特更詳盡地闡述了情緒成熟理論在精神分析臨床中的運用,談及了真假自體、反移情、精神分析的目標、兒童精神分析的訓練等主題,其中他特別提出了對那些早期創傷的精神病性問題和反社會傾向青少年的治療更加有效的方法。
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情緒發展理論的研究 內容簡介
溫尼科特的這些工作對于精神分析性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的意義,他把精神分析關于人格發展理論的起源點和動力推向了生命早期的母嬰關系,以及在這個關系中的整合性傾向,這對于我們理解人類個體發展,人格及其病理學有著極大的幫助,也給心理治療,尤其是精神分析性的心理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啟發。
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情緒發展理論的研究 目錄
導言 / 6
致謝 / 8
簡介 / 9
**部分 關于發展
1. 精神分析和罪疚感 /
2. 獨處的能力 /
3. 親子關系理論 /
4. 兒童發展中的自我整合 /
5. 健康和危機狀態下的兒童供養 /
6. 擔憂能力的發展 /
7. 個體發展中“從依賴朝向獨立” /
8. 道德與教育 /
第二部分 理論和技術
9. 直接嬰兒觀察對精神分析的貢獻 /
10. 潛伏期兒童的分析 /
11. 分類學: 精神分析對精神病學的分類有貢獻嗎? /
12. 由真假自體談自我扭曲 /
13. 繩子: 一種溝通的技術 /
14. 反移情 /
15. 精神分析的目的 /
16. 對克萊茵學派貢獻的個人之見 /
17. 溝通與非溝通導致的某些對立面的研究 /
18. 兒童精神病學的訓練 /
19. 性格障礙的心理治療 /
20. 在你受理范圍內的精神疾病 /
21. 由嬰兒成熟過程談精神障礙 /
22. 青少年住院補充性照護密集心理治療 /
23. 嬰兒照護,兒童照顧和精神分析設置中的依賴 /
參考文獻Ⅰ /
參考文獻Ⅱ /
譯者后記 /
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情緒發展理論的研究 相關資料
本書呈現了溫尼科特對人類情緒和個人發展理論許多關鍵性主題的成熟觀點,其中涉及溫尼科特與精神分析歷史中兩個主要人物弗洛伊德和克萊因的關系、母—嬰關系、從依賴朝向獨立的旅程、自我整合、成熟障礙的分類。此外,還涉及對精神分析性治療技術的改良、兒童和成人精神病學,以及社會個案工作。可以說,溫尼科特在衛生保健領域中作出了革命性的貢獻。對于在所有衛生保健領域中,那些致力于研究、教學和運用溫尼科特理論和技術的人們來說,這是一本必讀的佳作。
——Zel jko Loparic教授 國際溫尼科特協會(IWA)主席
溫尼科特用優美、奇特而富有洞察的文字,為我們打開了精神分析思想的新篇章。讀者將會和這樣一個精神分析師相遇:他扎根于母親和嬰兒身體和主體間的熔爐,同時強調人類主體的發展和存在性體驗。獨處的能力、真假自體的發展、持續存在感、不交流的權利、被發現的需要等概念,將會改變讀者對精神分析目標和實踐的看法,我甚至認為,這會改變許多人對生活本身的看法。這毋庸置疑是一本堪稱經典的精神分析作品。
——Robert Grossmark博士 紐約大學
溫尼科特富有創造性的思想指導著我深入地理解了來訪者的生活,這對促進有意義的關系和個人的發展頗有幫助。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及其父母一起工作,以及對年輕心理治療師進行教學和督導工作的歲月,都讓我驗證了溫尼科特的思想所具有的價值,尤其是在促進成長、成熟和提升個人潛能的復雜任務上的價值。
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情緒發展理論的研究 作者簡介
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1896年4月7日—1971年1月25日),是一名英國的兒科醫師、精神分析師,在兒童和成人精神分析、兒童養育、精神衛生等領域均有卓絕的影響力。他在倫敦的帕丁頓·葛林兒童醫院(Paddington Green Children’s Hospital )行醫的40年期間,接診了近6萬例兒童案例,不斷應用和調整著他的精神分析技術,這些奠定了他從“成熟過程”的視角看待個體發展,并提供適宜的促進性幫助這一臨床思想。除服務于兒科、兒童精神科、嬰幼兒保健乃至青少年反社會傾向的教育領域之外,他也曾兩次擔任英國精神分析協會主席(1956–1959 以及1965–1968期間),以其“成熟過程”理論思想形成了精神分析的另一個范式,使其得以應用于精神病人治療、精神科護理、社會工作及家庭照護等方面。他通過大量論著、演講和電臺節目傳播他的理念,著名的概念有:真假自體、過渡性客體、足夠好的母親、抱持、促進性環境等。他在生前及身后由他妻子Clare主持編輯下,共出版了16本書,發表了超過700篇論文,代表作為《成熟過程與促進性環境》、《游戲與現實》、《人性》等。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