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和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比較研究-以國家權力為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95017
- 條形碼:9787516195017 ; 978-7-5161-950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韓非和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比較研究-以國家權力為視角 本書特色
本書從國家權力的角度出發,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韓非和馬基雅維利的政治思想已有的比較研究進行評析,在此學術成果之上重新分析、比較他們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方法論、認識論等理論基礎以及個人的經歷、性格和理想,比較他們著作的主要內容和思想觀點,辯證地闡述了他們思想中的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及其緣由,*后指出他們各自對政治思想史上的貢獻和消極影響,同時審視人類在面臨著相似的政治情境與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之間是如何展現出相似的人性本質。
韓非和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比較研究-以國家權力為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從國家權力的角度出發,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韓非和馬基雅維利的政治思想已有的比較研究進行評析,在此學術成果之上重新分析、比較他們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方法論、認識論等理論基礎以及個人的經歷、性格和理想,比較他們著作的主要內容和思想觀點,辯證地闡述了他們思想中的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及其緣由,*后指出他們各自對政治思想史上的貢獻和消極影響,同時審視人類在面臨著相似的政治情境與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之間是如何展現出相似的人性本質。
韓非和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比較研究-以國家權力為視角 目錄
導 論(1)
一 問題的提出、比較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意義等
相關說明(1)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1)
(二)國家權力視角下比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3)
(三)研究意義(10)
(四)相關用語、概念、時間等說明(10)
二 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研究難點及創新之處(11)
(一)國內、外韓非的研究綜述(11)
(二)國內、外馬基雅維利研究綜述(18)
(三)韓非和馬基雅維利的比較研究綜述(22)
(四)研究方法與研究難點(30)
三 寫作思路(31)
**章 生平、背景、著作特征的比較(34)
一 身世、性格、理想、命運的比較(35)
(一)家庭出身與人生經歷:王室旁支之公子與職業
政治人(35)
(二)個人性格與人生命運:失落的政論家與失落的
政治家(39)
(三)個人理想與現實實踐:皆以政治為業和富國強兵為
理想,終因所著而垢名(43)
二 時代背景的比較(47)
(一)歷史階段不同,時代背景和主題相似(48)
(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格局和任務相似(54)
三 思想主旨、著作風格的比較(58)
(一)思想主題、視角的相似性———以國家和君主為中心(58)
(二)著作風格中修辭術的相似性(59)
四 思想和著作中實踐性與理論性的二重性(61)
第二章 方法論、人性觀、歷史觀的比較(65)
一 方法論比較(65)
(一)經驗主義(65)
(二)現實主義(67)
二 人性觀比較(70)
(一)人性的現實性和應然性(72)
(二)人性的普遍核心形態及特殊性(74)
三 歷史觀比較(83)
(一)與時俱進,世異備變(83)
(二)研史為政,以史為鑒,古為今用(85)
第三章 君主和國家權力的起源及關系比較(90)
一 君主和國家權力的起源(90)
(一)韓非論君主和國家權力的起源(90)
(二)馬基雅維利論君主和國家權力的起源(93)
二 國家權力的化身———理想君主形象的比較(95)
(一)韓非的理想君主———圣人與有道明君(95)
(二)馬基雅維利的理想君主———明主與半人半獸(99)
三 異同點及原因分析、啟示(102)
第四章 國家權力基礎、作用及運用比較(105)
一 國家權力的基礎和后盾———軍事武力(106)
(一)韓非論耕戰與國家權力(106)
(二)馬基雅維利論國民軍建立與國家權力(107)
(三)異同點及原因分析、啟示(111)
二 國家權力與權勢(114)
(一)韓非論權勢(115)
(二)馬基雅維利論權勢(118)
(三)異同點及原因分析、啟示(121)
三 國家權力作為法的后盾及法體現的國家意志(122)
(一)韓非論法律———法律是權力強制性的日常體現(122)
(二)馬基雅維利論法律(127)
(三)異同點及原因分析、啟示(130)
四 國家權力的運用和實踐的媒介———術(132)
(一)韓非論術(133)
(二)馬基雅維利論術(139)
(三)異同點及原因分析、啟示(143)
第五章 國家權力運用的道德審視(145)
一 韓非的政治道德觀(145)
(一)援“道”入“德”,以“政”體“德” (146)
(二)政治凌駕于道德之上,國家權力對個人道德的支配(148)
二 馬基雅維利的政治道德觀(152)
(一)視情勢需要與否的情景性和適當性的道德價值觀(158)
(二)單一的價值主體、多元的價值客體和特定情景下的
價值整體性選擇(162)
(三)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性以及現實中道德價值選擇的
協調性(164)
三 異同點及原因分析、啟示(167)
第六章 國家權力的目的、界限、分配與制約的比較(172)
一 國家權力的目的和界限(172)
(一)韓非論國家權力的目的和界限(172)
(二)馬基雅維利論國家權力的目的和界限(174)
二 國家權力的分配和制約(177)
(一)韓非論國家權力的分配和制約(177)
(二)馬基雅維利論國家權力的分配和制約(179)
三 異同點及原因分析、啟示(181)
第七章 結論和反思:國家權力與國家興衰(184)
附錄1 韓非關于人性論的論述(189)
附錄2 馬基雅維利有關人性的論述(192)
附錄3 韓非關于有道明君、明主的論述(196)
參考文獻(205)
后 記(223)
展開全部
韓非和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比較研究-以國家權力為視角 作者簡介
張昭(1986.08——),男,河南省新鄉市輝縣人,政治學博士,師從天津師范大學著名政治學資深教授、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泰斗徐大同先生,目前就職于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西政治思想史、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等相關問題。主要的學術成果有:《道與德、道德與非道德——韓非道德觀的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哲學研究》,?2016年第4期,獨著;《君主政治行為的道德與非道德——馬基雅維利道德思想探究》,《道德與文明》,2016年第2期,獨著;《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下馬基雅維利的道德價值觀再審視——兼與柏林對話》,《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獨著;《韓非和馬基雅維利比較研究述評》,《天中學刊》,2015年第3期,獨著。另參與并完成: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五四時期的自由主義思想研究”、?2015年河南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產業融合的動因、趨勢與典型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