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轍跡漫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303242
- 條形碼:9787519303242 ; 978-7-5193-0324-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轍跡漫語 本書特色
《轍跡漫語》是一部散文集,共收作品九十多篇,包括《遙望落日與四十八槽》、《回憶云陽縣盤石古鎮》、《臘月回老家看老母親》、《西施與貂蟬無家可歸》、《清明時節想起一位忘年交》等。賈載明的散文化文走白,進出有據,在龐大的書寫脈向中固執己見,努力搏伐,伐而競出。四十年的功道堆石得山,葆有一格,自成景象。
轍跡漫語 內容簡介
《轍跡漫語》這部散文集共分游歷寫真、芳馨茉莉、長嘆短吁、追尋陳跡、人物實錄五個部分。所寫內容甚為廣泛,有的是抒發生活經歷中的真情實感、所思所想,有的是讀書、學習、做學問的記錄和碰撞出的火花,有的是對人性、人類社會的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故書名定為“轍跡漫語”。
轍跡漫語 目錄
神奇責人谷
雨中登金馬山
遙望落日與四十八槽
初識成都古鎮黃龍溪
游成都龍泉驛馬河公園記
記渠縣三杰游開江
在峨眉山金頂下與猴握手
行走白水河畫廊
白水河畔桃花源
游九寨和黃龍的回憶
濱河路旁尋棋樂
游程園
任市鎮觀音寺游記
從都江堰到通化記(之一)
祭祖通化凝親情——從都江堰到通化記(之二)
情融煙雨漓江中
深山天籟聲
登上靈巖嘆境奇
游成都市文化公園記
我游晉祠不尋常
感受希拉穆仁草原
清幽養子溝
游云陽縣新張飛廟
感受新三峽旅途
忽然嗅到桂花的芬芳
有感于別具一格的東郊記憶
追尋陳跡
巴山核桃
長江夢
回憶云陽縣盤石古鎮
想起年少讀書時
想起青年讀書時
讀書與抄書
我心上的書——寫在世界讀書日
我讀“四書五經”
飛鼠洞考察記
賈家祠堂考察記
賈家寨
松林地與紅椿溝
尋覓血根
人過留跡
芳馨茉莉
茉莉花三章
七月雪夢三章
感覺下雪
下雪的記憶
正月初三晨大霜記
正月初一早上吃湯圓
與小女弈棋
想聽布谷鳥的聲音
傍依田園讀李白
霖雨時節看秋收
臘月回老家看老母親
清晨,去到田野
讓鳥兒分享一點臘肉
昨夜盜賊進我家
黃貓的愛情
對黃貓的懷念
平凡一日又一日
創作的苦惱
寫文章的兩種心態
詩歌與人生
長嘆短吁
西施與貂蟬無家可歸
為司馬家族的衰落而遺憾
邱姓人與孔子
難見古時輝煌的班姓、汲姓、主父姓
參觀正在建設中的某地烈士陵園感言
感慨華盛頓這位偉人
戰勝腰疼病魔記
早晨,放牧鴨群的少女
中直的樹,中直的人
惠姐
沉痛入魂哭二哥
回憶二哥
悼念一個苦命的好人
回鄉的小路
我還是喜歡騎自行車上班
寫在汶川大地震之后
空寂明月湖
今日淡云秋風
中國二○○八年奧運會徽的美麗
在網上閱讀
渴望“土雞蛋”
溺情于狗的人
孔子與王國維的三種境界
談孔子的形象與氣質
從明朝的“大議禮之爭”事件看儒家的堅強脊梁
人物實錄
追求佛家境界的著名書法家賈長城
德馨沁遠墨癡潑蘭——悼念陽永澤先生
記汶川大地震三個撞擊心靈的小人物
李績恭的紅燭園林
清明時節想起一位忘年交
回憶孫仁良先生
訪家譜專家閻晉修先生
懷念網友莫語
后記
轍跡漫語 節選
《轍跡漫語》: 感受希拉穆仁草原 在去希拉穆仁草原的路上,我問導游小姐:那里是不是“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導游小姐說:“不是,內蒙古有四大草原,*大的是呼倫貝爾草原,可見這種景象,*小的是希拉穆仁草原,并且草很稀疏、很淺。” 我有些失望。到草原的*大心愿,就是看無邊無際的綠野和藍藍的天。看來這次這個心愿不能實現了。 我問:“為何不安排到呼倫貝爾草原呢?”導游小姐說:“那里離呼和浩特市太遠了。”我又哦了一聲。 駛進武川縣,離我們去的草原不遠了。沿途看到武川縣的土質較好,原來這里是著名的“土豆”之鄉,生長的“土豆”個大、皮薄、質量高,暢銷遠遠近近。莜麥也是武川一寶,經科學化驗,莜麥植物脂肪豐富,食后能分解出一種亞油酸物質,有防止和治療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冠心病等功效。2004年,武川縣被西部12省市新聞媒體評為“中國西部特色經濟*佳縣”“馬鈴薯之鄉”。 看不到碧綠的草原,但看到了蒙古包群落,無疑,目的地到了。 到這里旅游,就是體驗騎馬馳騁草原。有點畏懼,但興奮和勇氣戰勝了微弱的心虛。一個中年蒙古族婦女上前纏著我換上馬靴,我不想換。那婦女說:“你穿著涼鞋,馬跑起來要緊蹬馬蹬,穿涼鞋不行的。”我只好換上馬靴。婦人說:“租金40元!”我驚愕:“這么多,其他地方才10元。”婦人說:“那就20元吧。”我同意了。說:“拿一雙*大的。”婦人拿來一雙,穿上,大小正合適。而上馬騎跨一圈需300元。 同行的一位女士,說過去騎過馬,很不適應,不愿意再試。大家都勸她,終于將她勸上馬。一位男士開初亦膽怯,說:“先試一下,感覺可以就騎上一陣,不行就拉倒。”他蹬上馬背一試,說:“不行!”翻身下馬來。我對他說:“找一匹溫順的母馬(心頭狡黠地笑),保證無事。”這一句提醒,他答應了。管馬的迅速給他牽了一匹沒有脾氣的馬來。 一群人里,我*先上馬。當年讀《三國演義》,劉備騎白馬我印象很深,于是選擇了一匹白馬。在馬倌護騎的幫助下,我躍身上馬。剛坐定,突然,我的馬下兩個蒙古族馬倌護騎激烈拼打起來。沒有聽到吵嘴的聲音,怎么就打起來了呢?離我太近了,擔心殃及池魚,急急叫扶我上馬的馬倌牽著我的馬走遠一些。好在短兵相接搏擊一分多鐘后,被他們的同伴拉開了。原來矛盾的原因是爭你強我弱,爭地位,爭誰是老大。 我們的“騎兵隊伍”出發了。我胯下的白馬,并不與其他馬拉開距離,非要緊緊與其他馬挨著,以至于有時我的腳和與我并行的騎者緊緊擦過。我們一行八騎,另有兩個馬倌護隊。馬倌對我們說:“馬如果不走正道,向左走你就拉右邊韁繩,向右走你就拉左邊韁繩。要讓馬停下就正正地拉住韁繩。” 我的白馬不怎么安分,偶爾去挑逗身旁的馬,嗅嗅人家的嘴,粘粘人家的臉。這時,我便趕緊把它的頭拉回。 有時快行,有時慢行。當馬快行時,身體在馬背上不停起伏,屁股落在馬鞍上,隱隱地痛。我便雙腳緊蹬馬蹬,讓屁股輕輕落下馬鞍,這樣就避免疼痛了。 那個怕上馬的同伴,騎在馬背上,腰桿很僵硬,背直挺挺的,有些顫顫栗栗。看著他那模樣,大家都哧哧地笑。后來,他慢慢適應了,還換了一匹較高大的馬。 **次騎馬,自然感覺很新鮮,當馬慢行的時候,就悠閑地抬頭巡視遠方。看藍天,似乎低了很多,白云繾卷,涼風陣陣。我竟然哼起“馬兒你慢些走”的歌來。蒙古族是馬背上民族,近1000年前,成吉思汗靠一匹馬、一張弓橫掃六合,建立強大帝國,不僅威震亞洲,而且震撼歐洲,改變幾多世界歷史。可見馬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不過,人類需要安寧、和平,就讓馬兒永遠這樣悠閑慢慢跑吧。 行走了約半小時,下馬休息,兩個馬倌趁此機會撈小費,問哪些人愿意狂奔。大多不敢,有三人愿意,講定奔跑一次每人60元。于是愿意者上馬狂奔起來,一兩分鐘時間,一大圈就奔完了。當然不是獨自狂奔,而是馬倌護理著。 接著大家又上馬,如原來的速度,行進了一會,在一個地方停下,說是看沼澤,其實沼澤很不明顯,只是地勢低洼一些,土濕潤一些,草密綠一些。主要目的是要我們消費。品嘗奶茶、奶酪和小米都不要錢,這些東西都很可口,很香。特別是奶茶,跑馬后有些渴,我喝了兩小碗奶茶。付費的項目是那些蒙古族婦女給你穿上花花綠綠的服裝,戴上蒙古族將軍帽子,要你照相。拿給我戴的帽子是一頂王爺帽,我很愜意。我取笑騎馬膽怯的那位同伴,說你那帽子的尖部是綠色的,大家哈哈地笑,他自己也笑起來。他取下帽子要求與我調換,我卻不愿意。他說戴上王爺的帽子照一張相,我同意了。我自然也照了王爺相。還沒完,那些蒙古族婦女抱了一只小羊拽進我懷中,要我摟著羊照一張。 在返回的路上,大家不停催馬快跑,我的白馬比較穩健,一直靠前,并領先兩三次,有一次狂奔,但只有一瞬間。 下馬后,不能迅速離開草原,因為安排晚上住蒙古包。離吃晚飯的時間還早,我們便踏進草原。正好有一牧羊人在放牧羊群。問有多少只羊群,牧羊人答有100多只。有的羊真大,像小牛一般。問牧羊人多少錢一只,答曰:“七八百元。”真貴呀!又問牧羊人:“一次放牧后,大約隔多長時間又可以放牧?”答曰:“要看下不下雨,如果雨水多,草長得快,可以天天放牧。”我啊了一聲,看來水真是生命之源啦! 有人的手挨了一下長得比較高的植物,感覺又癢又疼。這也是到高原留下的記憶吧。 吃晚飯時,看到草原落日,胭紅如血。我跑到室外,拍攝下了幾張,不管效果如何,也是留下一種感覺吧。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上午) ……
轍跡漫語 作者簡介
賈載明,男,筆名老楓、江上清風。詩人,作家,文化學者。國家文化部下屬譜志學會特聘“譜志專家”,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早春之雨》、《蔚藍的戀曲》、《太陽樹》、《百合花火焰》等詩集四部和《這山這水這開江》、《六月茉莉七月雪》等兩部散文集。校注出版清代名將《羅壯勇公年譜》(自傳),撰寫出版《羅思舉述評》;校注出版的古縣志有清代乾隆、道光、同治版等三部《新寧縣志》和校閱清代《合江縣志》。主編出版地方文化研究文集7部,出版100萬字姓氏人物傳記一部。還著有《海子、金庸批評》、《國學隨筆集》(30余萬字)等。 近10多年傾注于將文學作品和國學隨筆發到網絡吸引眾多讀者博客點擊量超100萬人次。撰寫的具有創新性詩歌理論“內韻與外韻”一文的核心觀點被世界漢詩協會2006年引入《中國漢詩藝術創作規范標準(草案)》同時該文被選入年度論文。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