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蔡元培-大家精要 本書特色
他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個法令——《大學令》,開北大“學術”與“自由”之風。他廢除了封建主義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國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礎。 他就是蔡元培,一位對中國教育、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的重要人物。 張曉唯著的《蔡元培/大家精要》主要講述了蔡元培在近代中國高等教育領域中的業績。文中首先對他的生平和思想作了簡要介紹,他一生經歷風雨,始終信守愛國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廢除封建主義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國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礎,為我國教育、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富有開創性的貢獻。
蔡元培-大家精要 內容簡介
《蔡元培/大家精要》介紹了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浙江紹興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他致力于廢除封建主義的教育制度,數度赴德法兩國留學、考察,主張教育應從造成現世幸福出發,而以達到“實體世界”(觀念世界)為目的,又主持制定“壬子癸酉學制”,實行小學男女同校、廢除讀經等改革措施,奠定了我國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礎。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一個法令——《大學令》。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開“學術”與“自由”之風,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
蔡元培-大家精要 目錄
第1章 晚清:漫漫求學之路
平和少年
治學源流
科場得意
在翰林院
從柏林到萊比錫
泛濫百家與學有所歸
第2章 民國時期:“亦學亦政”,學界領袖
首任教育總長
“教育應立于政潮之外”
涉足民初政爭
“同盟會**流人物”
元老參政
國民黨內的批評者
晚年的教育試驗
中央研究院的基業
第3章 人生輝煌:北京大學校長
初到北大
不拘一格攬人才
凈化風氣變更學制
兼容并包
學術自由
新舊之爭
“五四”前后
“教育獨立議”
“不合作”
辭離之后
北大情結揮之不去
第4章 著述和思想
《修身教科書》和《倫理學原理》
《中國倫理學史》
哲學發凡
美學與美育
《石頭記索隱》
與胡適的論辯
暮年傾心民族學
文獻研究概況
教育思想等評述
附錄
年譜
參考書目
蔡元培-大家精要 節選
《蔡元培/大家精要》: 對課,是由先生出一字,學生對一字,逐漸由一字到四字,要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還要求詞性相近。如天對地、山對水(或海)、桃紅對柳綠或薇紫等等。待到四字對作得合格了,即可學作五言詩。這種文字游戲,是寫詩作文必不可少的基礎,其富于變化的形式,對聰穎的元培很有吸引力。其后幾年,元培讀書漸入門徑,開始養成摒除塵囂靜心讀書的習慣。某傍晚,他如往常一樣在家中樓上讀書,宅內失火,舉家驚駭,急呼他下樓,而他因讀書專注竟渾然不覺。 元培歲那年的夏天,父親病逝,一家人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漸入困頓。親友們擬議集資救助,卻為剛強的母親婉言謝絕。她靠鄉人們主動還回的欠款和不時變賣首飾衣物,克勤克儉,聊以度日。這一變故,使蔡元培無憂無慮的讀書生活發生了一些改變,因家里無力再聘塾師,只能就近附讀。他先到姨父范氏家塾附讀一年,其后又入李申甫塾館讀書。李先生教學注重背書,對達不到要求的學生處以苛罰。一次,元培背誦《易經》屢屢出錯,竟被責打手心百余下。正是在這位嚴師的指導下,元培開始學作八股文。兩年之后,歲的蔡元培轉入離家半里之遙的探花橋王懋修塾館繼續深造。 王懋修,字子莊,以精研八股文源流及技藝聞名遐邇,設館授徒二十余年,其時館內受業學生不下三十名。元培在其門下求學四年,學業思想深受其教誨和陶冶。此時,元培已讀過四書及詩、書、易三經,刪除喪禮內容的《小戴禮記》亦已讀罷,正讀《春秋左氏傳》。加之,在六叔指導下,業已瀏覽了《史記》《漢書》《困學紀聞》等大量書籍,學業根基初立,求知欲正旺,因而頗得王先生器重。這位老秀才嚴格禁止學生看“雜書”,《三國演義》看不得,《戰國策》也看不得。這是因為練習制藝不可用四書、五經以外的典故和辭藻,總之,未考中秀才之前,讀書要符合科舉的尺度。但講課時,王先生卻不拘此例,大談明季掌故,褒貶先人的優劣得失,尤其好講呂留良、曾靜一案,深為其冤屈抱不平。課余,王先生雅好碑帖,時常捧著本《金石萃編》細細翻閱,與友人對答偶或亦以“西廂淫詞”相調侃,在學生中傳為笑談。他指導元培做文章,對不合規范之處,并不立即改過,而是提示錯處,令其自改,以利提高。這位王秀才傾心崇尚宋明理學,經常研讀各家的著述,向學生講述朱熹、陸九淵等人的哲理主張,也大膽闡發他自己的學術見解。他服膺王陽明,尤其崇拜信守氣節的明末學者劉宗周(一號蕺山),自號其宅日“仰蕺山房”!敖B興在清代,受鄉賢劉蕺山先生的影響,氣節及理學的風氣,深入于知識分子中間,在學術方面,述宋儒的緒余,把知和行打成一片”。蔡元培在歲以前“*崇拜宋儒”,顯系受到其業師的熏陶! ≡诓淘嗲髮W的這些年里,其母周氏付出了大量心血。她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常以“自立”“不依賴”等語勉勵諸兒,對好學而又悟性很高的二兒子元培督責尤嚴。晚上,元培在燈下做功課,她常陪坐案側,直至夜深。有時見兒子困倦難耐,便索性令其歇息,到翌日凌晨即促其起身,補做功課,更顯效果,使元培覺得“熬夜不如早起”,遂漸成習慣。元培歲前后。幾次參加科舉考試,母親總是夜半時分即起身燒飯,為之置備行囊。蔡元培憶述道:“我母親是精明而又慈愛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為多……母親為我們理發時,與我們共飯時。常指出我們的缺點,督促我們用功。我們如有錯誤,我母親從不怒罵,但說明理由,令我們改過。若屢誡不改,我母親就于清晨我們未起時,掀開被頭,用一束竹筱打股臀等處,歷數各種過失,待我們服罪認改而后已。選用竹筱,因為著膚雖痛。而不至傷骨,又不打頭面上,恐有痕跡,為見者所笑。我母親的仁慈而懇切,影響于我們的品性甚大!蹦瓿醮,蔡元培的母親病故。元培悲痛萬分,執意按古制守喪。他對母親的感情已漸漸升華為一種理智的觀念!
蔡元培-大家精要 作者簡介
張曉唯,筆名司徒允,1957年生,天津人。歷史學博士,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教育文化史、近世人物及思想等。已出版著作有《蔡元培評傳》《蔡元培與胡適(1917~1937)——中國文化人與自由主義》《今雨舊雨兩相知——民國文化名人史事鉤沉》《舊時的大學和學人》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