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修訂版):近思錄全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083791
- 條形碼:9787221083791 ; 978-7-221-08379-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修訂版):近思錄全譯 內容簡介
《近思錄》成書于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呂祖謙合編。書名取《論語·子張》“切問而近思”之義;內容擇自《太極圖說》《易通》《西銘》《正蒙》《經學理窟》《二程遺書》《易傳》等有關著述,集北宋哲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和張載的主要言論而成。全書分為道體、為學、致知、存養、克治、家道、出處、治體、治法、政事、教學、警戒、辨異端、觀圣賢等十四門,凡六百二十二條,為闡述儒家性理的概論之作。
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修訂版):近思錄全譯 目錄
道體**
為學第二
致知第三
存養第四
克治第五
家道第六
出處第七
治體第八
治法第九
政事第十
教學第十一
警戒第十二
辨異端第十三
觀圣賢第十四
附錄
葉采《近思錄集解·序》
張伯行《近思錄集解·序》
書《近思錄》后
《近思路》跋
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修訂版):近思錄全譯 節選
道體**
(凡五十一條)
此卷論性之本原,道之體統,蓋學問之綱領也。
【說明】
儒家形上本體論,是儒學整全真理的基石。
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從本原上說,源于“道”的牽引,具有終極本體依據。儒家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中國人文傳統之所以彌久日新,根本原因就在這里。
“道”是唯一、絕對的本體,是超越性的*高實在。在儒學體系中,“天道”、“仁道”、“天理”均是表征本體的術語。本體之“道”的神圣性在于:創化萬物又內在萬物,是一切價值之源,是個體完滿化的理念。
因此,《易·系辭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
凡此種種,在儒家經典中比比皆是,整體上展現了原始儒學關于天、地、人的終極性思考與關懷,凸現了中國文化的形上智慧。
作為一代思想大師,宋儒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承先啟后,在彰顯、宏揚儒家大智慧方面成就斐然,庶幾具有開創性的貢獻。他們以儒學原典為根據,感知、理解、體悟儒家形上真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闡釋。《道體**》五十一條,以“道”為核心,展示為自然本體論、宇宙生存論、人性論、認識論、道德形上學的內在有機統一體系。
周敦頤說: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
……
- 主題:這個系列很不錯
這套書很好呀,適合初學者,給孩子買的,自己看過中華書局的繁體豎版,有時候翻一番也覺得受益良多,簡體橫版,適合現代的人閱讀習慣,盡可能收集齊吧,目前收了27種。接著收,希望多做活動,趕緊收集齊全。此舉,中圖網確實為功不小。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