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0624
- 條形碼:9787108060624 ; 978-7-108-06062-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本書特色
回顧剛剛逝去的20世紀文學,冠以經典的蓋棺論定或許言之尚早。但吳曉東在經大講壇上推崇的從卡夫卡到昆德拉這九位小說家,卻無疑稱得上大師;他在課堂上選作闡釋分析對象的九篇作品也已經或終將被證明為不朽。因此,吳曉東對他心儀小說家的獨具慧眼的研究、對他欣賞 小說的別有會心的解讀,不失為一種對20世紀現代派文學的回顧和盤點。雖然作者無意經營小說史的契約,但其宏闊視野卻有助于我們對百年文學脈絡的整體關照和把握,進而領悟已經過去的這個“人類有史以來較復雜的一個世紀”對小說家及小說形式的深層影響,以及為什么20世紀的小說令人感到“閱讀不再是一種消遣和享受;閱讀已成為嚴肅的甚至痛苦的儀式”。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內容簡介
回顧20世紀文學,冠以經典的蓋棺論定或許言之尚早。但吳曉東在北大講壇上推崇的從卡夫卡到昆德拉這九位小說家,卻無疑稱得上大師;他在課堂上選作闡釋分析對象的九篇作品也已經或終將被證明為不朽。因此,吳曉東對他心儀小說家的獨具慧眼的研究、對他欣賞的小說的別有會心的解讀,不失為一種對20世紀現代派文學的回顧和盤點。雖然作者無意經營小說史的架構,但其宏闊視野卻有助于我們對百年文學脈絡的整體關照和把握,進而領悟已經過去的這個“人類有史以來*復雜的一個世紀”對小說家及小說形式的深層影響,以及為什么20世紀的小說令人感到“閱讀不再是一種消遣和享受;閱讀已成為嚴肅的甚至痛苦的儀式”。 本書是在北大開設的“20世紀外國現代主義小說選講”課講稿的基礎上整理而成。講堂上的即興發揮和精彩議論,使本書在嚴謹縝密的學院派嚴謹風格之外,更增添了幾分瀟灑而感性的親和力。對我們熟悉或熱愛的小說與小說家,聽聽吳曉東老師如何評說,或許是一種有趣的“舊夢重溫”。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目錄
**講 小說的預言維度:《城堡》與卡夫卡
第二講 回憶的詩學:《追憶似水年華》與普魯斯特
第三講 20世紀的“圣經”:《尤利西斯》與喬伊斯
第四講 小說的情境化:《白象似的群山》與海明威
第五講 小說中的時間與空間:《喧嘩與騷動》與福克納
第六講 迷宮的探索者:《交叉小徑的花園》與博爾赫斯
第七講 “物化”的世界:《嫉妒》與羅伯-格里耶
第八講 魔幻與現實:《百年孤獨》與馬爾克斯
第九講 對存在的勘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與昆德拉
參考書目
后記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作者簡介
吳曉東,黑龍江省勃利縣人。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獲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擔任共同研究者,1999年至2000年赴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講學,2003年至2005年赴日本神戶大學講學,2016年被聘為日本城西國際大學客座教授。2001年入選北京新世紀社會科學“百人工程”,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6年任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著有:《陽光與苦難》、《象征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史》(合著)、《記憶的神話》、《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鏡花水月的世界》、《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紀的小說與小說家》、《漫讀經典》、《文學的詩性之燈》、《廢名?6?1橋》、《二十世紀的詩心》、《文學性的命運》、《臨水的納蕤思——中國現代派詩歌的藝術母題》等。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