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zhàn)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yè)與企業(yè)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讀懂中國改革-如何應對未來十年-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77736
- 條形碼:9787508677736 ; 978-7-5086-7773-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中國改革-如何應對未來十年-5 本書特色
將改革進行到底,《讀懂中國改革》系列匯集厲以寧、吳敬璉、林毅夫、周其仁、鄭永年、夏斌、巴曙松、黃益平……深度解讀當下經濟社會與改革熱點話題,帶你精準把握政經時局大走勢
未來經濟走勢是L型還是U型?增速下滑的底部在哪里?中國會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產階級的焦慮如何解除?
中國正在走向大國崛起,但并不是表示前方是坦途。相反,供給側改革、金融體系改革、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體經濟、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小康……每一項改革都面臨挑戰(zhàn)。而每一個挑戰(zhàn)都關乎我們的未來。
厲以寧、吳敬璉、林毅夫、周其仁、鄭永年、夏斌、巴曙松、黃益平……各路專家學者,聚焦當下改革熱點,把脈時政局勢,通過對社會經濟新變化的深層思考,全面分析和展望改革新動能、產業(yè)升級、供給側改革、未來紅利,以期讓大家深入了解今日中國,把握未來走向,做出正確決策。
讀懂中國改革-如何應對未來十年-5 內容簡介
讀懂中國改革系列,由黨政機關推薦全國機關干部閱讀,該系列深度解讀中國民眾當下關注的經濟社會與改革熱點話題。
本書從多個角度解讀當下改革,吳敬璉、厲以寧、林毅夫領銜,囊括鄭永年、周其仁等中國高層智囊、權威人士、精英學者,把脈時局大勢,明指決策投資應對之道。
未來十年,面臨挑戰(zhàn),也是難得的機遇期。本書闡述未來的增長點和發(fā)展空間,從中等收入陷阱、創(chuàng)新、新科技革命、人口紅利、共享經濟等不同的領域,指出未來投資決策的正確方向。
讀懂中國改革-如何應對未來十年-5 目錄
**章 未來10年中國經濟系統(tǒng)性風險何在
中國正在發(fā)生兩個巨大變化 / 厲以寧·003
改革突圍、創(chuàng)新突圍 / 周其仁·012
中國經濟需打贏三場硬仗 / 李稻葵·034
中國經濟正在著陸過程中 / 夏斌·040
未來10年中國經濟系統(tǒng)性風險何在 / 張明·048
第二章 怎樣持續(xù)推進結構性改革
怎樣持續(xù)推進結構性改革 / 厲以寧·063
擴大總需求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二選一 / 林毅夫·074
雙重內涵決定雙重推進 / 盧鋒·080
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點思考 / 高尚全·088
推動以服務業(yè)市場開放為重點的結構性改革 / 遲福林·099
清退僵尸企業(yè)是去杠桿的首選 / 黃益平·106
第三章 創(chuàng)新和實體經濟*大的“對手”是誰
投機是創(chuàng)新和實體經濟*大的“對手” / 劉世錦·113
中國投機資本的崛起及其后果 / 鄭永年·116
壯大、做優(yōu)、提升實體經濟 / 李偉·122
不能因為大部分產業(yè)政策是失敗的,就全盤否定 / 林毅夫·127
關于振興實體經濟的幾點思考 / 張俊偉·139
第四章 創(chuàng)新的兩條中國路線
創(chuàng)新驅動和觀念轉變 / 厲以寧·165
創(chuàng)新的兩條中國路線 / 周其仁·170
企業(yè)家必須從套利逐步轉向創(chuàng)新 / 張維迎·181
中國式創(chuàng)新,可對德國和美國模式兼收并蓄 / 姚洋·188
“想法”的生產 / 周其仁·193
第五章 未來金融格局的四大變化
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與方向 / 李揚·203
未來金融格局的四大變化 / 李稻葵·208
嚴密防范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 / 黃益平·212
互聯(lián)網金融創(chuàng)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 巴曙松·221
互聯(lián)網金融未來的優(yōu)勢在數(shù)字技術 / 黃益平·228
第六章 中國不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不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 劉世錦·237
中國跨越關口離不開金融改革 /黃益平·243
深入的工業(yè)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 姚洋·250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內在要求 / 遲福林·256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基礎是什么? / 蔡昉·261
“軟財富”是中等收入群體新的增長動力 /滕泰/張海冰·267
第七章 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為什么世界期待中國2017? / 鄭永年·277
中國經濟的六大新動能 / 劉世錦·284
以結構性改革釋放轉型新動力 / 遲福林·291
實現(xiàn)新舊產業(yè)更替是未來的改革著力點 / 黃益平·297
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將如何改變企業(yè)家隊伍 / 厲以寧·303
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 周其仁·307
讀懂中國改革-如何應對未來十年-5 相關資料
漸進改革的好處是震蕩低,但漸進改革的難處是堅持漸進不容易。經驗證明,體制成本降,經濟就會很好地發(fā)展;體制成本卷土重來急速上升,國民經濟會被拖累。
經濟和改革方面也需要匠心,做企業(yè)、做科研、做品牌需要匠心,搞經濟改革也需要匠心。什么是匠心?匠心就是僅僅抓住*基礎的東西,堅持不懈,只管耕耘,不管收獲,不要追求短期的回報。
如果我國經濟中長期存在一個投機性相當強的、能制造泡沫的領域,它就會和實體經濟和創(chuàng)新爭奪資金,而在這種爭奪的過程中,制造業(yè)領域和創(chuàng)新往往是不占上風的。如果這種局面得不到改變的話,我們的制造業(yè)轉型和升級、中小企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和創(chuàng)新,以及我們要實現(xiàn)的創(chuàng)新驅動,在資金支持方面就會遇到相當大的問題。
當前,中國經濟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之一,就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脫節(jié):金融領域和房地產領域出現(xiàn)了資產泡沫現(xiàn)象,非實體經濟聚集了過多的發(fā)展資源,嚴重削弱了增長新動力賴以形成的基礎。
金融改革的過程中,特別是在中國推進全球化的過程中,推進市場化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市場化原則;二是法治化原則;三是全球化原則。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有利于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也有利于實現(xiàn)中國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
讀懂中國改革-如何應對未來十年-5 作者簡介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現(xiàn)為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八、九屆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及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林毅夫,全國政協(xié)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專職副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名譽院長,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教授,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經濟人物之一。早年在黑龍江下鄉(xiāng),其中在完達山狩獵七年半。1978年從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畢業(yè)后工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和國務院農村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展研究所,在杜潤生先生指導下從事農村改革發(fā)展的調查研究。研究范圍主要包括產權與合約、經濟史、經濟制度變遷理論、企業(yè)與市場組織、壟斷、管制與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來,相繼開設了有關經濟組織和經濟制度、發(fā)展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課程。著作有《改革的邏輯》、《城鄉(xiāng)中國》、《競爭與繁榮》、《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產權與制度變遷》等。
鄭永年,中國問題專家,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執(zhí)教北大,現(xiàn)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 長,中國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
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著作有《不確定的未來》等。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