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山西抗日戰爭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715125
- 條形碼:9787545715125 ; 978-7-5457-1512-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西抗日戰爭史 本書特色
楊建中著的《山西抗日戰爭史》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用史實發言”,以翔實的檔案資料為依據,從全民族抗戰的視角,實事求是地全面系統論述了波瀾壯闊的山西抗日戰爭史,既記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游擊戰爭,也反映國民黨軍的正面戰場;既記述中日激烈的軍事斗爭,也記述政治、經濟、文化斗爭;既記述日軍對山西的軍事侵略,也反映日軍對山西的瘋狂經濟掠奪、殖民文化侵略;既反映根據地軍民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也反映敵占區、閻統區人民英勇的抗日斗爭;既謳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抗戰的中流砥柱作用,也反映各民族人民團結抗日的愛國情懷;既有歷史發展的邏輯敘述,也有理論的分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山西抗日戰爭史 內容簡介
本書以詳實的檔案資料為依據, 從中華民族抗戰的視角, 實事求是地記述了發生在山西這塊土地上的抗日戰爭的歷史, 引用了近年來公布的抗戰史料和公開出版的著述, 從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高度全面記述山西八年抗戰的歷史。既有歷史發展的敘述, 也有理論的分析。論從史出, 史論結合, 資料翔實, 敘述客觀, 讀者通過這些史料能真實地看到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山西人民積極參軍參戰、保家衛國的民族情懷。
山西抗日戰爭史 目錄
**節 日本侵略山西政策的形成
一、山西的戰略地位
二、日本對山西的覬覦
三、日本對閻錫山的拉攏
第二節 山西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一、“一二·九運動”
二、紅軍東征
三、犧盟會的成立與改組
四、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五、綏遠抗戰
第二章 全國抗戰的爆發
**節 八路軍出師山西抗戰
一、山西戰略支點地位的確立
二、八路軍主力挺進山西抗日
第二節 山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成長
一、中共與閻錫山的談判
二、戰動總會的成立
三、山西新軍的組建
四、犧盟會**次代表大會的召開
第三章 晉北防御戰
**節 中日雙方的軍事部署
一、日軍的侵晉計劃
二、第二戰區的防御部署
第二節 天鎮、陽高戰斗
一、天鎮之戰
二、大同的失守
第三節 平型關戰役
一、中日雙方的軍事部署
二、平型關大捷
三、撤守內長城
第四章 忻口會戰
**節第二戰區的作戰計劃
第二節 崞縣、原平阻擊戰
一、崞縣戰斗
二、原平據守
第三節 忻口鏖戰
一、戰役部署
二、鏖戰23天
三、八路軍的密切配合
第五章 娘子關戰役與保衛太原
**節 娘子關戰役
一、娘子關防務
二、娘子關作戰
第二節 依城野戰
一、城防部署
二、太原失陷
第六章 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節 八路軍實施戰略展開
一、太原失陷后的山西形勢
二、中共敵后游擊戰方針的確立
三、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具體部署
四、八路軍在敵后的戰略展開
第二節 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開辟
二、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三、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四、晉西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第三節 粉碎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首次圍攻
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反八路圍攻
二、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的反九路圍攻
三、晉西北、晉西南抗日根據地的初步鞏固
第七章 敵后抗日游擊戰的戰略展開
**節 八路軍敵后游擊戰的發展
一、八路軍游擊戰戰略的全面實施
二、山區抗日根據地的保衛與發展
第二節 國民黨軍游擊戰的開展
一、國民黨游擊戰方針的確立
二、二戰區國民黨軍游擊戰的開展
第八章 敵后抗日游擊戰的廣泛開展
**節 武漢失守后的軍事斗爭
一、日軍侵華戰略的調整
二、國民政府軍事策略的變化
三、第二戰區的“春季攻勢”
四、國民政府軍委會發起“冬季攻勢”
五、中共領導的反“掃蕩”作戰
第二節 山西團結抗日局面的維持
一、抗日浪潮的勃興
二、國際援助在山西
三、“十二月事變”的和平解決
第九章 日本對山西的殖民統治與經濟掠奪
**節 日本對山西的殖民統治
一、日本“以華制華”方針的提出
二、偽政權的建立
第二節 日本對山西的經濟掠奪
一、日本經濟掠奪政策的制定
二、日本對山西經濟的全面掠奪
第十章 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鞏固
**節 1940年春夏反“掃蕩”作戰
一、日軍的“掃蕩”計劃
二、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
第二節 根據地軍民對日控交通的破擊
一、邯長公路破擊戰
二、白晉鐵路破擊戰
三、武沙公路破擊戰
第三節 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
第十一章 百團大戰的主戰場
**節 八路軍總部的戰略部署
一、戰前形勢
二、戰略部署
第二節 作戰經過及影響
一、**階段作戰
二、第二階段作戰
三、第三階段作戰
四、戰績與意義
第十二章 敵后抗戰出現嚴重困難
**節 中條山戰役
一、日本侵華戰略的調整
二、日軍中條山作戰計劃
三、國民黨軍的部署
四、戰役經過
五、失敗原因
第二節 日本對山西經濟的強制性掠奪
一、日本經濟掠奪政策的變化
二、日本對山西經濟的大規模掠奪
第三節 山西敵后根據地面臨的嚴重困難
一、日軍推行“治安強化運動”
二、日軍瘋狂的“掃蕩”與“蠶食”
三、日本對山西的經濟封鎖
四、大面積的自然災害
五、抗日根據地的嚴重困難
第十三章 閻統區的經濟和政治
**節 閻統區的經濟
一、增發晉鈔
二、“新經濟政策”
三、“兵農合一”
第二節 閻錫山與日軍的秘密勾搭
一、白壁關會談
二、汾陽協定
三、安平會議
第十四章 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
**節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
一、北岳軍民1941年秋季反“掃蕩”作戰
二、晉察冀軍民1941年冬季破擊戰
第二節 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
一、太岳軍民1941年秋季反“掃蕩”作戰
二、太行軍民1941年秋、冬季反“掃蕩”作戰
三、太行、太岳軍民1942年春季反“掃蕩”作戰
四、太行、太岳軍民1942年夏季反“掃蕩”作戰
第三節 晉綏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反“掃蕩”
一、晉綏軍民1941年反“掃蕩”作戰
二、晉綏軍民1942年春季反“掃蕩”作戰
第四節 中共領導的敵占區人民的抗日斗爭
第十五章 抗日根據地軍民戰勝嚴重困難
**節 中共戰勝嚴重困難的方針政策
第二節 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建設
一、減租減息的實行
二、大生產運動的興起
三、商業貿易的開展
四、財政金融建設的開展
第三節 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設
一、“三三制”民主政權的鞏固
二、“精兵簡政”的貫徹實施
第四節 整風運動與共產黨的一元化領導
一、整風運動的開展
二、共產黨一元化領導的加強
第十六章 抗日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
**節 抗戰局勢的變化與山西戰場的任務
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
二、中共中央強調堅持團結抗戰
第二節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軍事斗爭
一、北岳區軍民的反“蠶食”斗爭
二、北岳區軍民1943年反“掃蕩”作戰
第三節 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軍事斗爭
一、溫村會議
二、貫徹“敵進我進”方針
三、太行軍民1943年夏季反“掃蕩”作戰
四、太岳軍民1943年秋季反“掃蕩”作戰
五、沁源圍困戰
第四節 晉綏抗日根據地的軍事斗爭
一、開展“擠敵人”斗爭
二、晉綏軍民1943秋季反“掃蕩”作戰
第五節 抗日根據地經濟的恢復
一、農業生產的恢復
二、工業建設的成果
第六節 抗日根據地的文化教育事業
一、新聞出版的興盛
二、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文學藝術的繁榮
第十七章 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攻勢作戰
**節 抗日根據地軍民1944年的局部反攻
一、中共中央擴大解放區的部署
二、晉察冀北岳部隊的攻勢作戰
三、晉冀魯豫部隊的攻勢作戰
四、晉綏部隊的攻勢作戰
第二節 抗日根據地全面反攻的準備
一、大練兵運動的開展
二、敵占城市工作的加強
第三節 抗日根據地軍民1945年的攻勢作戰
一、中共七大精神的貫徹
二、晉察冀部隊的春、夏季攻勢作戰
三、晉冀魯豫部隊的春、夏季攻勢作戰
四、晉綏部隊的春、夏季攻勢作戰
第十八章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節 敵后戰場的全面反攻
一、中國戰場形勢的變化
二、各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全面反攻
第二節 抗日戰爭的輝煌勝利
一、山西抗戰的勝利
二、對戰爭罪犯的審判
三、侵晉日軍對山西的蹂躪
四、山西人民對抗日戰爭的貢獻
五、抗戰精神光耀千秋
主要參考文獻資料
后記
山西抗日戰爭史 節選
三、日本對閻錫山的拉攏 1935年4月,關東軍和天津軍共同策劃了“華北自治運動”。“這一工作的對象,是察哈爾的宋哲元、濟南的韓復榘、山西的閻錫山、河北的商震等華北將領。”②因此,日本鼓動北洋余孽、親日派游說宋哲元、閻錫山、韓復榘、商震等地方實力派人物。土肥原的策動計劃是:“**步先說服并切實掌握殷汝耕;第二步,在宋、閻、韓、商四人中選擇突破口,首先切實掌握其中之一人,使與冀東結合起來成立一個新政權;第三步,再將其他三人包括進來。”③ 山西基于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豐富的煤炭資源,早被日本列為侵略擴張的目標,作為山西軍政首腦的閻錫山也成為日本推行“華北自治”計劃中極力拉攏的代表人物之一。日本認為閻錫山“是舊時代的軍閥,并在全國統一之后,曾有背離中央的經歷,故而對之頗為看重”,①將其作為“自治運動”的重點爭取對象,千方百計地加以拉攏。早在1934年12月7日,日本陸軍、海軍、外務三省作出《關于對華政策的文件》,在“地方政權的策略”中就明確提到閻錫山。 根據上述策略,日本對閻錫山展開一系列的游說活動。1935年六七月間,日本駐北平使館武官高橋坦首先到太原,訪問閻錫山,并以出任“華北自治”政府頭面人物為誘餌,策動山西“自治”。之后,日本陸軍部滿蒙課課長、閻錫山的同學關東軍沈陽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相繼到太原,對閻錫山極盡拉攏。日本軍部還把九一八以后一直在西南工作的和知鷹二派到山西。12月2日,天津司令官及參謀長向和知鷹二發出訓令和指示,要他駐在太原,擔任與本軍華北施策有關的“山西工作”,“監視山西省當權派的政治動向,特別是與南京政府的關系,使山西省逐步脫離南京政府;同時,釀成日滿互相依存的氣氛,特別要促進經濟合作,并使其自始就對華北新政權采取善意態度。”②1936年5月25日,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須磨彌吉朗提出設立“華北五省特政會”方案,即以華北五省主席擔任常委,并擬定以王克敏為秘書長、閻錫山任指導長官。同年6月,日本再次逼閻錫山表明態度,“使完全接收‘華北明朗化’的計劃,并強迫具體實施。”③ ……
山西抗日戰爭史 作者簡介
楊建中,1964年8月生,山西沁源人,1990年7月畢業于河南大學中共黨史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晉升為研究員。現為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綜合處處長,兼太原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后參與和主持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出版著作《華北抗日戰爭史》等,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研究成果榮獲山西省第五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等。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