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老北京土話語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5150
- 條形碼:9787520305150 ; 978-7-5203-051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北京土話語法研究 本書特色
北京從古燕國起,開始了歷經三千年的建城史和一千多年的建都史。11世紀以來的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依次在北京建都,這期間北方少數民族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把草原文化和狩獵文化帶入中原,在與漢族農耕文化和儒家文化不斷沖突后逐漸融合,形成北京多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的重要特征。老北京三千年的文明史,也是和北方少數民族不斷融合的文明史,在這文明的傳承中,建立了北京的燦爛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記載著這一文明歷史的“活化石”——老北京土話就是一項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普通話作為一種強勢語言的不斷侵蝕和發展,老北京土話也和其他方言土語一樣正在走向式微,作為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老北京土話具有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對她的搶救、保護和傳承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的任務。本書研究老北京土話的語法,是一本比較**的語言學著作。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編號:09YJA740105)。
老北京土話語法研究 內容簡介
北京從古燕國起,開始了歷經三千年的建城史和一千多年的建都史。11世紀以來的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依次在北京建都,這期間北方少數民族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把草原文化和狩獵文化帶入中原,在與漢族農耕文化和儒家文化不斷沖突后逐漸融合,形成北京多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的重要特征。老北京三千年的文明史,也是和北方少數民族不斷融合的文明史,在這文明的傳承中,建立了北京的燦爛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記載著這一文明歷史的“活化石”——老北京土話就是一項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普通話作為一種強勢語言的不斷侵蝕和發展,老北京土話也和其他方言土語一樣正在走向式微,作為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老北京土話具有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對她的搶救、保護和傳承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的任務。本書研究老北京土話的語法,是一本比較優秀的語言學著作。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編號:09YJA740105)。
老北京土話語法研究 目錄
老北京土話語法研究 作者簡介
盧小群,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博士后出站研究人員。中國語言學會會員,全國漢語方言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漢語方言學和現代漢語語法的研究。出版《湘語語法研究》、《嘉禾土話研究》、《湘南土話代詞研究》、《現代廣告文案藝術》等專著,先后主持過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方言廣告研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湘語語法的比較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地理語言學的北京方言調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老北京土話的參考語法”;中央民族大學自主科研基金項目“北京土話及周邊方言研究”以及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老北京土話的比較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