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文字意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467542
- 條形碼:9787539467542 ; 978-7-5394-675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字意態 本書特色
該書突破了傳統文字設計書籍偏重歷史介紹和基本字體設計表現的局限,以文字形象化、意象化的設計為中心,對文字視覺表現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剖析解讀。論著以文字的歷史、文字的特征和造字的原理為依據,對文字形態的塑造與創意設計進行了全面地歸納總結,探索了“六書”造字對現代文字設計的啟示,梳理了文字圖形化的創造方式,以及相應的視覺意義。該書對專業設計師、教師、學生進行專業研究、教學研究、學習,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文字意態 內容簡介
文字和圖形是構成平面視覺作品的*根本的形態元素,是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字意態》和《圖形意語》分別從文字和圖形的互動表現來研究雙方的創意表現,強調文字意義的形態表現和圖形意象的語言功能,即文字向圖形靠攏,圖形具備文字功效,明確提出將文字和圖形兩種元素的優勢特點結合起來,*大限度地挖掘文字和圖形的表現力。作品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例分析,講解深入淺出,循序漸進,非常適合藝術院校設計專業高年級學生及教師作教學教研的參考資料。
文字意態 目錄
一、文字文化探究
二、書寫工具與文字形態
三、文字形態設計的意義
四、結束語
第二章 漢字歷史與漢字特征
一、漢字的歷史演變
二、漢字的形態特征
三、漢字的書法意蘊
四、漢字的字體形式
五、結束語
第三章 文字形態的塑造與設計
一、外形營造文字形態的形象
二、結構控制文字形態的空間
三、筆畫創造文字形態的格調
四、格式系統創建的文字形態
五、文字形態的視覺形象表現
六、結束語
第四章 “六書”對文字設計的啟示
一、從“象形”畫字到亦圖亦文的圖像文字
二、從“指事”造字到筆形意象的視覺文字
三、從“會意”合字到合文表述的意象文字
四、從“形聲”配字到圖文并茂的感性文字
五、結束語
第五章 漢字意象設計
一、再創漢字的形象意蘊
二、“意象漢字”的設計研究
三、結束語
第六章 文字設計的“合”意和“隱”語
一、字圖相“合”—“合”出生動形象
二、字字相“合”—“合”出意象萬千
三、字形減“隱”—“隱”出意境深遠
四、結束語
第七章 文字圖形的創造方式
一、正負字像
二、添圖飾字
三、字形疊圖
四、圖構字態
五、順圖造字
六、字構圖像
七、連筆共用
八、減省字形
九、矛盾字相
十、結束語
第八章 文字編排成“圖形”的視覺意義
一、文“圖”合體,增添圖形傳意的功能
二、以文造“圖”,創造新穎獨特的形態
三、文亦是“圖”,具有形式美和藝術感染力
四、文字編排成“圖形”的局限性
五、結束語
第九章 文字與圖像的互動互滲
一、文字、圖像各具特色
二、文字、圖像的相互兼容
三、文字與圖像的信息轉換
四、文字與圖像的搭配組合
五、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關于文字與圖形的互動表現研究
文字意態 作者簡介
崔生國,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作品多次參加海內外各種設計展覽并獲獎,其中包括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銀獎、華東大獎銀獎、香港設計師協會雙年展優異獎、中國平面設計大展優異獎、首屆《包裝與設計》新星獎大獎賽金獎、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德黑蘭國際海報雙年展、上海世博會國際招貼邀請展等等。多件作品入選《中國設計年鑒》,多件作品被香港文化博物館、廣東美術館等收藏。編著《廣告設計》、《標志設計》等12本著作教材,多篇論文發表在《文藝研究》、《裝飾》等專業核心期刊。曾獲中國設計事業先鋒人物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和上海市教委科學創新項目。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