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歲月的花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701346
- 條形碼:9787556701346 ; 978-7-5567-013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歲月的花朵::: 本書特色
一場畫筆與文學的美妙邂逅,一份從詼諧敘事中窺見處世哲學的心靈獨白。荊歌著的《歲月的花朵》是“自說自畫叢書”中的一本,是專業作家荊歌業余愛好——與古玩打交道的心得與體會之趣味書。作者從入門說起,說到循循善誘的善良的老派收藏家姜師傅,說到撿漏——“吃仙丹”的飄然得意和被騙——“吃藥”的懊惱神傷,說到具有文氣的古樸優雅的印香爐、雕有古文字的沉香木琴掃、云雷紋的宋爐、紫檀寸佛、高仿品、精美玉器、天珠、許明農黑陶、小巧的古竹籃、蕓香爐等等,不僅有各色藏品的真知灼見,而且在奇聞軼事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為一個個藏品注入生機與活力,趣味橫生,尤其是偏好“文氣”的特點是文人收藏的一大特色,而重情不重利的文人氣質又將文人收藏與一般的商業收藏區別開來,這也是本書與一般收藏書籍更具文化氣息的特色所在。同時本書配有數十幅精美插圖,帶給讀者多重審美享受。
歲月的花朵:::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也算收藏、姜師傅 (上) 、姜師傅 (下) 、一番道理、撿漏 (上) 、撿漏 (下) 、吃藥、美玉、珠子的故事、許明農、補丁與竹籃等。
歲月的花朵::: 目錄
楔子
也算收藏
姜師傅(上)
姜師傅(下)
一番道理
撿漏(上)
撿漏(下)
吃藥
美玉
珠子的故事
許明農
補丁與竹籃
蕓香爐和裁紙刀
小玩意兒
香港的蘇式生活
尾聲
后記:荊歌快放下毛筆/麥家
歲月的花朵::: 節選
《歲月的花朵》: 也許畢飛宇說得還有點兒道理,我似乎從小就有著收藏的癖好。當然,那個時代,我指的是20世紀80年代之前,收藏古物對人們來說,非但不可成為一種有益的愛好,反而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那時候的口號是“打倒封資修”,是要“破四舊”。幾千年來,老祖宗創造和積累下來的寶貴文化和文物,都在砸爛之列。這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在文明世界看來,是完全不可思議的。文物是人類文明的具體而微,是*為寶貝的東西,這是不言而喻的,是人類的共識。由此可見,文物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神圣和重要。但是,居然,一個國家,會把自己光輝燦爛的過去,把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珍貴文物,主動而肆意地毀壞,那是多么可怕的噩夢啊!所以說我小時候,只有收藏一些郵票的可能。新中國發行的郵票,當然不是“四舊”。那時候好像不時興集新票的。所有的郵票,都是從實寄封上剪下來的。剪下來之后,泡在水里,讓郵票和信封紙分離,然后,反貼在玻璃上。等它干了,就會自動掉下來。 一張張夾在書里,內心是很有富足感的。 另外還收藏糖紙和煙標。收集煙標很有意思,那時候,周圍抽煙的人。我都討好他們,跟他們約好了,煙抽完了,就把煙殼給我。一直盼望著他們將20支煙一口就抽掉呀!有時候,被我逼得急了,他們只能把煙倒出來,包在紙包里,然后把煙盒給我。其實這種收藏,今天想來,根本不是收藏,只是一種很原始的占有欲吧。 當然,收藏這種行為,說到底,許多時候確實也真的是占有欲使然。擁有的東西,不想失去。沒有的,則想方設法要弄到。而且沒有止境,沒有滿足的時候。 后來,又收藏旅游門票。凡是到什么地方玩,那個門票是一定要帶回家的。甚至在買門票的時候,就有一種喜悅。好像游覽一個地方,買一張那里的門票,本身就是一種玩樂,一種享受。以至于,有時候,在某些個免費的地方,不需要買門票,沒有門票,反倒會覺得有一點兒失落。人有時候真的是會犯賤啊!說起這個,讓我想到了一個有趣的事。聽說某人專門收集各種筷架。因此赴飯局就有了格外的熱情。 每到一個飯局上,眼睛首先盯住的,就是架筷子的那個東西。如果東西可愛、別致,那么這頓飯就吃得特別開心。席散的時候,順走一個筷架,一服務員通常也不會注意到。如果你把一只碗偷偷拿走了,目標就有點大。發展到后來,似乎參加飯局,不是為了享受美食,不是為了會友聊天,目的只有一個,只為那一個精美別致的筷架。一到餐廳,剛一坐下,就把此物取了,裝進口袋,飯也不吃,就趕赴下一個飯局了。 在正式收藏古董文玩之前,我還收集過一陣子筷套。筷套雖然也是筷架一類的東西,甚至還不如筷架,因為筷架至少有各種不同的材質,陶瓷的、木頭的、金屬的、鍍金的,還有玻璃的、水晶的,等等。工藝也是五花八門。而筷套呢,再講究的也就是彩印。 但是,我收的許多筷套,卻是有點兒文化含量的。因為自己寫小說的緣故,就經常和一些作家同行吃飯。 許多作家,不管是很有名的,還是稍有名的,或是無名的,都讓他們在筷套上簽個名。然后我寫上日期。 后來我還聽從了葉兆言的建議,把筷套拆開,讓紙的面積更大,除了簽名,還讓服務員把這頓飯的主要菜單抄寫在上面。這樣確實是有點意思。但是,這也有個問題。一來,人家餐廳服務員很忙,要來為你做這個事,總是不太情愿。確實也抽不出空。這樣的話,這頓飯吃得也就不太安穩了。似乎老有一件事沒有做。一直翹首等服務員來,等她有空,再三請求她把菜單抄寫下來。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也是給別人添堵。一起進餐的人,都覺得不太安生,你不吃菜喝酒,老惦記著這么個破事,這是哪兒跟哪兒呀!而被要求簽名的人,也有些嫌煩。黃蓓佳雖然每次也都接過筆簽名,但每次都嗔怪道:“荊歌你煩不煩呀!”于是后來這項可笑的收藏活動,也就自然而然地偃旗息鼓了。現在這批東西放在了什么地方,我似乎也早已忘記了。以后找到了就把它們捐給現代文學館吧。可以讓以后的人通過這些了解一下,當年的那些作家們,經常是誰誰誰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又吃了些什么。不過還真別說沒有一點兒意義,若從文學史的角度講,倒還是有點意義的。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