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回顧與前瞻:中華文化百年流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40644
- 條形碼:9787560440644 ; 978-7-5604-4064-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顧與前瞻:中華文化百年流變 本書特色
《回顧與前瞻——中國文化百年流變》是作者對自鴉片戰爭起中國文化百年流變的思考與認識,以大量實例和故事重現了中西文化立場持有者之間的斗爭和中華文化由此而產生的流變。在近年來大力提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之下,通過系統梳理中華道統的源與流、守與變,尋找中華民族*恒常價值的精神根脈,遵循“祖先開其道,后人繼其行”的傳承原則,從正本清源到認祖歸宗,從而續接中華文化的道統精神并闡發其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回顧與前瞻:中華文化百年流變 內容簡介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陷入了百年積弱百年積貧。一個悠久而偉大的民族何以淪落至此?東也打你西也打你,為什么?百年來人們進行多種求解。有人說唯有全盤西化才能改變民族淪落的命運;有人說:是我們丟掉了文化原典中*基本的價值原則;有人說我們不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不行,更有人說是人種的原因,等等。這其中,一批堅持中華文化立場的學人以實際行動進行抗拒并堅守。漢字是存是廢?中醫是取締還是保護?京劇是藝術還是梅毒?民族音樂是滅亡還是發展?等等,在許多領域中西文化產生了強烈對撞。該書以大量實例和故事重現了兩種文化立場持有者之間的斗爭和中華文化由此而產生的流變。 探尋民族振興之道,重圓中國夢,這是中國人民的百年渴望。特別在近年來,黨中央反復提出要宏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記先后五次系統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的意義,他說:“拋棄傳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這部書通過系統梳理中華道統的源與流、守與變,尋找中華民族*俱恒常價值的精神根脈,遵循“祖先開其道,后人繼其行”的傳承原則,從正本清源到認祖歸宗,從而續接中華文化的道統精神并闡發其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回顧與前瞻:中華文化百年流變 目錄
回顧與前瞻:中華文化百年流變 作者簡介
孫見喜,原太白文藝出版社編審,西安工業大學及咸陽師范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評論家協會理事、陜西國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國學院院長、陜西孔子學會顧問。出版各類著作近二十種,主要有:小說集《望月婆羅門》,散文集《小河漲水》《潯陽夜月》《跪拜胡楊》,評論《孫見喜評論集》《〈浮躁〉評點本》,三卷本傳記《賈平凹前傳》,長篇小說《山匪》等。曾獲省市及報刊文學獎三十余次。先后編輯了大型叢書《中國當代實力派作家大系》十一卷、《賈平凹作品精選》四卷、賈平凹原創長篇小說《高老莊》等,其中《賈平凹小說精選》獲1992年“第六屆全國圖書金鑰匙一等獎”,因如上成就被陜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建國后五十年“炎黃優秀文學編輯獎”。孫立盎,1973年出生,陜西商洛市人,西北大學文學碩士。現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與當代陜西作家研究,已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十多篇。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