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安全責任與素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3228996
- 條形碼:9787113228996 ; 978-7-113-22899-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全責任與素養 內容簡介
《安全責任與素養:鐵路職工安全教育讀本》精選了56個經典寓言故事,分團隊與合作、責任與擔當、信念與激情、勵志與創新、細節與成敗、執行力六個部分。在此基礎上,與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相結合,簡要介紹了國際上流行的安全生產十大法則;*后,以8個典型案例收篇。 《安全責任與素養:鐵路職工安全教育讀本》內容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可作為鐵路系統從業人員進行團隊意識培養和安全素養培訓教材,也可作為鐵路相關專業院校培養學生安全責任意識、團隊意識,提高個人修養方面的輔導教材。
安全責任與素養 目錄
一、團隊與合作
1.飛行的大雁
2.夭折的通天塔
3.天鵝、梭魚和蝦的故事
4.七個小矮人
5.“共命”鳥的故事
6.螃蟹、螞蟻的故事
7.六個人與15元錢的故事
8.停車位
9.對著大山喊話的孩子
二、責任與擔當
1.偷吃山果的猴子
2.負荊請罪
3.李離伏劍
4.七個弟子與一串念珠
5.兩彈元勛鄧稼先
6.比爾·蓋茨*信任的女秘書
7.“承擔自己犯下的錯誤是你的責任”
8.一本被帶出哈佛圖書館外的圖書
9.“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
10.“這是你的房子!”
三、信念與激情
1.斷箭
2.成功并不像你想像得那么難
3.陰影是條紙龍
4.飛翔的蜘蛛
5.為生命畫一片樹葉
6.昂起頭來真美
7.生命的價值
8.松散的鞋帶
9.哪一塊不是好肉呢?
四、勵志與創新
1.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
2.守住你的金礦
3.星巴克的故事
4.拿破輪胎的命
5.公園里的梅花鹿
6.養在雞籠里的獵鷹
7.將腦袋打開一毫米
8.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
9.起死回生的十二個字
五、細節與成敗
1.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2.炮筒上的水兵服
3.一顆釘子與一場戰爭
4.一個連簡歷都保管不好的人
5.細節產生效益
6.“我的*后一關”
7.聽出心靈的雜音
8.沃爾瑪的數據庫
9.日本人是如何發現大慶的
10.勤奮才是大智慧
六、執行力
1.誰去給貓掛鈴鐺
2.忙碌的農夫
3.猴子取食
4.驢子之死
5.海爾的崛起
6.膽大心細
7.阿諾德和布魯諾的差距
8.保證完成任務
9.什么時候動身?
七、優秀團隊**的基本要素
1.信任
2.慎重
3.溝通
4.換位
5.快樂
Ⅱ安全與管理
一、費斯汀格法則
二、安全生產十大法則與鐵路安全風險管理
1.墨菲法則
2.海因里希法則
3.不等式法則
4.慧眼法則
5.羅氏法則
6.九。法則
7.南風法則(溫暖法則)
8.金字塔法則(成本法則)
9.市場法則
10.橋墩法則
三、以人為本,創新理念,健全長效安全管理機制
Ⅲ典型案例
××局衡柳線K150次客運列車脫軌一般A類事故
××局綏佳線作業車相撞一般B類事故
××局隴海線施工剮斷電纜一般C類事故
貴廣鐵路××隧道拱頂空洞耽誤列車一般D類事故
××局××動車走行線動車組碰撞施工小車一般C類事故
××局兩起因嚴重違章引發一般C類事故
××局××站未準備好進路發車一般C類事故
××局××城際鐵路電務設備脫落與動車組相撞一般C類事故
安全責任與素養 節選
《安全責任與素養:鐵路職工安全教育讀本》: 5.兩彈元勛鄧稼先 1986年,國內公開報道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名字,當年大漠上騰起蘑菇云的謎底終于揭開。當人們以感激的心情來頌揚這位功臣時,他卻平靜地辭世而去。黨和國家授予他的“五一勞動獎章”和“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卻永遠閃耀著光芒。 鄧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1925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自5歲入小學,他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 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的清華大學院內鄰居楊振寧結為*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后秘密參加抗日聚會,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于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賣國獨裁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并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 1947年,他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于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于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1954年,鄧稼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時任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愿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后,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 1959年6月,蘇聯政府中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 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后,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后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顆原子彈,就是由他*后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后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 **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一于方案”,*后終于制成了氫彈,并于原子彈爆炸后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快的速度。 ……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