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文化的底氣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26167
- 條形碼:9787101126167 ; 978-7-101-12616-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化的底氣 本書特色
1.一部闡釋文化自信理論的力作。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一論述是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在精神的總概括,也是我們對待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本信念。本書對文化自信理論的內涵和外延等作了富有創建的新闡發。 2.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指明現實路徑。 針對當下對傳統文化的誤讀等,圍繞總書記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論述各個方面,著名文化學者們做了系統的解讀,是國家文化戰略照進現實生活的重磅好書,也是一部重塑民族之心的佳作。 3.彰顯大國擔當與文化作為。 當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鋒之勢前所未有,西方強勢文化深刻影響甚至侵蝕著一些欠發達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持和增強自身的文化主體性,成為這些國家和民族極關切的問題之一。本書多視角探索:在和平崛起時期,中國作為世界大國應具有的文化自信和擔當。 21世紀是重新整理古籍和有選擇地重拾傳統道德與文化的時代,當此之時,應當重新塑造我們的“新經學”。 ——國際漢學泰斗饒宗頤 建立文化自信應有六個認同:認同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沒有中斷;認同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曾經做出重大貢獻;認同國家統一和民族融合對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認同并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認同中華文明獨特的漢字文化系統;認同中華的文獻典籍。 ——著名思想史家張豈之 中華文化,世界共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為世界文明的發展進步提供某些新的思路。 ——北京大學教授樓宇烈 中華文化是適合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生存、繁衍、發展、幸福的文化,我相信中華文化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接受者會越來越多。 ——著名文化學者許嘉璐 我們的希望在于發揮古老的中華文化智慧,總結建黨建國的百年經驗,珍惜得來不易的多方成果,實現以革命文化為引領、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資源、以現代文明元素為驅動,發展與提升大眾文化,并以高端文化成果為指標的文化整合、文化創新,這樣,才有文化的“郁郁乎”景象。 ——著名作家王蒙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交響樂中共振、共鳴,中國文化既有自信也有他信,在他信中更加自信。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 “國學”的研究急需更平衡,不能把更多的精力只放在資料的整理、文獻的解釋上,還要同時更多地關注思想的發展、思想的引領。 ——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 中華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必須扎根歷史但不囿于過去,堅持傳統但不蔽于舊念,更要持開放的態度,對世界文明所有的優秀成分兼收并蓄,為我所用,將其化為自身發展的動力。 ——人大哲學院院長姚新中 中國經濟已經表現出它影響世界的力量,中國的知識精英們也應該講好“道理”,并且讓這個道理展現出如歷史上宋明理學一樣影響力的力量。 ——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王博 認真學總書記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把握總書記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對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北京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韓振峰 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不竭的源泉,是建設現代化大廈的雄厚根基,是不斷攀登人類文明高峰的豐厚積淀。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周溯源
中華文化的底氣 內容簡介
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具有怎樣的當代價值?自信力與傳統文化之間有哪些關系?怎樣把握文化自信的尺度?饒宗頤、張豈之、陳先達、樓宇烈、許嘉璐、王蒙、陳來等學者的重要學術文章,深刻闡釋了上述理論熱點問題。本書由張豈之先生任主編,全書分為:本色、方向、格局、力度四部分,本書深入發掘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自信力量,對運用傳統文化的智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文化的底氣 目錄
論文化自信的歷史文化基石 / 張豈之
本 色
【**講】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 陳先達
【第二講】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 / 樓宇烈
【第三講】 “文化自信”五題 / 葉小文
【第四講】 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蕩中站穩腳跟 / 范玉剛
【第五講】 中華文化創新性發展的方法論思考 / 姚新中
【第六講】 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強國的歷史支撐 / 周溯源
【第七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 / 韓星
方 向
【第八講】 習近平同志關于傳統文化的三句話 / 蕭偉光
【第九講】 習近平同志傳統文化觀三個重要方面 / 王杰
【第十講】 習近平同志的中國傳統文化觀 / 韓振峰
【第十一講】 優秀傳統文化為治國理政提供豐厚思想營養 / 劉東超
【第十二講】 習近平同志對中華“和”文化的傳承創新 / 董洪根
格 局
【第十三講】 文化復興的歷史機遇 / 王蒙
【第十四講】 傳統文化研究在布局 / 陳來
【第十五講】 中國哲學、道理和話語權 / 王博
【第十六講】 崇德修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訴求 / 劉芳 王喜國
【第十七講】 習近平主席如何向世界講中國故事 / 張廣昭 陳振凱
力 度
【第十八講】 中國夢當有文化作為 / 饒宗頤
【第十九講】 中國夢的精神滋養和文化追求 / 孫來斌
【第二十講】中華文化的“講清楚”與“發揚好”/ 辛鳴
——兼論偉大復興中的“精神獨立性”問題
【第二十一講】惟德動天 無遠弗屆 / 蕭偉光
——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是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第二十二講】 在走出去中彰顯文化自信 / 孫丹
【第二十三講】 中國文化如何影響世界 / 許嘉璐
附錄
習近平同志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摘編 / 蕭偉光
編后記
自信何來 / 焦雅君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