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以愛的名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312271
- 條形碼:9787551312271 ; 978-7-5513-122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以愛的名義 本書特色
《以愛的名義》是陳緒偉的散文集。作者以愛的名義,書寫對親人的感情和思念,歌頌那些道德高尚心靈純樸的普通百姓,詠唱家鄉山水的嫵媚風度,抒發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人世間許多的美德和善行,在本書作者陳緒偉的筆下都有深情而熱烈的反映和贊頌,高亢激越,發人深省,催人奮進。
以愛的名義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親情難忘 ; 心靈美好 ; 鄉村風情 ; 街市縮影 ; 古城遐想 ; 思索自然 ; 人文寫真 ; 旅途見聞 ; 鄉鎮記憶九部分, 其主要內容包括: “我愛山城的冬天”、“幸福哪里找”、“寫給母親”等文學作品。
以愛的名義 目錄
一、親情難忘
我愛山城的冬天
幸福哪里找
以愛的名義
寫給母親
清明雨
清石河橋
玫瑰花濺淚
不是為了省錢
羊娃的年
那年父親五十三歲
做客張老師家
二、心靈美好
一個女人走進來
牽著春光去散步
生命之美
望月女人
瘦骨梁人
牟子河南岸北岸
溫暖
不滅的燈籠
上善若水的人
直到把你背上天堂
為膽小者壯膽
三、鄉村風情
鳳江女人
初夏的鳳堰
鄉村的夏夜
黑溝的風水
鄉村男人(一組)
殺豬過年
鄉村的新年
大地浮雕
雙河石板瓦的記憶
晚秋的初冬
捧一把鄉土
四、街市縮影
狗娃的城市夢
美麗的背影
苕哥的期盼
安康春曲(三章)
黑人
丟失的“主見”
江堤夜色
做事的態度
品味安康
龍城水鄉之行
沛縣城市的色彩
五、古城遐想
魅力漢陰
感動的空間
文峰塔彤
山城六月
漢陰雨
“無”是幸福
酸楚的暖澎
城市之美——好人彰顯
山城冬雪
登安瀾樓
六、思索自然
懷念一條江
幾棵樹
五月的聲音
鳳江菖蒲
思考河渺
金州漢江邊
春聲
夏天的雨
北山的秋
今年立冬時
想說山高不容易
七、人文寫真
心靈需要文化滋潤
龍年說龍節
馬年絮話
文學的力量——《把安康帶回家》主題征文活動有感
秋寒乍暖文學情
相約三月詩會
我們仰望十月
崇尚中醫
年到歲到
巧奪文化與自然的天工——游鳳江古梯田
打造安康城市人文精神
八、旅途見聞
火車上的事
班車上的生活
幸;鸢
枕著太陽入夢
心靜至美
人生不售返程票——讀《駱駝祥子》有感
首都秋來散文香
頑童季本勇
永不分離
再見旬邑
九、鄉鎮記憶
銅錢街
石條街的美麗
田禾溝的鄉
酒店埡的酒香
人文雙河口
鰲頭的上七
金船雙坪
讓心靈休憩的古鎮漩渦
古今鐵佛寺
石羊灘的故事(漢陽鎮)
觀音河之夢
以愛的名義 節選
《以愛的名義》: 我愛山城的冬天 從城外回家的路上,紅椿、刺槐抖落著殘葉與宣泄的風較勁,地上的葉片也起落著助威。我的耳邊呼呼地訴說季節,無形的寒針不停地刺著面部,穿透著全身。我打了一個寒戰,到了環城路,仰見城墻和東南角上的文峰塔,在風的吼叫中仍巍然矗立,但沒有了往日雀鳥群飛的喧鬧情景。 “如果說,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夏天是醞釀的季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那么,冬天則是一個沉淀的季節,山城這時要是下了雪,景色就更美了!”走到體育場門前,幾名中學生朗誦著這段話,激起我對往日的記憶:記得那是一個飄灑著雨夾著雪的日子,我上學遲到還與老師賭氣,站在操場里不進教室,老師便拿來風衣披在我身上,頓時我的熱淚在心里涌動;記得山城動亂時那寒風呼嘯的年代,母親帶我們寄住在舅爺家,沒有烤火的經濟條件,每夜母親在燈下幫人做針線掙錢,就用身子把被窩暖熱,好讓我玩;匚莺笈偷匕裁,好多次母親感冒了也不例外,可兒時的我根本沒在意,只知道寒冬也暖和! ∧洗髽蝾^的風,又讓我打了一個寒戰。這時手機鈴聲響起,同事發來信息:天冷了,別忘保暖!簡單的話,卻在這一刻給了我濃濃的暖意。觸景生情——南大橋——跨月河連鳳山、接漢江通山村,那年冬季,全縣通鄉公路大會戰,我與同事騎自行車下鄉了解會戰情況,我的手凍裂口了,同事把他的手套給我,自己卻凍著;幾天后,不等我們回到辦公室,主任早已燒好一盆火,其他同事趕忙推車,有的還搓著我的手連連說辛苦了,此時一股股暖流涌入全身,寒氣蕩然無存。于是,我就把在鄉下看到的、聽到的、村民家激情趕寫的一首詩《夢路之感》朗誦給同事們:“走進冬天,風刮過琴弦,為山城魂牽夢繞的鄉陌,注上韻腳;鄉下農夫村姑們,用開山的筆,噴泉的墨,在雪蓋的峰壑坡梁上,揮毫行楷狂草,書寫通天的浪漫。” 我曾對朋友說過:“把自己當陌生人來看熟悉的風景,才會感到奇異的精彩!”而現在的我,卻忘記了這樣去想。于是我停下腳步,倚在橋的支柱上,仰面迎著寒風,重新去感受原先我所以為的冷。此刻,頓時驚然,原來是因為自己老想到冷才變得更冷,若適時地停下腳步去欣賞,這冬會是另一番風景。眼前城南的文化、休閑廣場,松樟蔥郁,菊草碧茂,群集歌舞,兒童游樂;四周差落別致的商場、高樓,拔地而起,新穎繁華,歡聲笑語;往遠還有幾處新區正在建設中,工人們依然在寒風中努力作業,遠望那些移動的身影,便幻想他們在想什么,然而我又豈能知道?只知道他們在冰冷中也在尋求一種溫暖,這是生活的動力,還是成就感的毅力? “怎么還沒到家,路上風大,嗓子不好把領扣扣上!”夫人打來電話,我才看清已到南門外大街,離家不遠了,于是加快腳步,向著那個溫暖的港灣奔去。這時街邊路燈、門店霓虹燈、塔頂射燈照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山城。這環境又讓我聯想起一個明月皎潔的寒夜,我和夫人牽手在城墻上踏雪,不正是一道美麗的冬景?到家依然選擇敲門人室,不是沒有鑰匙,也不是因為偷懶,而是我會一一被為我開門的家人感動。夫人會在進門時拍打身上的寒塵,兒子會親手遞上一雙暖暖的棉鞋,剛滿周歲的孫女也會“爺爺、爺爺”地撲來叫抱。 走過了五十多個年頭,是每個冬季讓我一歲一歲增長的,F在,冬日開始像影片一樣一張一張閃過腦海。在這樣的季節里習慣回想過去,憧憬未來。山城很暖,家里很暖,泡一杯熱騰騰的天寶貢茗茶,打開散文集《鄉村的!,書中雖有踏雪四章,仍顯得蒼白無力,我自言自語,心真的很暖很暖! ★L凜雪冽遇冬寒,友溫親馨聚人暖——我愛山城的冬天。 2011年1月1日刊載《安康日報》 ……
以愛的名義 作者簡介
陳緒偉,1956年2月生,大學本科,1976年參加教育工作十八年,后在縣委辦、縣委宣傳部、縣人大、縣政協工作。兼任中國·漢陰三沈文化研究會會長、縣作協名譽主席、文聯顧問,安康市作協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1976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后有散文、詩歌、小說在《安康日報》《陜西日報》《各界導報》《三秦廣播電視報》《陜西廣播電視報》《陜西詩歌》《陜西文學界》《延河》《安徽文學》《散文選刊》《散文世界》《海外文摘》等十多家中省市報紙雜志發表文章七百多篇。 著有散文集《鄉村的!,2011年1月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