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83837
- 條形碼:9787301283837 ; 978-7-301-28383-7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 本書特色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界,陳子善先生的史料考證和發掘工作知名已久,曾有相關著作多種問世。《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博雅擷英)(精)》依然沿襲陳子善先生的為學為文之風,書中對史料發掘過程的敘述、考證分析的細膩深入,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本書內容涉及魯迅、張愛玲、胡適、郁達夫等文壇大家,之前學界已史料充盈;陳子善先生對此能有進一步材料和考證的新見,尤為珍貴難得。
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 內容簡介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界,陳子善先生以發掘、考證史料而知名。本書中所輯文章,多是近年來他在魯迅、胡適、郁達夫、張愛玲等作家研究領域的史料新發見。全書分五個部分,分別是“魯迅及其文壇友人”“胡適、新月與京派”“張愛玲及其同時代作家”“‘舊派’作家二三”“序跋及其他”,作者從這幾位作家與同代人間的交往及書信往來等角度切入,從細節開始,考證史實,辨析文獻,描畫出一幅幅文學史內外的新現場。
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 目錄
魯迅的《狂人日記》與錢玄同日記(3)
新見魯迅致郁達夫佚簡考(12)
關于魯迅致陶亢德函及其他(19)
魯迅書贈清水安三字幅考略(25)
郁達夫《她是一個弱女子》手稿本(35)
左聯·郁達夫·《北斗》(47)
《京報副刊》的誕生及其他(63)
重說《論語》(78)
讀《蕭紅書簡》札記(89)
1936年12月2日(89)
蕭紅與郁達夫(91)
巴金三題(93)
一篇談話錄(93)
說“巴”和“金”(95)
“現在我可以抬起頭來了”(97)
錢君匋與《錢君匋藝術隨筆》(100)
胡適、新月與京派
《胡適留學日記手稿本》序(109)
重說《新月》(120)
沈從文書緣
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 節選
蕭紅與郁達夫
上篇考證蕭紅1936年12月2日而不是11月2日在日本東京日華學會聽取了郁達夫演講《現代中國文壇概況》,蕭紅當天致蕭軍信中說郁達夫“看人還不討厭”。短短六個字,道出了蕭紅對郁達夫的印象,頗有趣。而郁達夫當時是否知道聽眾中有一位蕭紅?則已不可考。
蕭紅蕭軍1934年11月到上海,在魯迅的幫助下,分別以小說《生死場》和《八月的鄉村》登上文壇。但蕭紅與海上文壇的交往并不多,除了魯迅夫婦,以及與魯迅熟悉的黃源、黎烈文、胡風、孟十還等位,她與其他前輩和同輩作家幾無往來。郁達夫當時定居杭州,已不可能像以前那樣經常拜訪魯迅,1936年春又南下福州出任福建省政府參議,他與蕭紅在滬期間沒有交集,完全在情理之中。
然而,歷史還是安排了郁達夫與蕭紅的一次成功的合作。1938年底,郁達夫遠涉重洋,到新加坡主編《星洲日報》副刊《晨星》,大力宣傳抗日。此年10月19日是魯迅逝世三周年,作為魯迅的好友,郁達夫計劃在《星洲日報》上推出一系列回憶和研究魯迅的文字以為紀念。他想到了時在重慶的蕭紅,特地向蕭紅約稿。蕭紅懷著對魯迅的深深敬意,寫下了后來廣為傳誦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寄給郁達夫。這篇回憶錄很長,連載于1939年10月14日至20日《星洲日報·晨星》。
從魯迅到張愛玲-文學史內外 作者簡介
陳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代中文學刊》執行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尤其是文學史料的研究,著有《沉醉春風:追尋郁達夫及其他》《鉤沉新月:發現梁實秋及其他》《雙子星座:管窺魯迅與周作人》《張愛玲叢考》等。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