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況且況且況 本書特色
本書系旅日華人作家李長聲的三卷本自選集中的文化與歷史篇。“知日”漸成潮流,然而大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幾乎只從一個位置、一種角度去品評這個鄰居的種種,作者則建議我們動動步子,調適距離。此書匯集了作者關于日本文化眾多切近又深遠的描摹,從幽玄的枯山水到別具一格的賞花姿態,從能樂的變遷到日本人的審美與自我反思,將文化與歷史熔于一爐,同時闡釋了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繁復的歷史勾連,也澄清了諸多誤會。文字之間,作者自身的文化史觀也恍然可見。
況且況且況 內容簡介
讀解日本這一熱鬧又霧氣迷蒙的討論場中,他是獨一無二的李長聲。 日本便是那個日本,而李長聲為我們撥開了歷史和距離層層累疊而起的障眼的簾幕,歪打正著、四兩撥千斤地撬動那個小而沉重的東瀛話題;令人明白花道茶道未必“頭頭是道”,尋訪熟悉的古昔或許也“不過是流于表面的錯認、誤解”。 你幾乎無法相信他在隨筆這樣的文體之中插入了如此密集的“知識點”,卻仍舊不失那種散淡不羈的超然趣味。以溫和的“雅痞”之態,告訴了我們解說日本文化與歷史的正確姿勢,走入“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第三重境界。 他延續了周作人林語堂一代開創的現代性知識隨筆。那種詼諧恰到好處,又認認真真的情態,或許可以構成你在當下的閱讀語境下打開一本散文的因緣。
況且況且況 目錄
況且況且況 相關資料
長聲兄是當下國內狀寫日本的*人。 長期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不少,但像作者這樣深入觀察日本并生動地形諸筆墨的中國人很少。這套自選集薈萃作者多年寫日文字之精華,一部在手,即可欣賞作者優美而又風趣的文筆,更可領略作者對日本文化的獨特思考。 ——陳子善 真正“知日”者是輕舟能度萬重山,不卑不亢,能欣賞也能點評,能說出對方的好處,也能指正對方之不足,宛如春風輕拂,吹面不寒。換言之,了解對方愈多,愈知道我是誰?是之謂“主體性”。號稱“知日者”多矣,或文化、或文學、或歷史、或風俗、或……,而顯露主體性者絕少,若曰有之,必推李長聲*人,所以者何?通讀本書即可知! ——傅月庵 周作人如果活在今天,大概就是李長聲的樣子吧。聊完芥川龍之介女人一樣的長睫毛,再說說桃太郎、平清盛和卡哇伊,他是古典清冽的黃昏清兵衛,他是江湖市井的風流老炮兒,他說櫻花是潑婦的時候溫柔,他說“光看沒有酒,櫻花算個屁”時,更溫柔。 ——毛尖
況且況且況 作者簡介
李長聲,1949年生于長春,曾任《日本文學》雜志副主編。1988年東渡日本,一度專攻日本出版文化史。上世紀90年代以來為北京、上海、廣東、臺灣等地的報刊寫隨筆專欄,結集為《日知漫錄》《居酒屋閑話》《風來坊閑話》《東京灣閑話》等十余種,近譯有藤澤周平著《隱劍孤影抄》《黃昏清兵衛》。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