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印跡深深:冷戰思維與美國文學和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0053988
- 條形碼:9787310053988 ; 978-7-310-05398-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印跡深深:冷戰思維與美國文學和文化 本書特色
以東西方對峙為主要特征的冷戰,在二戰后占據了世界歷史進程的近半個世紀。冷戰改變了歷史的格局,也,在社會的各個方面留下了深深的印跡,美國社會尤其如此。
《印跡深深:冷戰思維與美國文學和文化》為國家社科基金成果項目,聚焦冷戰的核心問題——冷戰思維,從歷史、政治、思想、文化和文學等多個方面,透視冷戰思維在美國的產生、延伸、發展和影響,由此見證冷戰對美國社會的塑形和反塑形的過程。全書內容橫跨歷史、政治、思想、文學和大眾文化,突破了傳統文學研究的范圍,體現了跨學科研究的特征,凸顯了文學研究的文化意義;作者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填補了國內美國冷戰文學研究的空白,對了解冷戰期間的美國社會有一定幫助。冷戰思維同時也超出了冷戰歷史的階段,在冷戰后仍然時隱時現,因此《印跡深深:冷戰思維與美國文學和文化》對于冷戰思維的文化考察也具有了反思當代中美文化交鋒的現實作用。
印跡深深:冷戰思維與美國文學和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冷戰的核心問題 —— 冷戰思維, 從歷史、政治、思想、文化和文學等多個方面, 透視冷戰思維在美國的產生、延伸、發展和影響, 由此見證冷戰對美國社會的塑形和反塑形的過程。
印跡深深:冷戰思維與美國文學和文化 目錄
**章 政治、外交與道義使命:冷戰思維的形成
**節 冷戰遏制與凱南的道義邏輯——關于“長電”和X文章的解讀
第二節 冷戰思維的亮相:從丘吉爾的“鐵幕講話”到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第三節 NSC68的“警告”:冷戰思維邏輯的全面升級和強化
第四節 麥卡錫主義:冷戰思維的合理怪胎
第二章 冷戰思維與知識分子的轉向
**節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文化”:冷戰思維氛圍下知識分子與美國的認同
第二節 自由主義想象,新自由主義與冷戰思維
第三節 “天真”的終結:費德勒對自由主義的清算和期待
第四節 美國的道路與冷戰:“意識形態終結論”和自由主義共識的形成——讀解《意識形態的終結》
第三章 冷戰思維與文學想象
**節 遏制的象征意義:霍爾頓的矛盾和解決方法——讀《麥田里的守望者》
第二節 《看不見的人》與看得見的冷戰——艾里森的“自我”拯救之路
第三節 直面冷戰邏輯:《薩勒姆的女巫》中的背景和現實再現
第四節 面對被摧毀的家園:奧康納的超越
第五節 “老左”“新左”和冷戰:《但以理書》中的歷史再現
第六節 多重諷喻:厄普代克《政變》中的冷戰表現
第七節 冷戰狂想的終極盛宴:《獵殺“紅十月”號》中冷戰思維與流行文化的共謀
第四章 藝術、大眾文化與冷戰思維
**節 挪用的政治I:抽象表現主義繪畫與冷戰的需要
第二節 挪用的政治II:作為宣傳武器的爵士樂
第三節 銀幕中的冷戰表征
第四節 非理性的恐懼與“理性”的應對:《奇愛博士》中的黑色幽默與冷戰悖論
結語冷戰思維:一個角度
后記
印跡深深:冷戰思維與美國文學和文化 作者簡介
金衡山,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美國文學和文化,出版專著1部,發表文章30余篇;廖煒春,華東師大外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孫璐,華東師大外語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國文學;沈謝天,上海海洋大學外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美國文學。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