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地震學中例行數據處理-實例數據.練習和軟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09917
- 條形碼:9787118109917 ; 978-7-118-1099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震學中例行數據處理-實例數據.練習和軟件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共分十章:導論、地球結構與地震震相、儀器與波形數據、信號處理、定位、震級、震源機制與地震圖建模、譜分析、臺陣處理以及操作實踐。本書專門介紹了地震觀測過程中對觀測臺站記錄到的監測數據進行哪些處理及其處理原理和方法。
地震學中例行數據處理-實例數據.練習和軟件 目錄
**章 緒論
1.1 地震
1.2 記錄地震事件和檢選震相
1.3 定位地震
1.4 震級
1.5 斷層面解
1.6 進一步的數據分析
1.7 軟件
第二章 地球結構和地震震相
2.1 地球結構
2.2 地震射線
2.3 地震震相
2.4 走時
2.5 不同震中距的地震震相
2.6 結構確定
2.7 練習
第三章 儀器和波形數據
3.1 地震傳感器
3.2 地震記錄儀
3.3 儀器響應校正
3.3.1 如何存儲響應信息
3.3.2 現實中的響應
3.3.3 使用響應
3.3.4 如何制作響應文件
3.4 波形數據
3.4.1 GSE
3.4.2 SEED
3.4.3 SAC
3.4.4 SEISAN
3.4.5 CSS
3.4.6 波形格式中需共同關注的問題
3.4.7 格式的使用
3.5 地震噪聲
3.6 練習
第四章 信號處理
4.1 濾波
4.2 譜分析與儀器校正
4.3 判讀地震震相
4.3.1 **個初至
4.3.2 濾波與震相漂移
4.3.3 繪圖分辨率
4.4 相關
4.5 質點運動和分量旋轉
4.6 重采樣
4.7 軟件
4.8 練習
第五章 地震定位
5.1 單臺定位
5.2 多臺定位
5.3 計算機實現
5.3.1 格點搜索
5.3.2 迭代定位方法
5.3.3 均勻模型下定位實例
5.4 誤差量化和統計
5.4.1 誤差計算實例
5.5 相對定位法
5.5.1 主事件定位技術
5.5.2 聯合震源定位
5.5.3 雙差地震定位法
5.6 地震定位中的實際考慮
5.6.1 震相
5.6.2 震源深度
5.6.3 開始定位
5.6.4 遠震事件P震相的識別
5.6.5 異常值和權重規則
5.6.6 時間誤差
5.6.7 異常值和時間問題的例子
5.7軟件
5.8練習
第六章 震級
6.1 振幅與周期測量
6.2 近震震級ML
6.3 尾波震級Me
6.4 體波震級mb
6.5 寬頻帶體波震級mB
6.6 面波震級Ms
6.7 寬頻帶面波震級Ms
6.8 Lg波震級
6.9 矩震級帆
6.10 能量震級Me
6.11 各種震級標度的比較
6.12 總結
6.13 震級平均和臺站校正
6.14 在地方或區域條件下調整震級標度
6.14.1 從其他區域選擇震級標度
6.14.2 導出ML標度
6.14.3 導出MC震級標度
6.14.4 確定地方性衰減來計算Mw
6.15 練習
第七章 震源機制和地震圖建模
7.1 斷層的幾何形態
7.2 源輻射
7.3 實用的斷層面解
7.4 極性獲取
7.5 使用區域數據和極性的斷層面解
7.6 復合斷層面解
7.7 使用**數據的斷層面解
7.8 利用振幅獲得斷層面解
7.8.1 利用振幅比
7.8.2 針對遠震利用振幅比的例子
7.8.3 利用頻譜振幅
7.9 矩張量
7.10 矩張量反演
7.10.1 近震和區域震距離的矩張量反演
7.10.2 遠震距離
7.11 地震圖建模
7.11.1 射線法
7.11.2 完整地震圖的近似
7.11.3 運用射線法的**事例
7.11.4 震源時間函數
7.11.5 使用射線法的近震例子
7.11.6 完整的地震圖
7.12 軟件
7.13 練習
第八章 頻譜分析
8.1 衰減
8.2 震源模型
8.3 幾何擴散
8.3.1 近震和區域震距離
8.3.2 遠震距離
8.4 自相似性和震源譜
8.5 近震和區域震距離上的頻譜分析
8.6 遠震頻譜分析
8.6.1 衰減
8.6.2 何擴散
8.7 Q的確定
8.7.1 確定K
8.7.2 來自頻譜建模的O和K
8.7.3 尾波Q
8.7.4 確定Q的兩臺站方法
8.7.5 確定Q的多臺站方法
8.8土壤放大率
8.9練習
第九章 臺陣處理
9.1 基本臺陣參數
9.1.1 三個子臺臺陣計算P波的例子
9.1.2 利用地震臺網作為一個臺陣
9.2 聚束
9.3 頻率一波數分析(fk
9.4 臺陣響應
9.5 處理軟件
9.5.1 手動處理
9.5.2 fk處理
9.6 利用臺陣方法識別震相
9.7 練習
第十章 運行
10.1 數據和數據存儲
10.2 日常處理
10.2.1 檢測篩進
10.2.2 事件分類
10.2.3 分析
10.2.4 震中和震源地圖
10.2.5 有感地震
10.2.6 質量控制
10.2.7 地震目錄
10.3 數據交換
10.4 地震統計
10.5 軟件
10.5.1 用于日常操作的處理系統
10.5.2 繪制地圖軟件
10.6 練習
參考文獻
軟件參考
索引翻譯
原著勘誤
1.1 地震
1.2 記錄地震事件和檢選震相
1.3 定位地震
1.4 震級
1.5 斷層面解
1.6 進一步的數據分析
1.7 軟件
第二章 地球結構和地震震相
2.1 地球結構
2.2 地震射線
2.3 地震震相
2.4 走時
2.5 不同震中距的地震震相
2.6 結構確定
2.7 練習
第三章 儀器和波形數據
3.1 地震傳感器
3.2 地震記錄儀
3.3 儀器響應校正
3.3.1 如何存儲響應信息
3.3.2 現實中的響應
3.3.3 使用響應
3.3.4 如何制作響應文件
3.4 波形數據
3.4.1 GSE
3.4.2 SEED
3.4.3 SAC
3.4.4 SEISAN
3.4.5 CSS
3.4.6 波形格式中需共同關注的問題
3.4.7 格式的使用
3.5 地震噪聲
3.6 練習
第四章 信號處理
4.1 濾波
4.2 譜分析與儀器校正
4.3 判讀地震震相
4.3.1 **個初至
4.3.2 濾波與震相漂移
4.3.3 繪圖分辨率
4.4 相關
4.5 質點運動和分量旋轉
4.6 重采樣
4.7 軟件
4.8 練習
第五章 地震定位
5.1 單臺定位
5.2 多臺定位
5.3 計算機實現
5.3.1 格點搜索
5.3.2 迭代定位方法
5.3.3 均勻模型下定位實例
5.4 誤差量化和統計
5.4.1 誤差計算實例
5.5 相對定位法
5.5.1 主事件定位技術
5.5.2 聯合震源定位
5.5.3 雙差地震定位法
5.6 地震定位中的實際考慮
5.6.1 震相
5.6.2 震源深度
5.6.3 開始定位
5.6.4 遠震事件P震相的識別
5.6.5 異常值和權重規則
5.6.6 時間誤差
5.6.7 異常值和時間問題的例子
5.7軟件
5.8練習
第六章 震級
6.1 振幅與周期測量
6.2 近震震級ML
6.3 尾波震級Me
6.4 體波震級mb
6.5 寬頻帶體波震級mB
6.6 面波震級Ms
6.7 寬頻帶面波震級Ms
6.8 Lg波震級
6.9 矩震級帆
6.10 能量震級Me
6.11 各種震級標度的比較
6.12 總結
6.13 震級平均和臺站校正
6.14 在地方或區域條件下調整震級標度
6.14.1 從其他區域選擇震級標度
6.14.2 導出ML標度
6.14.3 導出MC震級標度
6.14.4 確定地方性衰減來計算Mw
6.15 練習
第七章 震源機制和地震圖建模
7.1 斷層的幾何形態
7.2 源輻射
7.3 實用的斷層面解
7.4 極性獲取
7.5 使用區域數據和極性的斷層面解
7.6 復合斷層面解
7.7 使用**數據的斷層面解
7.8 利用振幅獲得斷層面解
7.8.1 利用振幅比
7.8.2 針對遠震利用振幅比的例子
7.8.3 利用頻譜振幅
7.9 矩張量
7.10 矩張量反演
7.10.1 近震和區域震距離的矩張量反演
7.10.2 遠震距離
7.11 地震圖建模
7.11.1 射線法
7.11.2 完整地震圖的近似
7.11.3 運用射線法的**事例
7.11.4 震源時間函數
7.11.5 使用射線法的近震例子
7.11.6 完整的地震圖
7.12 軟件
7.13 練習
第八章 頻譜分析
8.1 衰減
8.2 震源模型
8.3 幾何擴散
8.3.1 近震和區域震距離
8.3.2 遠震距離
8.4 自相似性和震源譜
8.5 近震和區域震距離上的頻譜分析
8.6 遠震頻譜分析
8.6.1 衰減
8.6.2 何擴散
8.7 Q的確定
8.7.1 確定K
8.7.2 來自頻譜建模的O和K
8.7.3 尾波Q
8.7.4 確定Q的兩臺站方法
8.7.5 確定Q的多臺站方法
8.8土壤放大率
8.9練習
第九章 臺陣處理
9.1 基本臺陣參數
9.1.1 三個子臺臺陣計算P波的例子
9.1.2 利用地震臺網作為一個臺陣
9.2 聚束
9.3 頻率一波數分析(fk
9.4 臺陣響應
9.5 處理軟件
9.5.1 手動處理
9.5.2 fk處理
9.6 利用臺陣方法識別震相
9.7 練習
第十章 運行
10.1 數據和數據存儲
10.2 日常處理
10.2.1 檢測篩進
10.2.2 事件分類
10.2.3 分析
10.2.4 震中和震源地圖
10.2.5 有感地震
10.2.6 質量控制
10.2.7 地震目錄
10.3 數據交換
10.4 地震統計
10.5 軟件
10.5.1 用于日常操作的處理系統
10.5.2 繪制地圖軟件
10.6 練習
參考文獻
軟件參考
索引翻譯
原著勘誤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