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器中有道-歷代詩法著作中的詩法名目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26164
- 條形碼:9787550626164 ; 978-7-5506-2616-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器中有道-歷代詩法著作中的詩法名目研究 本書特色
《器中有道歷代詩法著作中的詩法名目研究》致力于總結與整理現存文獻中的很好詩法名目,以開發詩格、詩式、詩法等“邊緣史料”的文獻價值與理論價值。其研究成果既可以為古典詩歌的寫作提供可資借鑒的很好方法,也可以推動中國詩學向語言技藝層面的研究。
器中有道-歷代詩法著作中的詩法名目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致力于總結與整理現存文獻中的優秀詩法名目,以開發詩格、詩式、詩法等“邊緣史料”的文獻價值與理論價值。其研究成果既可以為古典詩歌的寫作提供可資借鑒的優秀方法,也可以推動中國詩學向語言技藝層面的研究。
器中有道-歷代詩法著作中的詩法名目研究 目錄
古典詩美的方法論解析(代序)
緒論
一 研究對象
二 研究現狀
三 研究步驟
四 創新點
章 詩法的概念與辨析
節 “詩法”的概念、內涵與發展
一 “詩法”概念的來源與發展
二 詩法內涵的廣義與狹義
第二節 詩法與其臨近概念的辨析
一 詩法與詩律的先后關系
二 詩法與詩格的離合變化
三 詩法與詩話的分工協作
四 詩法與句法的差異與重疊
五 詩法與詩學的異同辨析
第二章 詩法名目與詩法體系
節 “詩法名目”的理論價值
一 何謂詩法名目
二 詩法名目的構成
三 詩法名目所包含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 古典詩法體系的現代建構
一 針對詩法狹義內容展開
二 字法、句法、章法的傳統建構
三 針對詩歌構成的客觀層面
四 將種種修辭方法具體對待
五 針對詩歌創作的整體層面與主觀層面
第三章 結體法
節 三五七言體
一 詩句字數可以決定結體方式
二 “三五七言體”與“寶塔詩”
三 “三五七言體”的起源與發展
四 “三五七言體”的審美內涵
五 “三五七言體”的運用與地位
第二節 嵌字體
一 詩中嵌字現象
二 嵌字體的始創高峰與主要類型
三 嵌字體人名詩與其相關類型的辨析
四 嵌字體的語言特征
五 嵌字體的創作心態
六 嵌字體的審美內涵
七 嵌字體的固有缺陷與地位
……
第四章 命意法
第五章 聲法
第六章 字法
第七章 句法
第八章 章法
第九章 古典詩法的特征與總論
參考文獻
后記
緒論
一 研究對象
二 研究現狀
三 研究步驟
四 創新點
章 詩法的概念與辨析
節 “詩法”的概念、內涵與發展
一 “詩法”概念的來源與發展
二 詩法內涵的廣義與狹義
第二節 詩法與其臨近概念的辨析
一 詩法與詩律的先后關系
二 詩法與詩格的離合變化
三 詩法與詩話的分工協作
四 詩法與句法的差異與重疊
五 詩法與詩學的異同辨析
第二章 詩法名目與詩法體系
節 “詩法名目”的理論價值
一 何謂詩法名目
二 詩法名目的構成
三 詩法名目所包含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 古典詩法體系的現代建構
一 針對詩法狹義內容展開
二 字法、句法、章法的傳統建構
三 針對詩歌構成的客觀層面
四 將種種修辭方法具體對待
五 針對詩歌創作的整體層面與主觀層面
第三章 結體法
節 三五七言體
一 詩句字數可以決定結體方式
二 “三五七言體”與“寶塔詩”
三 “三五七言體”的起源與發展
四 “三五七言體”的審美內涵
五 “三五七言體”的運用與地位
第二節 嵌字體
一 詩中嵌字現象
二 嵌字體的始創高峰與主要類型
三 嵌字體人名詩與其相關類型的辨析
四 嵌字體的語言特征
五 嵌字體的創作心態
六 嵌字體的審美內涵
七 嵌字體的固有缺陷與地位
……
第四章 命意法
第五章 聲法
第六章 字法
第七章 句法
第八章 章法
第九章 古典詩法的特征與總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器中有道-歷代詩法著作中的詩法名目研究 作者簡介
張靜(1982-),女,山東威海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現為防災科技學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國詩學。專著有《北宋書序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合著有《權德輿詩文編年校注》(全國古籍圖書一等獎)、《唐詩排行榜》、《中國古代文學史》、《宋才子傳箋證》、《河北文學通史》等。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多篇。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