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我的藝術生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97260
- 條形碼:9787549597260 ; 978-7-5495-9726-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藝術生涯 本書特色
作者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蘇著名的戲劇和電影理論家、教育家,該書是作者對自己演藝生涯的一個總結。
《我的藝術生涯(精)》與《演員自我修養》一、二部及續篇《演員創作角色》一道,構成斯氏表演體系之精華。
本書還是一部年輕演員所需要的案頭書,至今在俄羅斯戲劇界廣泛流傳。
我的藝術生涯 內容簡介
在戲劇領域,除了莎士比亞,沒有別的名字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更被經常傳頌。
——美國表演“方法派”創始人李·斯特拉斯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世界上影響巨大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創立者。他與文學家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霍普特曼、梅特林克等有密切交往,大量上演了他們以及莎士比亞、莫里哀、歌德、席勒、易卜生、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劇作,并在俄羅斯和世界各地巡演。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轟動。1898年,他同聶米羅維奇-丹欽科共同創建莫斯科藝術劇院,此劇院作為俄羅斯戲劇的標志一直活躍至今。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探索表演藝術的規律和培養演員的方法,本書是斯氏表演體系的開山之作,其體系的所有重要原則和方法是如何形成的在書中都有敘述。同時,書中也生動描寫了同時代的文學家、藝術家與他的交往和對體系的貢獻。
本書一經出版就風靡世界,成為世界文學和戲劇文庫中的珍寶。它與后來完成的《演員自我修養》(一、二部)、《演員創造角色》一起構成了斯氏體系的精華,對世界戲劇和電影表演藝術發展產生了經久不衰的巨大影響。
本書是莫斯科藝術出版社至新版本的全譯本。
我的藝術生涯我的藝術生涯 前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的《我的藝術生涯》是世界文學和戲劇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蘇聯時期創作的首部著作。
作者從表演事業的童年時期開始,一直到表演事業的成年時期,以充滿魅力的情節、生動流暢的語言、富有感染力的描寫講述了他在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活動和人際交往,將自己的多彩人生和對舞臺表演藝術的探索毫無保留地呈現給了世人。他在這部著作中始終探索激發演員的創作自我感覺的途徑,強調舞臺生活的真實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這部著作對于促進俄羅斯和世界各國戲劇藝術的發展,培養青年演員產生了長久而巨大的影響,可以說,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開篇之作。
《我的藝術生涯》初版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923年在歐洲和美國巡回演出期間完成,1924年由美國小布朗出版公司出版的英文版。1926年,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人做了大量修改的俄文版出版。1954年,俄文版被收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文集,作為首卷。此次翻譯的《我的藝術生涯》是根據俄羅斯在1988年至1998年出版的新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文集的首卷翻譯而成。相比1954年出版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文集的首卷而言,新版本的內容有了一些變化,整部著作的字數也大大增加。
首先,在注釋中大量補充了很多舊版本中刪減的內容,包括英文版中有而俄文版中沒有的內容,彌補了正文中未盡的講述,使得讀者對事件的來龍去脈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也使得新版本與舊版本在引用資料上有了迥然的不同。
其次,補充了人名索引,便于讀者在文中查找著作中出現的人名。
再次,由于出版年代的變化,俄羅斯對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在新版的序言中有所體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文集融入了另一個文化和歷史環境。新一代藝術家不僅能夠在這里汲取成果,而且還有偉大的道路上的經驗、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想象力所集中的主要領域中的非常有趣和驚人的探索經驗。”
在譯文中,我兼顧了語言的生動流暢和準確性,盡可能貼切體現斯氏著作高超的文學性和引人入勝的藝術探索。同時,注重了現代性,將書中大量的劇作名、主人公名、人名、地名、表演用語等盡量按當代通行用語譯出。此外,我對一些中國讀者不熟悉的典故和文化背景加了譯者注。
此次翻譯工作,由我一人獨自承擔,耗時一年半始告完成。雖有多本斯氏著作翻譯的經歷,仍深感生動準確體現斯氏著述風格之不易。可以說,我是在不斷琢磨體會中,在推敲改動中,迫近斯氏著作的原貌。現在,我將它奉獻在廣大讀者面前,與大家一起去感受偉大藝術家那顆高尚、純潔、熾熱的心。
楊衍春 2017年5月于北師大
我的藝術生涯 目錄
3道路上的經驗О.Н.葉夫列莫夫
11幸福之書И.索洛維耶娃
47版序言
49第二版序言
表演事業的童年時期
3固執
11馬戲
19木偶劇院
22意大利歌劇
27惡作劇
32學習
37小劇院
44初次登臺
52生活中的演藝活動
58音樂
67戲劇學校
表演事業的少年時期
81阿列克謝耶夫劇團
90競爭者
94空缺期
表演事業的青年時期
111莫斯科藝術文學協會
114個演出季
122幸福的偶然性
127自制力
131后退兩步
135當飾演惡人時,就要尋找他的善良之處
138特點
142新的疑惑
147梅寧根劇團
151匠藝式的經驗
155次執導戲劇
158自己的成就
161結識列夫·托爾斯泰
168觀眾的好評
174癡迷于導演任務
180與職業演員合作的經驗
188《奧賽羅》
199都靈城堡
203《沉鐘》
209意義重大的一次會面
216在莫斯科藝術劇院開張之前
232個演出季開始
238劇院演出的歷史—生活系列
244幻想作品系列
251象征主義和印象主義系列
253直覺和情感系列
261契訶夫的到來——《萬尼亞舅舅》
266在克里米亞巡演
270《三姊妹》
275初次去彼得堡巡演
281去外省巡回演出
283莫洛佐夫和劇院的落成
287社會—政治系列
292М.高爾基
297《在底層》
303生活系列取代了直覺和情感
306歷史—生活系列取代了直覺和情感
311《櫻桃園》
324位于波瓦爾斯卡婭的實驗劇團
334次國外巡演
表演事業的成年時期
341發現早已盡人皆知的真理
353《生活的戲劇》
359薩茨和蘇烈爾日茨基
362黑絲絨
369《人之一生》
373在梅特林克家做客
377《村居一月》
384鄧肯和克雷
398實施“體系”的經驗
403藝術劇院實驗劇團
414白菜文娛表演會和“蝙蝠”
420演員要善于講話
427革命
432意外的災難
435《該隱》
440大劇院歌劇實驗劇團
449出發與歸來
459總結與未來
469注釋
573人名索引
我的藝術生涯 節選
固執
我于1863年出生在莫斯科,也就是兩個時代交界期。我還記得農奴制廢除之后留下的殘跡,脂油蠟燭、卡塞燈、四輪馬車、轎式馬車、信函、火石槍、類似于玩具的小炮。我眼看著在俄羅斯出現了鐵路及特別快車、輪船,還有電探照燈、汽車、飛機、無畏艦、潛艇、有線電話、無線電話、無線電報機、十二英寸口徑的大炮。就這樣,從脂油的蠟燭到電探照燈,從四輪馬車到飛機,從帆船到潛水艇,從信函到無線電報,從火石槍到貝瑞塔步槍,從農奴制到布爾什維克和共產主義。各種不同生活真正從根本上發生著變化。
我的父親謝爾蓋·弗拉基米羅維奇·阿列克謝耶夫是一個土生土長在莫斯科的俄羅斯人。曾經是一名制造商和工廠主。我的母親葉麗扎維塔·瓦西里耶夫娜·阿列克謝耶娃是一個俄法混血,是當時到彼得堡參加巡回演出的巴黎著名演員瓦爾麗雅的女兒。瓦爾麗雅嫁給了一個富有的芬蘭采石礦主瓦西里·阿布拉馬維奇·雅科夫列夫,舊冬宮廣場上的亞歷山大圓柱。正是他建造的。但沒過多久,女演員瓦爾麗雅就與他離婚了,留下了兩個女兒:我的媽媽和姨媽。雅科夫列夫迎娶了Б女士,一個土耳其人和希臘人的混血女子,并且將照顧自己女兒的事情交給了她。他們家的房子蓋得頗有貴族派頭。顯然這里體現了雅科夫列夫新妻子從自己母親宮廷那里承襲下來的宮廷習慣。她的母親原來是蘇丹眾多妻子中的一個。老頭Б將她從后宮偷走,藏到箱子里,然后把箱子當作普通行李辦理了托運。當船離開碼頭,行駛到海中央時,人們打開了箱子,放出了后宮受迫害的人。無論是雅科夫列娃,還是她那位嫁給我叔叔的妹妹,都喜歡上流社會的生活。她們常常設宴擺席,舉辦舞會。
60年代和70年代的莫斯科人和彼得堡人都熱衷于跳舞。在舞蹈季,每天都舉辦舞會。年輕人常常一個晚上要去兩到三處參加舞會。我對這些舞會記憶猶新。客人們魚貫而入,還有穿著華麗服飾,鞍前馬后的仆人們。在房屋對面的街道上點燃了一堆堆篝火,周圍擺滿了為車夫準備的食物。在房屋的底層還為來訪的隨從準備了晚飯。賓客們炫耀著漂亮的鮮花、服飾,女士們胸前和脖子上的鉆石閃閃發光。喜歡算計別人財富的人在計算這些鉆石的價值。那些感到寒酸的人在這種奢華氛圍中感覺自己很不幸,似乎因自己的貧窮而羞愧不已。貴婦們昂首挺胸,儼然感覺自己是舞會上的女王。八人舞會不僅舞步奇特,而且舞會舉辦者還為跳舞者準備了豐富禮物和獎品。通常舞會一直持續到早晨五點,經常在第二天天明時才結束。之后,年輕人換好衣服,直接從舞會去辦公地或者辦公室上班。
我的父親和母親不喜歡上流社會的生活,只是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才會去。他們是不愛出門的人。母親在兒童間度過自己的一生,她為我們——她的十個孩子奉獻了一切。
父親一直到結婚那一天,都與我的祖父睡在一張床上。祖父向來以墨守成規的生活方式而著稱,這是他從曾祖父那里繼承下來的。曾祖父是雅羅斯拉夫爾的一個種菜農民。父親結婚后才搬到了自己的婚床上,一直到生命終止都睡在上面,他是在這張床上去世的。
我的父母從年輕到暮年都恩愛有加。他們非常喜歡自己的孩子,千方百計與他們在一起。回想起遙遠的過去,記得*清晰的一件事就是我的洗禮儀式。當然,我是根據奶媽的敘述在想象中形成的印象。對遙遠的過去另一個清晰的回憶則與我的**次舞臺表演有關。這件事發生在離莫斯科三十俄里之外,雅羅斯拉夫爾鐵路線上的塔拉索夫卡小站附近的留比莫夫卡莊園里。演出就在莊園院內的一個不大的廂房里舉行。在幾乎快要倒塌的房子的拱門處搭了一個小舞臺,還有一塊方格毛毯做幕布。按慣例,表演內容是生動活潑的《一年四季》。我當時三四歲,扮演冬天的角色。通常在這些情形下,在舞臺中間擺放著一棵砍下來的小松樹,四周用碎棉花裹住。我坐在地板上,身穿皮衣,頭戴皮帽,綁著白毛的長胡須和向上翹的小胡子。也不知道應當往哪看,需要做什么。在舞臺上毫無意義的無所事事使我很不自在,或許在那時我已經不自覺地體會到了這種感覺。從那時起到今天,我都非常恐懼在舞臺上的這種感覺。在我所青睞的掌聲過后,我應觀眾之邀返場,我需要在舞臺上完成另一個動作。有人在我面前點燃了隱藏在代表篝火的樹枝中的蠟燭,我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佯裝扔進火中。
“你明白嗎?佯裝,而不是真扔!”有人告訴我。
這時,嚴厲禁止將木頭靠近火堆。但我覺得,這一切都毫無意義。“如果我可以真正將木塊放到火堆中,那為什么要佯裝扔呢?”
幕布還沒有拉開,我就已經興趣盎然、充滿好奇地手拿木塊伸進了火堆中。我覺得這完全是自然的、符合邏輯的行為,這樣才有意義。當然,棉花燃燒起來,突然著火了。大家都慌神了,喊叫聲一片。
有人抱起我,穿過一個院子,帶到了兒童間,我號啕大哭。
那天晚上之后,在我的內心一方面對成功的喜悅、有意義地待在舞臺上及在舞臺上的行為留下了印象;另一方面對失敗的不悅、笨拙的無所事事及毫無意義地坐在觀眾面前也留下了印象。
就這樣,我的**次登臺以失敗而告終。這件事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我太固執。一段時間,尤其在我幼年時期,這種固執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在某種程度上,我天生固執的性格對我的演員生涯既有不好影響,也有好的影響。這就是我要著重講述固執的原因。我必須與固執作斗爭。這種斗爭在我的內心留下了鮮活的回憶。 P3-5
我的藝術生涯 作者簡介
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俄蘇杰出的戲劇藝術家,世界的戲劇和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他自幼酷愛戲劇,曾組建劇團,擔任導演與演員,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他創立了世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戲劇表演體系,為戲劇表演和演員培養開創了一條道路,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巨大的影響。《我的藝術生涯》、《演員自我修養》(、二部)以及續篇《演員創造角色》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重要的著作,也是斯氏體系精華所在。
楊衍春,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俄語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俄語語言學、普通語言學。先后出版專著《博杜恩·德·庫爾德內語言學理論研究》《現代語言學視角下的博杜恩·德·庫爾德內語言學思想》,編著《基礎俄語》《自助俄語》,譯有《演員自我修養》(部)、《演員創造角色》、《普通語言學論文選集》、《音位學原理》,并發表與專業有關的論文多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