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5594
- 條形碼:9787520305594 ; 978-7-5203-0559-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 本書特色
本書正面探討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嘗試描述和分析“法治中國”不同于西方現代法治及其道路的本色與基調。本書首先對中西法律文化、中西法治模式展開全方位比較,將滲透在現代法治話語背后的“西方中心論”和普適法治觀剖出細看,舉凡傳統觀念、文化影響、宗教元素等熔于一爐加以討論。繼而回顧近代以來中國法治現代化發展的曲折歷程,借以探析法律制度與實踐的歷時性智慧。再者,從實證考察和理論歸納之雙重視角,總結出中國法治的八大模式特征和實踐路徑,*后提出從實然到應然:中國法治邁向法治中國的結論。
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 內容簡介
本書正面探討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嘗試描述和分析“法治中國”不同于西方現代法治及其道路的本色與基調。本書首先對中西法律文化、中西法治模式展開全方位比較,將滲透在現代法治話語背后的“西方中心論”和普適法治觀剖出細看,舉凡傳統觀念、文化影響、宗教元素等熔于一爐加以討論。繼而回顧近代以來中國法治現代化發展的曲折歷程,借以探析法律制度與實踐的歷時性智慧。再者,從實證考察和理論歸納之雙重視角,總結出中國法治的八大模式特征和實踐路徑,*后提出從實然到應然:中國法治邁向法治中國的結論。
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 目錄
序言充滿希望的法治中國(1)
**章中西法律文化比較(1)
**節中國文明的特質與中華法系(2)
一中國文明的特質(2)
二中華法系的形成(16)
三中華法系的特征及影響(19)
第二節道德、法律、宗教三元互補與社會和諧穩定(26)
一基本范疇(26)
二法律與道德的關系(29)
三法律(國法)與宗教(教規)的關系(34)
四法律、道德、宗教三元互補、內在聯系的社會穩定結構(44)
第三節儒釋道思想影響下的中國法律文化(49)
一儒家思想影響下的中國法律文化(49)
二道家思想對中國法律文化的影響(69)
三佛教思想對中國法律文化的影響(75)2
第四節中西法律文化的各自象征:獬豸VS正義女神(81)
一中國古代法律的象征———獬豸(81)
二西方法律文化的象征———正義女神(88)
三獬豸和正義女神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90)
第五節中西法律文化的綜合比較:統而有序VS散而民主(92)
一西方法律文化的基本特點(92)
二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性比較:認識路徑與治理方法(97)
三中西法律文化的共通性比較:法治悖論與矛盾發展(122)
四小結:統而有序的中國法律文化VS散而民主的西方法律文化(126)
第二章中西法治模式比較(129)
**節中國與西方“法治”歷史闡釋的對立與超越(129)
一問題的提出:后發國家“法治”窘境之解讀(129)
二西方歷史哲學的神話:從維柯到雅斯貝斯(134)
三進步/停滯的歷史“幻象”與法治啟蒙話語(145)
四中國法治的“古今中外”問題與歷史反思(153)
五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東亞文明發展之路(162)
第二節世界法治的一般性與中國法治的特殊性(167)
一世界法治的一般性研究(167)
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3
二中國法治的特殊性研究(173)
第三節英法德美日新六國法治模式比較(175)
一英國的“法律至上”法治模式(176)
二法國的“公選公決”法治模式(184)
三德國的“法治國”法治模式(188)
四美國的“憲政分權”法治模式(192)
五日本的法治模式(201)
六新加坡的法治模式(205)
第四節中西法律文化的各自象征:獬豸VS正義女神(81)
一中國古代法律的象征———獬豸(81)
二西方法律文化的象征———正義女神(88)
三獬豸和正義女神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90)
第五節中西法律文化的綜合比較:統而有序VS散而民主(92)
一西方法律文化的基本特點(92)
二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性比較:認識路徑與治理方法(97)
三中西法律文化的共通性比較:法治悖論與矛盾發展(122)
四小結:統而有序的中國法律文化VS散而民主的西方法律文化(126)
第二章中西法治模式比較(129)
**節中國與西方“法治”歷史闡釋的對立與超越(129)
一問題的提出:后發國家“法治”窘境之解讀(129)
二西方歷史哲學的神話:從維柯到雅斯貝斯(134)
三進步/停滯的歷史“幻象”與法治啟蒙話語(145)
四中國法治的“古今中外”問題與歷史反思(153)
五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東亞文明發展之路(162)
第二節世界法治的一般性與中國法治的特殊性(167)
一世界法治的一般性研究(167)
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3
二中國法治的特殊性研究(173)
第三節英法德美日新六國法治模式比較(175)
一英國的“法律至上”法治模式(176)
二法國的“公選公決”法治模式(184)
三德國的“法治國”法治模式(188)
四美國的“憲政分權”法治模式(192)
五日本的法治模式(201)
六新加坡的法治模式(205)
第三章中國法治的現代發展(211)
**節法制現代化與發展理論(211)
一法制現代化釋義(211)
二法制現代化的基本模式(217)
三法治意識形態的時空敘事(222)
第二節中國法治發展的歷史道路及其特征(234)
一中國現代法制的起步(234)
二中國法治的現代發展及其特征(241)
第三節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發展(247)
一社會主義法治的恢復建設期(1978—1996年)(247)
二社會主義法治的快速發展期(1997—2011年)(253)
三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期(2012年至今)(264)
四新時期法治發展的必然性分析(268)
第四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與法治體系(270)
**節法治靠得。ǎ玻罚玻
一人治好還是法治好?(272)
二從法制到法治(275)
第二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281)
一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根本的保證(282)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法治的根本制度保障(288)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法治的行動指南(293)
第三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309)
一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310)
二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319)
三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324)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327)
五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331)
第四節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337)
一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337)
二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339)
三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41)
第五章中國法治的模式特征和法治中國實現(346)
**節中國法治的模式特征(346)
一協商型法治(347)
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5
二權力主導型法治(352)
三意識形態型法治(358)
四建構型法治(363)
五混合型法治(367)
六開放型法治(371)
七漸進型法治(373)
八學習型法治(378)
第二節法治中國的實現原則(382)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383)
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384)
三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85)
四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386)
五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387)
第三節結語(388)
展開全部
中國法治的道路與特色 作者簡介
馮玉軍,男,1971年出生,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碩士工作委員會主任。同時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社會轉型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臺灣法律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孔子新漢學計劃”中方指導教授,中國立法學研究會秘書長,法治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朝陽法律評論》主編等。獲評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第七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和首屆“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