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環境化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443298
- 條形碼:9787511443298 ; 978-7-5114-432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化學 本書特色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化工環境系列之一,介紹了環境中的污染物在不同介質中存在、遷移、轉化、歸趨的現象,并從化學的角度給予解釋。內容主要包括水環境化學、大氣環境化學、土壤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化學。
環境化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化工環境系列之一,介紹了環境中的污染物在不同介質中存在、遷移、轉化、歸趨的現象,并從化學的角度給予解釋。內容主要包括水環境化學、大氣環境化學、土壤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化學。
環境化學 目錄
**章緒論(1)
**節環境問題概述(1)
一、歷史上出現的環境問題(1)
二、環境化學的定義及特點(8)
第二節環境化學的發展趨勢(11)
一、優先發展領域(11)
二、重大交叉領域(18)
第二章水環境化學(21)
**節水分子的結構及其特異性(21)
一、水分子的結構(21)
二、水的特異性(22)
第二節天然水的組成及化學特性(25)
一、天然水的組成(25)
二、天然水的化學特征(29)
三、天然水體化學(29)
第三節水中無機物的遷移轉化(48)
一、沉淀溶解(48)
二、吸附(56)
三、絮凝-凝聚(61)
四、氧化-還原(64)
習題(72)
第三章大氣環境化學(73)
**節大氣層的結構和性質(73)
一、大氣的組成及垂直結構(73)
二、氣團的絕熱過程和干絕熱直減率(76)
三、逆溫現象(78)
第二節大氣中的化學反應(79)
一、大氣中的光化學反應(79)
二、大氣中自由基的測量(82)
第三節大氣中的污染源與污染物(86)
一、大氣污染的類型(86)
二、大氣污染源與污染物(87)
三、大氣污染物源解析技術(88)
四、我國大氣污染現狀(91)
第四節大氣顆粒物(93)
一、大氣顆粒物的特性及來源(93)
二、大氣顆粒物的形成機制(97)
三、大氣顆粒物的去除(98)
四、大氣氣溶膠特性研究方法(99)
第五節大氣污染物的化學轉化(102)
一、二氧化硫的轉化(102)
二、氮氧化物的轉化(105)
三、碳氫化物的轉化(106)
第六節幾種代表性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108)
一、溫室效應(108)
二、臭氧層破壞(111)
三、酸雨(115)
四、光化學煙霧(119)
五、霧霾(122)
第七節大氣污染控制化學(127)
一、含硫化合物的控制化學(127)
二、含氮化合物的控制化學(131)
三、同時脫硫脫硝技術(133)
習題(138)
參考文獻(139)
第四章土壤環境化學(140)
**節土壤的形成、結構及其組成(140)
一、土壤的形成過程(140)
二、土壤的剖面結構(141)
三、土壤的組成(142)
第二節土壤的主要性質(144)
一、土壤膠體(144)
二、土壤酸堿性(149)
三、土壤的緩沖性能(152)
四、土壤的氧化還原性(153)
第三節土壤環境污染(157)
一、土壤污染的定義和特征(157)
二、土壤污染源和污染物分類(158)
第四節土壤重金屬污染處理(161)
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來源與危害(161)
二、土壤重金屬的化學形態及環境行為(164)
三、典型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遷移和轉化(171)
第五節土壤中農藥污染處理(180)
一、土壤農藥污染現狀、來源及危害(180)
二、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擴散(182)
三、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轉化途徑(187)
第六節土壤石油污染處理(190)
一、土壤石油污染現狀、途徑及危害(190)
二、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192)
第七節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研究現狀(195)
一、土壤污染修復技術(195)
二、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篩選方法(202)
三、土壤污染修復治理技術發展趨勢(204)
習題(205)
參考文獻(206)
第五章環境生物化學(207)
**節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遷移(207)
一、生物富集(207)
二、生物積累(208)
三、生物放大(208)
第二節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轉運(209)
一、吸收(209)
二、分布(210)
三、排泄(210)
四、蓄積(211)
第三節生物膜基本理論(212)
一、生物膜的組成、結構、功能及性質(212)
二、生物膜的微生物相(214)
三、物質通過生物膜方式(215)
第四節污染物的微生物轉化與降解(216)
一、微生物對物質降解與轉化的特點(217)
二、影響微生物對物質降解轉化作用的因素(218)
三、耗氧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221)
四、有毒有機污染物質的微生物降解機理(225)
第五節污染物的生物毒性(242)
一、毒物危害性及影響因素(242)
二、單一毒性作用分類及評價指標(244)
三、聯合毒性作用的分類和評價方法體系(246)
四、毒物作用的生物化學機理(249)
習題(253)
參考文獻(253)
附表25℃條件下的碳酸平衡系數(254)
**節環境問題概述(1)
一、歷史上出現的環境問題(1)
二、環境化學的定義及特點(8)
第二節環境化學的發展趨勢(11)
一、優先發展領域(11)
二、重大交叉領域(18)
第二章水環境化學(21)
**節水分子的結構及其特異性(21)
一、水分子的結構(21)
二、水的特異性(22)
第二節天然水的組成及化學特性(25)
一、天然水的組成(25)
二、天然水的化學特征(29)
三、天然水體化學(29)
第三節水中無機物的遷移轉化(48)
一、沉淀溶解(48)
二、吸附(56)
三、絮凝-凝聚(61)
四、氧化-還原(64)
習題(72)
第三章大氣環境化學(73)
**節大氣層的結構和性質(73)
一、大氣的組成及垂直結構(73)
二、氣團的絕熱過程和干絕熱直減率(76)
三、逆溫現象(78)
第二節大氣中的化學反應(79)
一、大氣中的光化學反應(79)
二、大氣中自由基的測量(82)
第三節大氣中的污染源與污染物(86)
一、大氣污染的類型(86)
二、大氣污染源與污染物(87)
三、大氣污染物源解析技術(88)
四、我國大氣污染現狀(91)
第四節大氣顆粒物(93)
一、大氣顆粒物的特性及來源(93)
二、大氣顆粒物的形成機制(97)
三、大氣顆粒物的去除(98)
四、大氣氣溶膠特性研究方法(99)
第五節大氣污染物的化學轉化(102)
一、二氧化硫的轉化(102)
二、氮氧化物的轉化(105)
三、碳氫化物的轉化(106)
第六節幾種代表性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108)
一、溫室效應(108)
二、臭氧層破壞(111)
三、酸雨(115)
四、光化學煙霧(119)
五、霧霾(122)
第七節大氣污染控制化學(127)
一、含硫化合物的控制化學(127)
二、含氮化合物的控制化學(131)
三、同時脫硫脫硝技術(133)
習題(138)
參考文獻(139)
第四章土壤環境化學(140)
**節土壤的形成、結構及其組成(140)
一、土壤的形成過程(140)
二、土壤的剖面結構(141)
三、土壤的組成(142)
第二節土壤的主要性質(144)
一、土壤膠體(144)
二、土壤酸堿性(149)
三、土壤的緩沖性能(152)
四、土壤的氧化還原性(153)
第三節土壤環境污染(157)
一、土壤污染的定義和特征(157)
二、土壤污染源和污染物分類(158)
第四節土壤重金屬污染處理(161)
一、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來源與危害(161)
二、土壤重金屬的化學形態及環境行為(164)
三、典型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遷移和轉化(171)
第五節土壤中農藥污染處理(180)
一、土壤農藥污染現狀、來源及危害(180)
二、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擴散(182)
三、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轉化途徑(187)
第六節土壤石油污染處理(190)
一、土壤石油污染現狀、途徑及危害(190)
二、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192)
第七節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研究現狀(195)
一、土壤污染修復技術(195)
二、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篩選方法(202)
三、土壤污染修復治理技術發展趨勢(204)
習題(205)
參考文獻(206)
第五章環境生物化學(207)
**節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遷移(207)
一、生物富集(207)
二、生物積累(208)
三、生物放大(208)
第二節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轉運(209)
一、吸收(209)
二、分布(210)
三、排泄(210)
四、蓄積(211)
第三節生物膜基本理論(212)
一、生物膜的組成、結構、功能及性質(212)
二、生物膜的微生物相(214)
三、物質通過生物膜方式(215)
第四節污染物的微生物轉化與降解(216)
一、微生物對物質降解與轉化的特點(217)
二、影響微生物對物質降解轉化作用的因素(218)
三、耗氧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221)
四、有毒有機污染物質的微生物降解機理(225)
第五節污染物的生物毒性(242)
一、毒物危害性及影響因素(242)
二、單一毒性作用分類及評價指標(244)
三、聯合毒性作用的分類和評價方法體系(246)
四、毒物作用的生物化學機理(249)
習題(253)
參考文獻(253)
附表25℃條件下的碳酸平衡系數(254)
展開全部
環境化學 作者簡介
蘭州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農林廢棄物在環境工程領域內的應用;農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