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靈魂的時刻-惠特曼散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83042
- 條形碼:9787536083042 ; 978-7-5360-8304-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靈魂的時刻-惠特曼散文選 本書特色
惠特曼是美國的偉大詩人,亦是出色的散文家。本書是我國迄今收集惠特曼散文全面的版本,直接從《惠特曼文集》編譯而成,其中許多文章當為我國首譯,有政治、文化與文學的論說散文,也有捕捉人性耀眼光輝,融入多姿多彩大自然的感悟篇章。通過惠特曼的散文,通過他筆下的政治和美學,我們思考人,走向人。
靈魂的時刻-惠特曼散文選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迄今收集惠特曼散文全面的版本。惠特曼的寫作本身極具個人化, 文字也因之而真實、獨特、純粹,如其本然。雖然詩名更盛,但無可否認,惠特曼亦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
靈魂的時刻-惠特曼散文選 目錄
自然與民主——道德
亞伯拉罕·林肯之死
《草葉集》初版序言
《就像一只自由飛翔的大鳥》序言
建國百周年版序言
民族性——(可是) .
愛默生的著作(它們的陰影)
冒險嘗試一個古老的主題 .
英國文學
依然存在的匱乏和需要
我們杰出的訪客
作為詩歌的圣經
民主遠景 .
第二輯 自傳與內戰時的經歷
幸福時刻的指令
回答一位固執朋友的詢問 .
族譜——范·威爾瑟和惠特曼 .
古老的惠特曼與范·威爾瑟墓地
母系的家產 .
兩個古老家族的家居生活
巴門諾克,我在此地度過我的青少年時光
我的**本讀物——拉法耶特
印刷所——老布魯克林
成長——健康——工作
對渡口的激情 .
百老匯景觀 .
乘坐公共馬車出行及當時的馬車夫 .
戲劇和歌劇 .
八年之中 .
性格的來源——結果——1860年
分裂戰爭的爆發
1861年7月,布爾溪戰
暫時的昏迷過去——另外的事發生了
深入前線
弗雷德里克斯堡**次戰役后
回到華盛頓
受傷留在田野里五十小時
醫院景象和人們
月下白宮 .
軍用醫院的病房
康州案
兩個布魯克林男孩 .
來自錢斯勒斯維爾的傷員 .
一周前的一場夜戰 .
無名勇士
一些抽樣
重傷員——年輕人
一個紐約州的士兵
自辦的音樂會
一位威斯康辛州軍官之死
靜夜的漫步 .
士兵的精神特征 .
華盛頓附近的牛群
醫院的困惑
深入前線 .
發放補助金 .
弗吉尼亞 .
1864年之夏 .
英雄之死
醫院景象——事件 .
一個美國兵
南軍戰俘 .
逃 兵 .
戰爭地獄場景之一瞥
禮物——金錢——歧視 .
備忘錄中的條目
來自布爾溪第二戰的一名傷員
一間模范醫院 .
南方逃兵
就職典禮
天氣——也在同情這些時代嗎?
就職舞會 .
一個有古風的美國人 .
謝爾曼軍隊的歡呼——它的突然中斷
沒有好的林肯畫像 .
一位賓夕法尼亞士兵的死
軍隊歸來
兩兄弟,一個南軍,一個北軍 .
一些悲慘的傷情
醫院關閉
“ 顫 栗 ”
三年總結
百萬死者
空白段落 .
第三輯 自然筆記
進入新的主題
進入一條長長的農場小路
致清泉和溪流
初夏的起床號 .
午夜遷徙的鳥群 .
大黃蜂 .
杉樹果
夏天的景象以及懶散
日落的芳香——鵪鶉的歌聲——隱居的畫眉
池塘邊一個七月的下午
蝗蟲和螽斯
一棵樹的功課 .
秋天的側面
天空——日夜——幸福
色彩——一個對比
一八七六年十一月八日 .
烏鴉和烏鴉
海邊的一個冬日 .
海邊的幻想 .
兩小時的冰海航行 . .
春天前奏曲——娛樂
人類的怪癖之一 .
敞開的大門 .
普通的大地,土壤 .
鳥和鳥和鳥
星光燦爛的夜晚 .
毛蕊花和毛蕊花 .
遠處的聲響 .
裸身日光浴 .
橡樹和我 .
二月天 .
草地鷚 .
橡樹下的思想—— 一個夢 .
紅花草和干草的芳香 .
一只陌生的鳥 .
鳥鳴 .
我們三個 .
哈得孫河上的短途旅游 .
一個典型的流浪者家庭 .
靈魂的時刻 .
稻草色的普緒客及其他 .
忽略已久的禮貌 .
渡口與河上的景色——去年冬天的夜晚 .
瓦爾特·杜蒙和他的勛章
一個美好的下午,四點到六點 .
盛夏的日與夜
在臥鋪上 . .
大草原和一篇沒有發布的演說 .
一個自大的“發現” .
美國的脊梁 .
丹佛印象 . .
西班牙峰——平原上的傍晚 .
美國的獨特景色 .
地球上*重要的河流 .
大草原的類比——樹的問題 .
密西西比河谷的文學
西部女人 .
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
埃德加·坡的意義 .
貝多芬的七重奏
林中悠游 .
女低音 .
更好地觀看尼亞加拉瀑布
與瘋人在一起的星期天
柏樹果一樣的名字
托馬斯·卡萊爾之死
給四詩人的獻禮
米勒的畫
鳥,以及一個忠告
我的摘記簿抽樣
又是本地的沙子和鹽
老年的發現
終于拜訪了愛默生
康科德其他記事
波士頓廣場——再憶愛默生
奧西恩之夜——*親密的朋友們
只是一艘新渡船
朗費羅之死
我們置身其中的大動亂
在愛默生墓前
現在寫寫自己
嘗試讀一本書之后
*后的自白——文學考驗
附錄:惠特曼年表
靈魂的時刻-惠特曼散文選 節選
《文學館 靈魂的時刻:惠特曼散文選》: 十一點鐘的時候,在嚴重的疾病狀態下,我收集起自我*初的主要著作《草葉集》出版以后不久剩余下來的散文和詩歌——這些作品有新有舊——它們幾乎全部寫于過去身體健康之時(盡管有很多憂郁之作,使得這本書幾乎成了死亡之書)——在它前面配有*新結集的小小的《雙溪集》,現在我把它們發放出去,以現在的雜合集形式體現出來,部分地作為我的獻禮和衷情來慶祝時間的面貌,我們新世界**個建國百周年——也作為乳糜和營養品,獻給那個品行端正、堅不可摧的聯邦,它同樣代表了一切,是未來許多個建國百周年的母親。 即便作為我們美國的興盛和證明——同樣或者尤其作為紀念品,我以至高的驕傲和歡樂之情,保留了我那些特殊的有關死亡與永恒的圣歌*,為現在與過去的一切裝點上*后一道色彩。它們原本是作為一切的終結與調和而寫的;那也將是它們*后的作用。 出于某種原因——還不能夠解釋或是在我的心里尚不確定,但卻隱秘地使之愉悅與滿足的原因——我毫不猶豫地在這卷書中體現并貫穿了兩條明顯有別的脈絡或者是地層——政治是其一,另一個便是有關永恒的沉思。同樣,現今這本書便有了散文和詩歌兩種形式。于是,在小小的插曲之后,這本書大致分成這兩個在主題和處理上乍看十分不同的部分。尤其有我十分珍視的三點意思,我始終以多種形式一再重復,以便讓讀者反復看見:**,新世界民主真正的生長特征從此將在優秀的文學、藝術與宗教表達中大放異彩,遠勝過各種共和形態、普選和頻繁選舉(盡管這些也說不出的重要)。第二,合眾國至關重要的政治使命是實際解決和調停兩套權力的問題——使各個州的特權融合起來,達成完全的一致和互相連接,具有不可或缺的集中和統一——全國一體的權威——亦即無情的、永遠包容一切又高于一切、在這個方面絲毫不讓的至高無上的聯邦。第三,在今天普遍的烏煙瘴氣之中,難道我們沒有清楚地看見帶有*壯麗的堅不可摧的象征的兩個希望的支柱嗎?——一個是,到處可見的美國政治與社會的病態事實,只不過是暫時的,是我們無限的生長推動力的副產品,是肥沃土地上一年生的繁茂野草,而不是那主要的、持久的、多年生的東西。另一個是,美國迄今為止一百年的經驗,只是一種準備,是它的青春期——這個聯邦只有從現在起(亦即從內戰以后)才開始充分展開它的民主生涯。 對于這本書里的全部詩歌與散文(根本沒有注意年代順序,只是讓原始日期和在當時的熱情與印象中匆忙提及的東西,混亂地堆在一起,沒有費心加以改動),我的前一《文學館 靈魂的時刻:惠特曼散文選》《草葉集》里的詩篇,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深層土壤或是基礎,從其中,也僅僅是從它里面,才生長出這些后來的篇章那更為明確的根須與主干。(如果說前者僅僅顯示了生理學,那么現在的這本書,盡管有大致同樣的起源,卻明顯無疑地顯示了病理學,而這是相當可靠地來自前者的派生物。) 前一部主要作品是在我的健康與力氣處于旺盛階段的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寫的,那時我沉思出生與生活,將我的思想包裹在畫面、日子、當時的事件之中,給予它們明確的位置和特性——使之浸透了自豪的熱烈和自由的無畏,為了將尚未誕生的美國從重重束縛、迷信,以及過去亞洲與歐洲那所有漫長、頑固而令人窒息的反民主權威中解放出來,這是必不可少的——我內在的意圖是超脫人為的法規與助力,表現一個人的自我那永遠具體、復合、累積的天性料。 由于美國迄今和未來一段時期仍處于形成狀態中,我將詩歌與文章作為營養和影響遺留下來,以助于真正的消化和加強,尤其是為美國各州提供它們*為需要而我認為在文學中還沒有怎么供應的東西,也就是說,向它們或開始向它們清晰地展示它們自身,以及它們的目的。因為盡管所有時代與國家的主要特點在于它們的相似之處,甚至在承認進化的同時,它們在本質上也是一樣的,這個共和國就其成員或作為一個緊密團結在一起的國家來說,都存在著某些至關重要的東西,要特別鮮明地突出出來,并抵達現代人性的頂點。而這些東西恰恰是它在道德與精神上鮮有認識的——(盡管,足夠奇怪的是,它同時卻在忠實地依據它們來行動。) ……
靈魂的時刻-惠特曼散文選 作者簡介
作者:沃爾特·惠特曼(1819-1892),美國現代詩歌之父。生于東海岸長島,歷經了美國廢除奴隸制的南北戰爭時代,當過排字工人、小學教師、新聞工作者,編過地方報紙,做過木匠、泥水匠、抄寫員等,內戰時期還曾做過戰地醫院的義務護理員。他以獨特的自由體詩,揭露奴隸制的罪惡,謳歌民主革命和工業進步,贊頌人的權利和尊嚴,贊頌自然、勞動和創造,贊頌人類的光輝遠景。這些詩,收集于傾其一生努力營造的詩集《草葉集》中。著有《惠特曼全集》。 譯者:馬永波,1964年生,著名學者,詩人,翻譯家,文藝學博士后,《讀者》簽約作家。20世紀80年代末致力于西方現當代文學的翻譯與研究,系英美后現代主義詩歌的主要翻譯家和研究者,填補了相關研究空白。出版著譯《1940年后的美國詩歌》《1950年后的美國詩歌》《1970年后的美國詩歌》等60余部。現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學,主要學術方向:中西現代詩學、后現代文藝思潮、生態批評。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