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基于生態系統的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795344
- 條形碼:9787502795344 ; 978-7-5027-9534-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于生態系統的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理論與實踐 本書特色
海島系指四面環海水并在高潮時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在我國管轄海域中,散布大小近萬個海島,海島岸線總長約16700km,總面積近
8×104km2,這些海島不僅是我國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重要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和載體。
我國海島開發利用的歷史源遠流長,海島的資源、環境、經濟、軍事、權益等價值早就被認知并利用。據王琪等(2011)研究,我國海島的開發利用經歷了漁獲采拾、舟楫漁鹽獲取、航運軍事利用以及綜合利用等幾個階段,開發方式與開發對象隨著時代變遷而發展。
由張志衛、豐愛平、吳桑云、馬德毅主編的《基于生態系統的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理論與實踐》綜合了項目研究團隊多年來對我國海島資源環境特征、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技術、海島與保護利用政策及海島保護規劃示范應用的研究成果。全書分為3篇,共12
章。**篇為緒論篇,主要對我國海島生態系統及開發保護概況進行描述。第2篇為技術篇,分析了我國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的總體框架,對海島保護規劃編制的主要技術方法進行介紹,重點闡述了無居民海島功能分類判別技術、可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分區技術、海島生態管理與監測技術、海島規劃中遙感技術的應用、海島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等;第3篇為應用篇,介紹了上述主要技術應用與實現過程。
基于生態系統的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海島系指四面環海水并在高潮時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在我國管轄海域中,散布大小近萬個海島,海島岸線總長約16 700 km,總面積近8×104 km2,這些海島不僅是我國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重要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和載體。我國海島開發利用的歷史源遠流長,海島的資源、環境、經濟、軍事、權益等價值早就被認知并利用。據王琪等(2011)研究,我國海島的開發利用經歷了漁獲采拾、舟楫漁鹽獲取、航運軍事利用以及綜合利用等幾個階段,開發方式與開發對象隨著時代變遷而發展。本書綜合了項目研究團隊多年來對我國海島資源環境特征、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技術、海島與保護利用政策及海島保護規劃示范應用的研究成果。全書分為3 篇,共12 章。第1 篇為緒論篇,主要對我國海島生態系統及開發保護概況進行描述。第2 篇為技術篇,分析了我國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的總體框架,對海島保護規劃編制的主要技術方法進行介紹,重點闡述了無居民海島功能分類判別技術、可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分區技術、海島生態管理與監測技術、海島規劃中遙感技術的應用、海島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等;第3 篇為應用篇,介紹了上述主要技術應用與實現過程。
基于生態系統的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理論與實踐 目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