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策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2040849
- 條形碼:9787312040849 ; 978-7-312-04084-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策略研究 本書特色
楊軍*,張德元主編的《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策略研究/中國當代農村發展論叢》為“中國當代農村發展論叢”之一。本書以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為基礎,對國內外的相關理論和文獻進行簡要回顧與總結,通過比較分析國內外城鄉一體化探索實踐的差異與系統分析安徽城鄉一體化歷史進程、靜態分析安徽城鄉一體化措施經驗成效與動態分析問題成因機理、定性分析現狀趨勢要求與定量分析測度問卷評價、從理論層面研究內涵特征機制與從對策層面研究路線措施保障等方式手段,試圖對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特別是結合新型城鎮化在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這一時代背景,進行較為深入的系統研究。全書從城鄉規劃布局、產業發展、要素配置、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生態建設等7個方面,就如何推進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提出戰略構想、實現路徑以及若干政策建議,為安徽加快推講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參考。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策略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為基礎, 對國內外的相關理論和文獻進行簡要回顧與總結, 通過比較分析國內外城鄉一體化探索實踐與系統分析安徽城鄉一體化歷史進程、靜態分析安徽城鄉一體化措施經驗成效與動態分析問題成因機理等方式手段, 試圖對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特別是結合新型城鎮化在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進行較為深入的系統研究。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策略研究 目錄
總序
前言
**章 導論**節 研究背景及意義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義第二節 研究思路與內容框架一、研究思路二、內容框架第三節 研究方法一、比較分析和系統分析相結合二、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相結合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四、理論研究與對策研究相結合第四節 創新之處與不足一、創新之處二、不足
第二章 相關研究回顧**節 國外相關研究一、西方學者的城鄉關系理論二、馬克思及馬克思主義關于城鄉關系的研究第二節 國內相關研究一、關于城鄉一體化的內涵外延研究二、關于城鄉一體化的評價指標研究三、關于城鄉一體化的實現路徑研究第三節 現有相關文獻評述
第三章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歷史演進**節 改革開放前的安徽城鄉關系一、城鄉二元結構初步形成(1949~1952年)二、城鄉二元結構基本確立(1953~1957年)三、城鄉二元結構逐步強化(1958~1978年)第二節 改革開放后的安徽城鄉關系一、城鄉二元結構有所弱化(1979~1988年)二、城鄉關系波動呈加劇趨勢(1989~2001年)三、城鄉關系趨向協調發展(2002年以來)四、改革開放后安徽城鄉二元關系初步評價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現實狀況**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現實背景與實施條件一、現實背景二、實施條件第二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和成效一、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二、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成效第三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制約因素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二、農村發展總體上滯后于城鎮發展三、區域間城鄉一體化發展存在明顯差異四、城鎮對農村發展帶動效應還不強五、較高房價制約了城鎮化發展速度六、產業結構軟化以致拉力不足七、城鄉居民收入消費水平比較明顯八、城鄉教育資源和水平差距較大九、農村醫療條件和社會保障力度不夠十、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仍較為突出第四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經驗啟示一、城鄉共同發展是城鄉一體化的根本出發點二、統籌城鄉規劃是城鄉一體化的首要前提三、消除城鄉不合理差距是城鄉一體化的*終目標四、城鄉協調互動是城鄉一體化的基本路徑五、多元主體參與是城鄉一體化的持續動力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測評**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評價體系的基本原則一、綜合性原則二、層次性原則三、動態性原則四、可操作性原則第二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評價體系的指標選擇第三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評價方法一、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二、主成分分析法計算步驟第四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的實證分析一、數據收集與處理二、求R的特征值以及貢獻率三、旋轉后主成分載荷矩陣四、安徽各市主成分得分及綜合排名五、安徽各地市城鄉一體化水平分析六、安徽城鄉一體化水平動態實證分析七、安徽城鄉一體化水平橫向比較實證分析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安徽城鄉一體化與新型城鎮化相互作用機制分析**節 安徽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及主要特征一、安徽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二、安徽新型城鎮化主要特征第二節 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相互作用理論分析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內在聯系二、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推進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要性第三節 安徽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作用機制實證考察一、變量的定義和描述二、初步判斷三、因果關系檢驗四、領先一滯后關系進一步分析五、長期動態關系分析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安徽城鄉一體化的金融支持需求與缺口分析**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對金融支持的需求分析一、農業現代化的金融需求二、城市化的金融需求三、工業化的金融需求四、美好鄉村建設的金融需求第二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中金融支持缺口分析一、金融支持中的結構缺口二、金融支持中的制度缺口三、金融支持中的監管缺口第三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中金融支持缺失的成因分析一、政策制度層面的原因二、金融機構自身的原因三、金融保障機制的原因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國內外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實踐經驗與啟示**節 國外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實踐經驗一、美國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二、法國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三、日本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四、韓國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第二節 國內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經驗一、成都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二、鄂州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三、蘇州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四、重慶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五、北京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第三節 國內外城鄉一體化發展實踐經驗的啟示一、城鄉共同發展是城鄉一體化的根本出發點二、統籌城鄉規劃是城鄉一體化的基本前提三、消除城鄉差距是城鄉一體化的基本目標四、城鄉協調互動是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途徑五、多元主體參與是城鄉一體化的持續動力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推進機制**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動力機制一、城鄉一體化發展動力機制的幾種觀點二、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動力機制第二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協調機制一、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規劃協調體系二、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利益協調機制第三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保障機制一、提高全省經濟實力是城鄉一體化的物質保障二、完善相關領域法律法規是城鄉一體化的法律制度保障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對策與有待進一步討論的問題**節 本書主要脈絡及結論第二節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基本路徑選擇一、推進城鄉規劃布局一體化二、推進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三、推進城鄉要素配置一體化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五、推進城鄉社會事業一體化六、推進城鄉民生保障一體化七、推進城鄉生態建設一體化第三節 推進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政策建議一、科學規劃先導,拓展發展空間二、加快結構調整,協調產業發展三、有效轉移富余,促進要素流動四、整合項目資金,專項安排引導五、加大支持力度,強化政策引導六、推進金融創新,培育壯大體系七、搭建制度平臺,落實公平待遇八、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相關改革九、賦權試點先行,允許改革試錯十、強化組織領導,建全推進機制十一、加強溝通協調,形成推進合力第四節 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探討的問題一、新型城鎮化模式與城鄉一體化目的一致性問題二、新農村建設主體的培育與發展問題三、城鄉空間規劃與城鄉適度發展問題
附錄 安徽省城鄉一體化發展調查問卷安徽省城鄉一體化發展調查問卷(農村版)安徽省城鄉一體化發展調查問卷(城鎮版)安徽省城鄉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主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安徽城鄉一體化發展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
楊軍,1983年8月生,現為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產業安全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頤養園養老產業集團總顧問,中國三農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2015年博士畢業于安徽大學,同年10月入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產業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師從馮華教授。先后創建了安徽MBA聯誼會、安徽大學博士生實踐服務團等組織并任主要負責人;連續3年起草安徽經濟社會發展藍皮書相關專題內容,主持和參與20多項橫向委托與招投標課題研究;博士生期間發表4篇CSSCI論文,2篇分獲安徽省領導和“三農”專家李昌平肯定批示;獲2013年度國家教育部優秀博士生暨國家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