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64269
- 條形碼:9787308164269 ; 978-7-308-1642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 本書特色
恩斯特·R.庫爾提烏斯著林振華譯的《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代表了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上半葉歐洲歷史語言學、文學史和文學批評*秀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在西方學界享有盛譽的學術經典。作者以博洽的學識、豐富的材料,以及對歷史脈絡的準確把握,展示了歐洲文學從古代到近世的演變,尤其闡明了拉丁中世紀在當中所起的紐帶和橋梁作用。這部皇皇巨著現在不僅有了中譯本,而且譯者參照幾種譯文,補譯了德文本第二版增加的內容,是目前*完全的譯本。此書中譯本的出版,不僅能加深我們對西方學術研究的了解,而且對提高中國學者的研究水平,也能提供一種典范,給我們以激勵和啟發。
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 內容簡介
《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是文學批評領域的經典著作,全景式地研究了歐洲文學與中世紀文學之間的關聯,前所未有地發掘了二者之間的連續性。庫爾提烏斯認為,以往標準的“古典——中世紀——文藝復興——近代”的文學劃分方法,割裂了這幾個時期文學的連續性,對于很多文藝復興時期及后來的歐洲文學,如果我們無法通過慣用語、隱喻、表達方式、主題等闡釋它們同中世紀拉丁文學的關系,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它們。因此,庫爾提烏斯將中世紀拉丁文學,視為古代文學與后來各民族文學之間不可或缺的過渡,如此一來,便將從荷馬到歌德的歐洲文學整合起來。
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 目錄
中譯本序言 1 中譯本說明 2 中譯本導讀 6 指導原則 31 **章 歐洲文學 1 第二章 拉丁中世紀 16 一、但丁與古代詩人 16 二、古代世界與近代世界 19 三、中世紀 20 四、拉丁中世紀 24 五、羅馬尼阿 31 第三章 文學與教育 38 一、自由藝術 39 二、中世紀的“藝術”概念 42 三、語法 45 四、盎格魯– 撒克遜研究與加洛林研究 50 五、課程作家 54 六、大學 61 七、名言警句與典型形象 64 第四章 修辭 70 一、修辭的地位 70 二、古代修辭 72 三、古代修辭體系 78 四、古羅馬晚期 81 五、哲羅姆 83 六、奧古斯丁 84 七、卡西奧多魯斯與伊西多爾 86 八、文書寫作術 87 九、科維的維巴爾與索爾茲伯里的約翰 88 十、修辭、繪畫、音樂 89 第五章 主題學 91 一、勸慰詞的主題 92 二、歷史的主題 96 三、故作謙虛 97 四、開篇的主題 100 五、結尾的主題 107 六、祈求自然 111 七、顛倒的世界 116 八、男孩與老翁 123 九、老嫗與女孩 127 第六章 自然女神 132 一、從奧維德到克勞狄安 132 二、伯納德· 西爾維斯特里斯 135 三、斷袖之戀 141 四、里爾的阿蘭 147 五、厄洛斯與道德 152 六、《玫瑰傳奇》 156 第七章 隱喻學 162 一、航海隱喻 162 二、人物隱喻 167 三、食物隱喻 174 四、身體隱喻 176 五、劇場隱喻 178 第八章 詩歌與修辭 187 一、古代詩學 187 二、詩歌與散文 190 三、中世紀風格系統 191 四、中世紀詩歌中的法律演說、政治演說與頌贊演說 199 五、難以言表的主題 206 六、超越 209 七、同輩頌 214 第九章 英雄與君主 217 一、英雄主義 217 二、荷馬的英雄 221 三、維吉爾 224 四、古代晚期與中世紀 227 五、贊美君主 229 六、文功與武功 232 七、靈魂高尚 234 八、美 236 第十章 理想風景 239 一、異域動植物 239 二、希臘詩歌 241 三、維吉爾 250 四、描繪自然的修辭學需要 254 五、樹叢 255 六、樂土 256 七、史詩風景 263 第十一章 詩歌與哲學 267 一、荷馬與寓意 267 二、詩歌與哲學 272 三、古代晚期異教的哲學 275 四、哲學與基督教 277 第十二章 詩歌與神學 281 一、但丁與喬瓦尼· 德爾· 維吉利奧 281 二、穆薩托 282 三、但丁的自我闡釋 290 四、彼得拉克與薄伽丘 295 第十三章 繆斯女神 299 第十四章 古典主義 325 一、體裁與作者名錄 325 二、“古人”與“今人” 329 三、基督教正典之形成 335 四、中世紀正典 340 五、近代正典之形成 346 第十五章 風格主義 357 一、古典主義與風格主義 357 二、修辭與風格主義 359 三、形式風格主義 376 四、要點回顧 394 五、諷刺短詩與譏誚風格 395 六、巴爾塔薩· 葛拉西安 397 第十六章 書籍的象征意義 409 一、歌德論轉義 409 二、希臘 411 三、羅馬 417 四、《圣經》 420 五、中世紀早期 421 六、中世紀盛期 426 七、自然之書 432 八、但丁 441 九、莎士比亞 453 十、西方與東方 470 第十七章 但丁 479 一、一流作家但丁 479 二、但丁與拉丁文學 483 三、《神曲》與文學體裁 491 四、《神曲》的典型人物 497 五、《神曲》的全體角色 501 六、神話與預言 510 七、但丁與中世紀 517 第十八章 后記 520 一、全書回顧 520 二、民族文學的發端 524 三、思想與形式 530 四、連續性 535 五、模仿與創造 542 文獻說明與縮寫提示 549 附錄一 西方思想的中世紀基礎 555 附錄二 《拉丁中世紀與歐洲文學論著》序 570 附錄三 德文版初版序言 574 附錄四 德文版第二版序言 575 附錄五 英譯本作者序言 578 附錄六 2013版英譯本導讀 582 附錄七 文獻學與思辨——拉丁語、中世紀與歐洲傳統 591 附錄八 庫爾提烏斯的思想與《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的誕生 597 附錄九 庫爾提烏斯與中世紀拉丁研究 659 附錄十 庫爾提烏斯著作一覽 683 譯后記 684 索引 688
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 作者簡介
庫爾提烏斯(Ernst Robert Curtius, 1886-1956),德國文獻學家、羅曼語言與文學批評家。生于德國坦恩(Thann),曾游歷德國、瑞士、英格蘭等地,1904年起在波恩學習梵文和比較文獻學。1913年,他提交了大學教師資格論文——論述十九世紀法國批評家布呂內蒂埃(Ferdinand Brunetière)的文章,并因此成了編外教師(Privatdozent),不久在波恩又榮升副教授。1920年,他在馬爾堡出任大學教授,1924年,前往海德堡任職。五年后,他返回波恩,接替著名的語言史專家呂布克(Meyer-Lübke),擔任羅曼文獻學教授,直至退休。1956年,庫氏于羅馬逝世。著有《岌岌可危的德國精神》(Deutscher Geist in Gefahr)、《新法蘭西的文學先鋒》(Die literarischen Wegbereiter des neuen Frankreich)、《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Europäische Literatur und Lateinisches Mittelalter)等,其中《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是文學批評領域的經典之作,幾十年來暢行不衰,給他帶來了廣泛的聲譽。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