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篳路藍縷四十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師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7102018967
- 條形碼:9787102018966 ; 978-7-102-01896-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篳路藍縷四十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師論文集 內容簡介
:中國書畫史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東晉以來,品評書畫的著述不斷,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書畫史系列著作,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長時期的不間斷的藝術史傳統。但是開創以來從事美術史學著述的多是書畫家,出于對專業的愛好,書畫家各自從事論著,盡管書畫史已具有傳統,卻在史學方面未形成教學體系,也從未建立美術史方面的學科。
篳路藍縷四十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師論文集篳路藍縷四十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師論文集 前言
中國書畫史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東晉以來,品評書畫的著述不斷,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書畫史系列著作,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長時期的不間斷的藝術史傳統。但是開創以來從事美術史學著述的多是書畫家,出于對專業的愛好,書畫家各自從事論著,盡管書畫史已具有傳統,卻在史學方面未形成教學體系,也從未建立美術史方面的學科。長期以來,美術院校美術史的講授大都由國畫家兼任,以講授中國繪畫史為主,偶爾涉及雕塑或西洋美術,大多借用翻譯教材。近代科學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解放前我國美術史的教學和研究,卻沒有跟上時代,不僅在新技術和新材料的運用上,落后于國外,連基本的教學體制都沒有建立。要改變這一面貌,必須改變對美術史和美術理論忽視的狀況。基于這一點,建國初期美術界就開始注意到專業理論的建設,各美術院校都分別配備美術專業理論教學人員。中央美術學院在徐悲鴻院長和吳作人教務長的主持下建立了研究部,并由副教務長、美學家蔡儀籌劃理論教學方面的工作。
篳路藍縷四十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師論文集 目錄
永樂宮三清殿壁畫題材試探
后印象主義大師們的創新
西洋美術對中國近代美術的影響——在93’東京
日中美術研討會上的基調演講
千楹耀目萬棋凝煙——試論永樂宮壁畫的淵源
及其藝術成就
畫家魯本斯
不會過時的藝術——看王式廓遺作展有感
古代書畫名作考辨
米萊的品德和他的作品的寓意性——他在法國藝
術中的地位(譯文)
創作論
從革命美術的發展到社會主義美術的形成
宋徽宗時期的宮廷美術活動
肯特
反題辯證——試談新造型觀念的正反合
藝術技能的傳統——彼爾姆地方的木雕(譯文)
蘇巴朗的生平和藝術
旅美散記
在西方現代思潮沖擊下的中國畫革新探索
永樂宮壁畫簡論
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
須彌山石窟形成之歷史背景
中國古墓壁畫的發現、研究及保護方法概述
清初畫家的反滿意識與擁清態度
黑非洲面具藝術
書畫雙絕的皇帝藝術家——趙佶
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藝術的發展與成就
創造與繼承——中國古代畫論縱橫談
李鐘祥的作品世界與藝術哲學(編譯)
文人畫及其傳統之創生內涵與價值
現實主義:社會歷史與文化的選擇——關于中
國現實主義油畫的回顧與思考
學術博雅三教丹青恣肆天真——略論富岡鐵齋及其藝術
夜讀唐伯虎詩文集隨筆
德國巴洛克藝術、羅可可藝術的獨特風采
關于延安時期美術的形式問題
藝術的真實與政治的神話
將軍門神與“釋菜”“儺”的關系
畫布上的革命——馬列維奇和至上主義繪畫
中國與日本:激變中的近代東亞美術
楓丹白露畫派
中國書畫鑒定學研讀札記
瑪雅藝術試析
論“中西融合”
楚帛書的圖像及其結構解析
東周線刻畫像銅器研究
京江畫派形成中的政治、經濟因素
后現代主義(譯文)
泗州僧伽經像的流傳與泗州和尚信仰
樣式主義藝術觀念及其溯源
從王蒙藝術風格在清代之傳承方式看17和18
世紀中國文人畫的摹古風(譯文)
杜尚的“挪用”與文化詩學
威廉·莫里斯及其創作實踐
姚彥卿(廷美)其人其畫(譯文)
隱喻還是描述?——17世紀荷蘭的藝術商品化
與室內景繪畫的創作
云岡石窟的雕刻
油畫風采談
怎樣鑒定書畫
趙構書馬和之畫《毛詩》新考
對新疆石窟藝術的幾點思考
近百年書家泛論
益門村金、玉器紋飾研究
印度笈多時代的佛像雕刻
商品經濟、世風與書畫作偽
戴進作品時序考
故宮倦勤齋天頂畫、全景畫初探
祝允明草書自詩與偽書辨析
作者個人風格辨識在書畫鑒定中的作用
論吳鎮山水畫的空間表現
從芬諾洛薩到岡倉天心——日本近代美術史上的傳統論爭
中國古家具的演變與造型
收藏鑒賞的理性思考
美術專業理論教學的一項重要成果——評王宏建、袁寶林主編的《美術概論》
跋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歷任主任,副主任名單
美術史系歷任教職員名單
篳路藍縷四十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師論文集 節選
道教在北宋時期,經過了三次重要的發展。
北宋初太宗時期道士張守真假借黑殺將軍的名義預言太宗趙光義將繼承帝位,因而取得了趙光義的信任,修建了上清太平宮,并提出了一套禱祀建壇的儀范。上清太平宮建殿祠祀的諸神,較杜光庭提出的已有很大的改變和擴大。
宋真宗時期是道教發展史上又一重要階段。這時進行了空前的大規模的道教活動:提高玉皇大帝的地位,制造趙氏先祖“圣祖”趙玄朗的故事,封禪泰山,修建玉清昭應宮,景靈宮等。繪畫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武宗元也就是在此機緣下被吸收到道教美術的創造方面來的。這時王欽若、張君房等進行了道藏的整理和編纂工作。為真宗趙恒燃起道教的狂熱,王欽若、丁謂和陳彭年是*有力的人物。他們對道教的崇拜禮祀也有一些新的改動。
他們的新規定中*引起后人非議的是關于圣祖趙玄朗的問題。(參見《云麓漫鈔》卷八有關記述宋仁宗景祜元年重新議定“圣祖”的地位。)
這一期間崇祀的神祗名目,代表道教的體系在各方面都已*后完成時期的產物,成為后世通行的道教神祗系統的基礎。這些名目在哲宗時道宮賈善翔編《太上出家傳度儀》中可以見到。在舉行祀禱儀式時,焚香供養:三清、玉皇、紫微天皇、紫微北極、后土、圣祖、玄天圣后、三十二天帝君、十神太一、十一曜、天。地水三宮、南北二斗、四方廿八宿、四圣、三元、玄中大法師、經籍度三師、正一真人、五岳儲副佐命。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