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2582112
- 條形碼:9787532582112 ; 978-7-5325-8211-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本書特色
艾朗諾教授對李清照生平、創(chuàng)作及接受史的研究,沒有故作驚人之語,卻頗具顛覆性,他試圖破除古往今來人們對李清照的種種先入之見。正如廈門大學錢建狀教授所說:“清晰的思路、縝密的論證、情文并茂的敘事,體現(xiàn)著作者深厚的西學積淀;而材料搜羅之豐富、辨析之精微、取舍之有度,又昭示著作者精深的漢學功底。書中新見迭出而持之有故,議論有鋒芒卻不咄咄逼人!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guān)于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研究專著。作者在古今浩繁的相關(guān)資料中爬梳抉擇,經(jīng)過嚴密的分析論證,認為后人對李清照一代才女形象的認知和看待她的立場經(jīng)歷了層累性的改變,幾乎所有關(guān)于李清照的慣常言論都是經(jīng)過精心闡釋的產(chǎn)物,只有經(jīng)過傳統(tǒng)這一棱鏡的折射后,李清照才為正統(tǒng)文化所接受。后人為了強化她的傳統(tǒng)形象,在明代結(jié)集的李清照的作品中,甚至混雜了后起的擬偽之作。作者將數(shù)世紀以來外加于李清照的累贅層層剝離,以重構(gòu)一個接近本來面貌的李清照的形象,揭橥數(shù)世紀以來頗富趣味的李清照接受史。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目錄
縮寫形式及文獻版本說明
導論
**章 宋代的女作家
歌妓文人
閨閣文人
名媛文人
第二章 寫作與爭取認可的努力
李清照對讀書習文的看法
針對李清照的早期評論
李清照的詩及其陽剛風格
《詞論》
第三章 易安詞的相關(guān)預設
真?zhèn)螁栴}
自傳體解讀的困境
為什么女詞人被這樣解讀?
為什么趙明誠不給李清照寫家信?
第四章 守寡,再嫁,離異
逃避金兵與趙明誠之死
再嫁與離異
更深遠的話題
第五章 巨變后的寫作
題獻給使臣的詩作
“打馬”主題作品
第六章 《金石錄后序》
著眼于文本之外
其他目的和考量
第七章 “李清照”形象的開端:南宋至元代的接受史
晚年的不幸
趙明誠的賢內(nèi)助
外傳里的故事
孤獨女性的寫照
早期詞選中的情況
第八章 維護寡婦形象,否認再嫁事件:明清時期的接受史
女性寫作在明清的興起
作為偶像的女詞人
王士禛的“和漱玉詞”
才女與“真言”
元明清時期的寡婦再嫁情況
對李清照的道德譴責
懷疑與惱怒
否認再嫁
晚清重構(gòu)的“李清照”形象
第九章 現(xiàn)代主義、修正主義、女性主義:現(xiàn)當代的接受史
“五四”時期的中國文學史
關(guān)于再嫁的論戰(zhàn)(1957-2010)
妾室或情婦之謎
第十章 易安詞(一)
改寫成句
戶外郊游詞
獨有的情懷
男詞人筆下的女性形象
第十一章 易安詞(二)
調(diào)情之作
其他的晚出詞作
詞中心曲和先入之見
結(jié)語
附錄一 易安詞序號及索引列表
附錄二 近人關(guān)于易安詩詞中妾室隱喻的闡釋
征引書目
索引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節(jié)選
李清照的一生好比一名女子不斷遭遇挑戰(zhàn)并做出艱難抉擇的故事,這一點意義非凡:如果我們能將個體生命的內(nèi)涵從籠統(tǒng)的文化史符號中抽離出來,那么李清照的個案顯然有其獨特之處。這并非源于她的傳奇身世,盡管親歷如此多的磨難也實屬罕見——如避難南渡,喪夫守寡,年近五十而膝下無子,守護幾成累贅的書畫藏品,陷入一場投機性的再嫁風波,遭受繼任丈夫的虐待,她的反抗及隨后的審判與拘禁,*終蒙受羞辱、淪為笑柄——但真正使之獨特的是她用文字記下了自身經(jīng)歷和感受。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作者簡介
艾朗諾(Ronald Egan),現(xiàn)任斯坦福大學漢學講座教授,曾獲得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和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研究員資格,參與撰寫《劍橋中國文學史》。致力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尤精于宋代詩學、宋代士大夫文化與宋代藝術(shù)史。曾將錢鐘書《管錐編》選譯為英文。即Limited Wews:Essayson Ideas and Letters by Qian Zhongshu(哈佛大學出版社,1998)。出版專著包括:《歐陽修的文學作品》(The LiteraryWorks ofOu-yangHsiu,劍橋大學出版社,1984);《蘇軾的言、象、行》(Word, Image, and Deedin the Life of Su Shi, 哈佛大學出版社,1994);《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m Song Dynasty China,哈佛大學出版社,2006);《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哈佛大學出版社,2013)。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