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東北方言語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84608
- 條形碼:9787516184608 ; 978-7-5161-8460-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代東北方言語音研究 本書特色
鄒德文*的《清代東北方言語音研究》主要根據幾部反映清代東北方言的韻書古籍,如《黃鐘通韻》、《音韻逢源》、《奉天通志》等,以及日、朝等國反映東北方言的域外文獻《華音啟蒙諺解》、《你呢貴姓》、《騎著一匹》、《學清》、《支那語講義》、《滿洲土語研究》等,在研究過程中,以中國古代韻書所見語音特征為主,以朝、日文獻所見語音特征為輔;以前者立論,以后者驗證并且兼顧發展變化的考察。全面、系統地探討清代漢語方言語音系統的若干特征,并對這些特征的形成、發展、對后世語音的影響作出說明和合理的解釋。爭取實事求是,客觀地、科學地對待近代音韻材料,打開方音史研究的大天地,把方言韻書的真正價值發掘出來。全書共分七章。
清代東北方言語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根據幾部反映清代東北方言的韻書古籍,如《黃鐘通韻》、《音韻逢源》、《奉天通志》等,以及日、朝等國反映東北方言的域外文獻《華音啟蒙諺解》、《你呢貴姓》、《騎著一匹》、《學清》、《支那語講義》、《滿洲土語研究》等,在研究過程中,以中國古代韻書所見語音特征為主,以朝、日文獻所見語音特征為輔;以前者立論,以后者驗證并且兼顧發展變化的考察。全面、系統地探討清代漢語方言語音系統的若干特征,并對這些特征的形成、發展、對后世語音的影響作出說明和合理的解釋。爭取實事求是,客觀地、科學地對待近代音韻材料,打開方音史研究的大天地,把方言韻書的真正價值發掘出來。全書共分七章。
清代東北方言語音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1.1 漢語東北方言語音史研究的歷史、現狀及討論1.1.1 漢語東北方言語音史研究的歷史1.1.2 漢語東北方言語音史研究的現狀及討論1.2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意義1.2.1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1.2.2 選題的意義1.3 本題目研究所運用的理論和方法
第2章 清代東北政區、人口和語言狀況2.1 清代東北地理與行政區劃2.1.1 清代東北地理與行政區劃2.1.2 清代東北行政區劃與現代東北行政區劃的關系2.2 遼金以降東北地區人口構成和居住狀況2.2.1 遼時期東北地區漢民族人口狀況2.2.2 金時期東北地區漢民族人口狀況2.2.3 元朝東北地區漢民族人口狀況2.2.4 明朝東北地區漢民族人口狀況2.2.5 清朝東北地區漢民族人口狀況2.2.6 清代“流人”、“官莊”以及“八旗漢軍”2.3 漢語東北方言歷史說略2.3.1 遼東話2.3.2 膠遼話2.3.3 清代漢語東北方言的形成與主要特征
第3章 《黃鐘通韻》語音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3.1 《黃鐘通韻》簡介及其研究狀況3.1.1 《黃鐘通韻》作者及其內容3.1.2 《黃鐘通韻》的研究狀況3.2 《黃鐘通韻》聲母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3.2.1 《黃鐘通韻》的韻圖與術語3.2.2 《黃鐘通韻》韻圖中的聲母與東北方音考論3.2.3 《黃鐘通韻》聲母表3.2.4 《黃鐘通韻》是否分尖團音問題3.3 《黃鐘通韻》韻母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3.3.1 《黃鐘通韻》的十二律圖及其構成3.3.2 《黃鐘通韻》的韻母與東北方音考論3.3.3 《黃鐘通韻》韻母表3.4 《黃鐘通韻》聲調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3.4.1 《黃鐘通韻》的聲調及其入聲問題3.4.2 《黃鐘通韻》聲調歸屬與東北方音考論
第4章 《音韻逢源》語音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4.1 《音韻逢源》簡介及其研究狀況4.1.1 《音韻逢源》作者及其內容4.1.2 《音韻逢源》的研究狀況4.2 《音韻逢源》的聲母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4.2.1 《音韻逢源》各組聲母及討論4.2.2 《音韻逢源》的聲母表4.3 《音韻逢源》的韻母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4.3.1 各組韻部的討論4.3.2 《音韻逢源》的韻母表4.4 《音韻逢源》的聲調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4.4.1 平分陰陽4.4.2 全濁上聲變為去聲4.4.3 入聲的演變4.5 《音韻逢源》音系所見東北方音特征考論
第5章 《奉天通志》語音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5.1 《奉天通志》簡介及其研究狀況5.2 《奉天通志》反映的清末民初奉天話的聲母狀況5.3 《奉天通志》反映的清末民初奉天話的韻母狀況5.4 《奉天通志》反映的清末民初奉天話的聲調狀況5.5 《奉天通志》所錄奉天方言詞匯考論
第6章 清代朝鮮文獻所見音系與清代東北方音考論6.1 清代朝鮮文獻簡介及其研究狀況6.1.1 《華音啟蒙》《你呢貴姓》及相關文獻的內容6.1.2 朝鮮漢語教科書及《華音啟蒙》《你呢貴姓》的研究狀況6.2 清代朝鮮文獻所見聲母系統與東北方音聲母考論6.2.1 從清代朝鮮文獻行文訛誤看其東北方音特征6.2.2 從清代朝鮮文獻口語詞看其方言語音特征——以《騎著一匹》系列漢語教科書為核心6.2.3 清代朝鮮文獻所見聲母系統與東北方音考論6.3 清代朝鮮文獻所見韻母系統與東北方音韻母考論6.3.1 李朝時期朝鮮文獻中韻母系統6.3.2 清代朝鮮文獻所見韻母與東北方音韻母考論6.4 清代朝鮮文獻所見聲母系統和韻母系統
第7章 日本文獻兩種所見音系與清代東北方音考論7.1 日本漢語教科書及其研究狀況簡述7.2 《支那語講義》研究與東北方音考論7.2.1 《支那語講義》“發音編”的研究7.2.2 《支那語講義》北京音與滿洲音比較的研究7.3 《滿洲土語研究》音系與東北方音考論7.3.1 《滿洲土語研究》聲母分類7.3.2 《滿洲土語研究》韻母分類7.3.3 《滿洲土語研究》聲韻拼合情況7.3.4 聲調與聲母、韻母的配合關系7.3.5 一字多音情況7.3.6 與現代漢語普通話標音進行對音的情況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清代東北方言語音研究 作者簡介
鄒德文,男,漢族,1964年1月生于黑龍江省樺川縣。2009年6月畢業于吉林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長春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吉林省第一批“領軍教授”,文學院學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吉林省語言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文選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音韻研究會理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主講人。在《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戰線》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0余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主持并完成省級研究項目6項,參加國家級科研項目、省級研究項目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