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6060037
- 條形碼:9787306060037 ; 978-7-306-0600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本書特色
本書為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之一,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教育為基本內容,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大學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予以科學的有說服力的回答,以適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為逐漸成長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的基礎。本課程教材由緒論、三個主題部分共計八章和結束語組成,涵蓋培育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做忠誠的愛國者、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等方面的內容。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內容簡介
本書為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之一,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教育為基本內容,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大學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予以科學的有說服力的回答,以適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為逐漸成長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的基礎。本課程教材由緒論、三個主題部分共計八章和結束語組成,涵蓋培育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做忠誠的愛國者、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等方面的內容。*后,為便于學生對課程總體知識點的掌握,在書本*后配套5套課程考試模擬題及參考答案。 本書的定位對象:成人教育本科生、專科生,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和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大政方針領域有研究和興趣的學者、群眾。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目錄
緒論珍惜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
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
(一)思想道德與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
三、學習本課程的意義和方法
(一)學習本課程的重要意義
(二)學習本課程的基本方法
**章 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信念與人生
(一)理想信念的含義與特征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三)理想信念與大學生
二、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一)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二)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三、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一)正確理解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二)堅持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一
(三)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第二章 弘揚中國精神共筑精神家園
一、中國精神的傳承與價值
(一)重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二)中國精神是興國強國之魂
(三)中國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
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
(二)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三)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
(四)新時期的愛國主義
(五)做忠誠的愛國者
三、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一)時代精神及其主要體現
(二)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
(三)做改革創新的實踐者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一)人生與人生觀
(二)人生觀的主要內容
(三)正確認識人生矛盾
(四)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
二、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一)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
(二)人生價值的標準
(三)人生價值的評價
(四)人生價值的實現條件
(五)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三、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一)促進自我身心的和諧
(二)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
(三)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
(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第四章 注重道德傳承加強道德實踐
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
(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
(二)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三)道德的歷史發展
二、繼承與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一)中華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
(二)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
(三)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三、繼承與弘揚中國革命道德
(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
(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
(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
四、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一)著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道德建設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與原則
(三)積極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
第五章 遵守道德規范錘煉高尚品格
一、社會公德
(一)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三)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二、職業道德
(一)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二)自覺遵守職業道德
三、家庭美德
(一)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規范
(二)弘揚家庭美德
四、個人品德
(一)個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三)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第六章 學習法律知識建設法治體系
一、法律的概念及發展
(一)法律的詞源與含義
(二)法律的本質與特征
(三)法律的產生與發展
二、我國社會主義法律
(一)社會主義法律的特征
(二)社會主義法律的作用
(三)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
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意義
(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容
(三)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
第七章 樹立法治觀念尊重法律權威
一、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與依法治國相統
(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四)加強憲法實施落實依憲治國
二、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
(一)法治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二)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
(三)培養法治思維的途徑
三、尊重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一)尊重法律權威的重要意義
(二)尊重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
一、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
(一)我國憲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則
(二)我國憲法確立的國體
(三)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四)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經濟制度
二、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則
(二)民事主體制度
(三)民事行為制度
(四)民事權利制度
(五)民事責任制度
(六)民事時效制度
(七)合同法律制度
三、我國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犯罪概述
(二)刑罰制度
(三)犯罪種類
四、我國的程序法律部門
(一)訴訟法
(二)非訴訟程序法
結束語 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踐行者
附錄一 課后學習思考參考答案
附錄二 模擬測試題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作者簡介
羅嘉文:男,1967年9月出生,副教授,研究生,現任嘉應學院副校長。曾任梅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已出版專著《新世紀青年工作探索》一書,有20余篇學術論文在國家、省級刊物中發表。 李學明:男,1979年生,廣東梅縣人,嘉應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主持廣東省思想政治教育、梅州哲學社會科學等多項課題研究、公開發表論文近30篇,獲得廣東省青年崗位能手、嘉應學院優秀教師等各類獎勵30多項。